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融資模式創新驅動產業發展的文獻回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融資模式創新對于產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風險可控范圍內,探索產業發展的多種融資方式具有重要性。文章從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融資市場與產業組織間存在效應、融資對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影響等方面進行文獻綜述,最后提出研究建議。
  【關鍵詞】   融資模式創新;產業發展;融資多元化
  【中圖分類號】  F2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5812(2019)08-0062-03
  融資模式創新對于產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風險可控范圍內,探索產業發展的多種融資方式具有重要性。本文對融資模式創新驅動產業發展相關的文獻進行綜述。
  一、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
  相關文獻領域主要表現在: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融資市場與產業組織間存在效應;融資對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影響等方面。
 ?。ㄒ唬┙鹑诎l展與經濟增長方面
  1.金融發展的經濟后果一定程度上利于經濟增長。金融發展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一個關鍵因素(Mckinnon,1973;Shaw,1973)。金融發展有助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金融機構的吸收儲蓄、信貸配給和促進投資等功能對經濟增長具有推動作用,其資本積累和技術創新能力有助于經濟增長。Levine(1997)闡述了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內在機理。King and Levine(1993),Levine(1997),Levine and Zervos(1998),Beck et al.(2000),Levine,Loayza and Berk(2000),Fisman and Love(2004),Jedidia et al.(2014)等實證研究認為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正向效應。
  2.金融市場化讓資本流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增加了生產率,培育了一個更好的金融市場。Bekaert et al.(2005)認為市場化促進了每年一個百分點的經濟增長。Henry(2000)認為金融市場化在許多國家觸發和增加了投資率和股票價值的大幅升值。Kaminsky and Schmukler(2008)認為新興市場自由化和金融市場的周期之間有相當明顯的時間變化,過度金融自由化觸發市場危險行為;相反,從長期看可能是資本市場的扭曲變得不普遍了,金融周期變得不突出,并發現成熟市場的市場化增加了企業的市場價值而不是更大的崩潰。
  3.談儒勇(1999)發現在中國金融中介體發展和經濟增長之間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周業安、趙堅毅(2005)認為金融結構和金融市場化過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正向影響經濟增長。王定祥、李伶俐、冉光和(2009)認為金融資本適度形成是經濟穩定增長的必要條件,而形成不足或過度均會損害經濟的穩定增長;只要市場機制健全和制度富有彈性,偏離適度的金融資本會自動恢復到適度狀態,進而促進經濟穩定增長。隨洪光等(2017)認為金融中介發展顯著提升了經濟增長的質量。聶高輝、邱洋冬(2018)發現非正規金融的發展有利于推動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從而促進經濟增長??傊?,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
  (二)融資市場與產業組織間存在效應
  1.從Modigliani和Miller(1958)開始,以資本結構為研究議題的研究開始涌現,近年來圍繞其議題的相關研究仍然不斷涌現。2009—2011年129篇文章發表在三大雜志(Journal of Financ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可見此領域的研究是如此有趣和重要(Denis,2012)。長期以來,資本結構屬于公司財務學者的研究范疇,行業特性則屬于產業組織理論學者的研究范疇,看似不相關的學科。但從Brander和Lewis(1986)在《美國經濟評論》上發表的“獨占與財務結構:有限責任效應”研究產品市場競爭和資本結構開始,學者們研究范圍涉及到公司財務和產業組織理論的交叉融合,并成為學者們關注的重要領域。
  2.行業效應在融資結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行業生命周期揭示了行業發展的規律,行業生命周期指行業從出現到成長、成熟、衰退到最后退出社會經濟活動所經歷的過程,忽略了具體的企業、產品型號、質量、規格等差異,僅僅從整個行業的角度考慮問題。Gort and Klepper(1982)分析了產品創新和行業發展的關系,提出了行業發展規律的周期特征,中間階段是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行業從發展、成熟到衰退等過程表現出行業產量、企業數量等變化,行業周期中內部特征存在差異(Gort and Klepper,1982;Klepper and Graddy,1990;Jovanovic et al.,1994;Agarwal and Gort,1996;范從來等,2002;Bhaskarabhatla and Klepper,2014等)。圍繞行業進入與退出的研究:通過革新機會進入率迅速上升(Gort and Klepper,1982;Jovanovic and Macdonald,1994等)。行業維持方面:進入時機很重要,更早進入某行業存在更高的生存率。行業先進入者在產品設計上占據主導,后進入者在技術學習、在營銷和分銷互補上也存在劣勢(Suarez and Utterback,1995;Buenstorf,2007; Rothaermel and Hill,2005;Sosa,2009;Taylor and Helfat,2009等),技術創新有利于保持生存能力,避免失?。ˋgarwal,1996;Ce?s and Marsili,2006等)。
  3.不同行業的融資結構存在異質性。不同行業的融資結構存在異質性(Bradley et al.,1984;Harris and Raviv,1991;Mackay and Phillips,2005等),郭鵬飛、孫培源(2003)研究資本結構的行業特征,資本結構與行業發展特征存在重要聯系(姜付秀、劉志彪,2005;姜付秀、劉志彪、李焰,2008;閔丹、韓立巖,2008等)。   4.融資結構與產品市場相互影響及財務決策的決定。融資結構與產品市場相互影響并存在證據支持(Opler and Titman,1994;Chevalier,1995;Phillips,1995;Almazan and Molina,2002;Campello,2003;Istaitieh and Rodriguez,2003;Mackay and Phillips,2005;Clayton,2009;Kayo and Kimura,2011;Mitani,2014;Sarkar,2014等);研究財務決策在競爭性行業內怎樣被決定(Maksimovic and Zechner,1991;Fries、Miller and Perraudin,1997等)。研究人員通常利用設置虛擬變量刪除行業的固定效應,利用剩余的變化來測試公司特征對財務政策的影響,然而這種做法并沒有體現行業如何影響公司的財務結構(MacKay and Phillips,2005)。
 ?。ㄈ┤谫Y對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影響
  1.金融市場對國家創新的影響。Schumpeter(1911)認為金融市場的發展對于一個國家的創新具有重要的影響。Rajan and Zingales(1998)認為金融市場發展對于創新具有重要影響,尤其對新公司,金融發展能提高創新,進而提高增長能力。Hsu et al.(2014)認為權益融資和債務融資市場的發展對技術創新具有重要的影響。
  2.金融創新的意義。吳敬璉(2006)認為建立多種多樣的金融組織進行金融創新,對于提高經濟效率、促進經濟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課題組(2011)認為在產業集群的升級過程中,金融創新以資金和服務的雙重支持為集群企業的成長提供動力。張琦(2011)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順利發展、產業結構升級都離不開強有力的金融支持。孫浦陽、張蕊(2012)認為金融創新通過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是顯著的,并且這種作用更多地通過企業的技術進步來體現。葉生新、李紹華(2012)認為金融在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過程中具有核心支持作用。李媛媛、金浩(2013)認為,在考慮金融創新影響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內生性的情況下,金融創新對于技術進步、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是顯著且為正向的。葉軍八(2013)認為應創建豐富、特色的金融產品系統和能夠適應戰略性新興企業的多層次、多功能金融市場體系。杜傳忠、曹艷喬(2017)認為金融資本對新興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方來(2018)分析了金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作用機制。張羽、趙曉夢(2018)認為進一步提升金融體系中的直接融資比例,將有利于中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創新驅動型經濟增長。
  3.在風險可控范圍內,發展PPP項目具有重要意義。PPP作為政府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公共領域的融資模式變得更加廣泛(Steijn et al.,2011;Auzzir et al.,2014;Jing and Besharov,2014;Zhang,2015等)?!敦斦筷P于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有關問題的通知》(財金[2014]76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財金[2014]113號)等指出PPP融資模式的內涵,項目運作方式主要包括委托運營(O&M)、管理合同(MC)、建設-運營-移交(BOT)、建設-擁有-運營(BOO)、轉讓-運營-移交(TOT)和改建-運營-移交(ROT)等。武若思、王春成(2013)認為PPP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公共項目投融資結構,充分發揮財政資源在調動市場力量、優化資源配置方面的杠桿作用,為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供給以及財政投資項目安排開辟了一種有效模式。賈康(2014)從政府、公眾、企業三個不同視角認為PPP模式在改革創新中具有重要貢獻,PPP的機制創新,就是使市場資源配置作用得到各個方面更多認同,也得到政府應該“更好發揮作用”的各種可操作機制匹配磨合的一個重要改革事項。
  二、結論
  通過相關文獻綜述,融資模式創新驅動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性。可以用精準化管理、演化理論、戰略管理理論和融資結構理論等對多樣化融資模式創新驅動產業發展的內在機理和實現路徑進行分析,在風險可控范圍內,運用融資模式創新(拓展IPO、再融資、風險投資、技術融資、投資銀行投資、銀行貸款、商業信用、債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集合債、集合票據、集合信托等國際國內融資渠道,拓展O&M、MC、BOT、BOO、TOT、ROT等PPP融資模式),科學分類現有產業,構建多維匹配模型進而解析出具體融資模式與具體產業的合理有效配置,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產業發展,逐步實現集約式發展,最終提高生產率促進經濟增長。Z
  【主要參考文獻】
  [1] Denis D J.The Persistent Puzzle of Corporate Capital Structure:Current Challenges and New Directions[J].Financial Review, 2012,47(4).
  [2] Gort,M.and S.Klepper.Time Paths in the Diffusion of Product Innovations[J].Economic Journal,1982,92(367).
  [3] Harris M,Raviv A. Capital structure and the informational role of debt[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90,45(2).
  [4] MacKay,P.and G. M.Phillips.How does industry affect firm financial structure?[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5,18(4).
  [5] Maksimovic,V.and J.Zechner.Debt,Agency Costs and Industry Equilibrium[J].Journal of Finance,1991,46(5).
  [6] Myers,S.,and N.Majluf.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4,(13).
  [7] 郭鵬飛,孫培源.資本結構的行業特征: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2003,(05).
  [8] 閔丹,韓立巖.市場結構、行業周期與資本結構——基于戰略公司財務理論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8,(02).
  [9] 王定祥,李伶俐,冉光和.金融資本形成與經濟增長[J].經濟研究,2009,44(09).
  [10] 周業安,趙堅毅.我國金融市場化的測度、市場化過程和經濟增長[J].金融研究,2005,(04).
  【作者簡介】
   梅波,男,重慶交通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南京大學博士。重慶交通大學學術創新團隊帶頭人、入選重慶市會計領軍人才培養工程和重慶市會計青年英才培養工程、重慶交通大學第一屆青年專家委員會委員、重慶市社會科學專家庫成員、重慶市交通會計學會理事、中國會計學會高級會員、南京大學會計與財務研究院研究人員,曾任會計系主任等。主持國家級項目3項,主持省部級等項目近10項,主研其他國家級項目多項。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美國訪學一年資格等。研究方向:公司財務與產業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0247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