基于互聯網的嬰幼兒教育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丁乃鵬 楊嘉樂
[摘要]國內對于嬰幼兒網絡教育產業的研究幾乎還處于空白。國內的互聯網嬰幼兒教育網站還主要集中在嬰幼兒父母自身的教育,并沒有延伸到嬰幼兒的教育上,處于傳統的知識的傳授階段,并沒有實現真正的互聯網嬰幼兒教育。文章提出了互動教學、多媒體技術及資源分享模式在互聯網嬰幼兒教育中的可行性,并對其商業發展模式進行研究,試圖為中國的互聯網嬰幼兒教育開創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商業發展模式。
[關鍵詞]互聯網嬰幼兒教育;社會網絡服務;移動社區;企業模式
[作者簡介]丁乃鵬,上海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博士;楊嘉樂,上海大學MBA中心碩士研究生,上海200444
[中圖分類號]C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11)04-0130-02
(一)互聯網嬰幼兒教育研究背景
中國的互聯網發展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互聯網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各種內容的互聯網教育也隨之產生,但主要是針對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而同時全國有超過1.3億的0-7歲的嬰幼兒,并且近幾年來,80后獨生子女的結婚高峰以及生育高峰的到來都使全國的嬰幼兒人數每年至少增加1600萬。而社會上嬰幼兒的培訓課程少之又少,更不要說網絡嬰幼兒教育課程。年輕父母自身都受過良好的教育,也都希望給子女一個好的教育環境。
孩子的早期教育是指0-7歲這個階段,根據孩子生理和心理發展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培養,為孩子未來健康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早教在國內屬于新興行業,目前正處在一個發展期,國內的各種早教市場還不規范,內容形式不夠多樣,針對性不足。年輕父母自身都受過良好的教育,也都希望給子女一個好的教育環境。但是,年輕父母自身的養育知識不足,加上大多屬于雙職工,可以照顧和教育孩子的時間有限,對于自身養育知識的補充,以及對嬰幼兒在事物感知能力的培養,視覺、聽覺等興趣的培養方面都無法進行更好的教育。
隨著中國互聯網的普及,國內出現了商業網絡教育培訓機構,但專門服務于嬰幼兒早教市場的網絡服務還很少。中國兒童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到2010年,早教市場份額達到近1000億人民幣?;ヂ摼W的便捷性、靈活性,內容的共享性,都讓嬰幼兒教育和互聯網電子商務有了結合發展的機會。加上家庭收入的增長、家長對嬰幼兒科學教育意識的覺醒、現有嬰幼兒教育機構的空缺,都讓互聯網嬰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和經濟價值日益凸顯出來。如何利用迅速發展的互聯網,利用互聯網的方便性、快捷性為廣大嬰幼兒及其父母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服務,互聯網如何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更加有利的支撐,如何實現傳統的嬰幼兒早教與互聯網有機結合的發展,對目前互聯網嬰幼兒教育發展壯大有著重要意義。
(二)國內互聯網嬰幼兒教育狀況
2010年1月15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了《第2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3.84億,互聯網普及率進一步提升,達到28.9%。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我國的互聯網教育也在蓬勃發展。
社會的高度發展使人類對當今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大量研究證明,在嬰幼兒階段開展早期教育是有意義的。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在我國不僅被納入學前教育體系,而且成為終身教育體系的開端。但目前,機構只能覆蓋少數機構內的嬰幼兒,對于廣大散居兒童的教育仍是早期教育的薄弱環節。
我國政府在一系列政策、文件中也提出0-3歲嬰幼兒的早期教育不僅是學前教育,而且是終生教育體系的開端?!吨袊鴥和l展綱要(2001―2010年)》,對2001-2010年的0-3歲早期教育發展提出了目標和策略措施。發展O一3歲兒童早期教育,建立并完善0-3歲兒童教育管理體制,爭取到2010年,嬰幼兒家長的科學喂養知識普及率達到85%以上;發展學前教育,建立并完善0-3歲兒童教育管理體制;鼓勵社會多渠道、多形式發展幼兒教育;積極探索非正規教育形式,滿足邊遠、貧困地區及少數民族地區幼兒接受學前教育的需要;實施“教育信息化工程”,推動中小學校普及計算機等信息技術教育;建設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發揮衛星電視教育的作用,重點滿足邊遠山區、海島等地區的教育需要。
2003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教育部等十個部門(單位)關于幼兒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指出:“今后5年,全國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的總目標是:學前三年兒童受教育率達到55%,學前一年兒童受教育率達到80%;大中城市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全面提高0-6歲兒童家長及看護人員的科學育兒能力?!睂Τ鞘泻徒洕l達地區,又提出了具體的工作目標,即“學前三年兒童受教育率應達到90%;0-6歲兒童家長及看護人員普遍受到科學育兒的指導”。
國內的許多學者也通過對不同年齡兒童的研究表明,使用計算機支持各種學習活動的進行,對他們的學習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幼兒的語言發展、邏輯推理的形成等很有裨益。
國內的互聯網嬰幼兒教育市場存在空白,而且市場規模存在巨大的潛力,但中國的基礎教育主要以應試為主,這同樣決定著網絡基礎教育主要是圍繞提高考試成績,對嬰幼兒的網絡教育并不重視。國內對嬰幼兒的教育主要是看中教育后所學技能的提高程度和結果,沒有好的結果學習的過程就不會被認可,很少注重互動性和能力的培養。如何使嬰幼兒教育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如何開展互聯網嬰幼兒教育,怎樣使孩子的父母一同參與到教育中去,怎樣獲得和分享優質的教育資源,怎樣建立互聯網嬰幼兒教育的商業運作模式,都是學界要討論的內容。
(三)國外互聯網嬰幼兒教育狀況
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正在成為世界潮流。近年來,許多專家學者對信息技術環境下兒童的活動、學習進行了研究。其中Sivin-Kachala&Bialo兩人的研究表明,電腦能增強幼兒的自我概念和提高對學習的態度。Haugland&Wright通過研究發現,在電腦使用過程中,幼兒互相交流和合作的意識都有所提高。全美幼兒教育學會(NAEYC)提出計算機能夠激勵幼兒,能夠促進幼兒認知和社會情感的發展。2000年后,全美中小學校都連上互聯網信息高速公路,讓每個孩子都能接受現代技術教育。美國等西方國家將網絡作為一種素質和能力的培養手段,注重培養嬰幼兒在學習中的參與過程,強調學習和實踐相結合,看中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的想像力、創造力,讓孩子積極探索,培養孩子的發現感知能力。西方在嬰幼兒網絡教育的研究和應用上比國內技術和概念都領先一步,但也同樣處于待開發的領域。
(四)互聯網嬰幼兒教育模式創新
未來互聯網嬰幼兒教育模式在Web2.0技術的基礎上,使互聯網的嬰幼兒教育擺脫傳統的傳授課教育模式,配合多媒體技術等技術手段使互聯網嬰幼兒教育更具互動性和實用性,能更好地普及嬰幼兒教育。同時也應積極探討在Web2.0環境下的互聯網嬰幼兒教育模式的商業營銷。
互聯網嬰幼兒教育不受空間、時間限制,傳播效應廣,群眾接受程度高,通過網絡可以把嬰幼兒教育知識最大程度的普及化。然而國內對于嬰幼兒網絡教育產業的研究還不是很深人,幾乎還處于空白。國內的互聯網嬰幼兒教育網站還主要集中在嬰幼兒父母自身的教育,并沒有延伸到嬰幼兒的教育上,且還處于傳統的知識的傳授,并沒有實現真正的互聯網嬰幼兒教育??赏ㄟ^運用當前流行的Web2.0技術,例如SNS、BLOG等,來分析互動教學、多媒體技術及資源分享模式在互聯網教育的可行性,并對其商業發展模式進行研究,希望中國的互聯網嬰幼兒教育能開創出屬于中國的商業發展模式。
[責任編輯: 霽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2457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