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創新驅動下后發地區工業園產業轉型升級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欠發達地區工業園的發展需要有整體的規劃,引入企業時要從產業體系和全產業鏈的角度衡量,并且要有長效的促進工業園區產業發展的機制,使企業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進而促進工業園區轉型升級?,F以廣東省河源市為例,分析研究了河源市工業園區產業發展概況和存在的問題,并對此提出了完善工業園區的產業體系;加強工業園區企業品牌建設;延長工業區企業的產業鏈;提升工業園區企業的創新能力等促進河源市工業園區產業轉型升級建議。
  關鍵詞:創新驅動;后發地區;工業園;轉型升級
  中圖分類號:F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02-0126-02
  河源位于粵東北地區,是江西省進入廣東省第一市,交通便利,規劃的高鐵開通后能夠更好地融入環珠三角經濟圈,享受大灣區的經濟輻射帶動作用。作為欠發達地區,又有政策的利好,河源市是深圳對口幫扶地區,河源先后成立了福田、南山、羅湖等產業轉移園,承接了一大批深圳轉移出來的企業。此外,廣東省政府為支持邊遠落后山區發展,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的決定》,這對于廣東省欠發達地區的發展是一個非常好的機遇。河源市要抓住這一機遇,完善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工業園區的投資環境和生活環境,使企業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一、發展概況
  河源市經過多年的承接產業轉移實踐,目前已基本形成以電子、鐘表、食品等為主導產業的一區六園的工業格局,總規劃面積達到197.68平方公里。
  二、存在的問題
  (一)工業園區產業體系不合理
  很多高新園區是靠政府扶持和優惠政策發展起來的,尤其對于欠發達地區,這種現象更加明顯。比如,有些地方政府為了政績,采用了粗放式的擴張策略,利用稅收及土地等優惠政策吸引企業前來,在引進企業時沒有考慮園區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產業鏈的發展。引進的企業很多同質化嚴重,雖然看起來有“扎推”效應,但實際上,很多企業間的資源、技術能共享能力差,企業間產業協同度低,不利于資源的整合利用,造成資源的利用率低。目前,河源市的工業園區內企業多為制造業,而服務業和研發科研院所卻很少見,形成了生產制造為主,技術服務為輔的產業結構。
 ?。ǘ┕I園區品牌效應低
  工業園區的知名企業相對較少,有些企業處于全球產業鏈的中間,缺乏自主品牌,產品附加價值低。很多企業不重視技術創新,處于有品無牌的情況,長期以來靠賺取廉價的加工費獲取收益,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企業的利潤將越來越薄,缺乏市場競爭力。隨著國家資源和環保政策的收緊,很多企業將很難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生存將越來越難。究其原因,品牌建設需要持續長期的投入,對企業來說收效慢。而對于大多中小民營企業來說,缺乏長遠的發展觀,更多的是注重利潤而不是長遠的價值投資,因此長期忽略品牌的建設。
 ?。ㄈ┖釉词泄I園區產業鏈不完善
  河源市的工業園在前期引進時更多關注的是數量而不是質量,引入的大多數企業都是制造業。而對處于產業鏈高端的產品研發、技術服務業及品牌傳播等企業相對較少,根據“微笑曲線”模型,工業園區的企業比如機械制造、手機和電子信息等產品大多都處在價值鏈低端,主要依靠一般零部件的加工和組裝賺取費用,利用廉價的勞動力和土地及相關優惠政策賺錢,隨著生產成本的提高,這些企業的利潤空間將不斷被壓縮。
 ?。ㄋ模┖釉词泄I園區創新能力不強
  河源市工業園區大多數企業屬于加工制造業,且很多企業科研能力較弱,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落后,包括科研型的創新人才和經營型的創新人才。除了在人才的量和質上缺乏外,工業園區也沒有形成一套園區的人才發展創新驅動機制,在對人才的培養上制度不夠完善,也缺乏為其培養專用性人才的教育機構和完整的培訓體系。而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則直接與企業所擁有的創新人才數量有關,決定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企業創新人才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保障,也是工業園區轉型升級得以成功轉型的力量源泉。
  (五)產城融合步伐緩慢
  河源的工業園區普遍注重園區的經濟功能,而對于住宅、商業及教育上配套不完善,工業園區的產業發展空間與城市的發展空間不匹配,從而影響人才的引進及企業的長效發展。比如河源市高新區距離市區十公里,河源市區的教育資源及商業等輻射不到該地區,而高新區多年來也主要以發展工業為主,而較少考慮到生活居住的環境問題,這對于園區的可持續發展是不利的。在一定程度上城市與產業之間是相互促進的,有了產業城市才有了發展的根基,而城市化的發展又帶動了產業的發展。
  三、升級建議
 ?。ㄒ唬┩晟乒I園區的產業體系
  園區在招商時不能只追求數量,更多的要講究質量,首先要有一個產業體系的發展規劃。在工業園區的產業體系規劃時,要考慮從完整的產業鏈出發,提高產業層次性,不能全是處于產業鏈低端初級加工制造業。更要有產業鏈中高端的企業,比如創新驅動型產業、互聯網+產業、科技服務類產業、物流運輸業及金融業等。同時也要對原有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進行升級改造,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為園區的產業升級打好基礎。
 ?。ǘ┘訌姽I園區企業品牌建設
  河源市工業園區應當注重品牌建設,重點培育一些特色產業,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首先,要轉變企業的觀念,重視品牌的價值,品牌將是企業價值提升的重要助推器,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源泉。其次,園區內企業要從追求短暫的經濟效益向長遠的可持續發展轉變,重視品牌的投入和建設,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最后,強大的品牌將為企業帶來更多的融資機會。重視品牌塑造和品牌文化的培養。重視產品研發和創新,不斷滿足消費者需求,進行品牌運作,除了品牌知名度外更注重品牌的美譽度,投入資金和團隊進行品牌的宣傳和推廣。
 ?。ㄈ┭娱L工業區企業的產業鏈   河源各工業園區在確定主導產業后就要圍繞著主導產業的整個價值鏈進行企業的進一步引進和下一步的規劃發展,由加工制造業向研發設計及營銷服務和品牌推廣方向延伸,完善整個產業鏈。首先,河源市多個園區都把電子信息產業作為了主導產業,接下來就可以把這一個產業做出規模,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其次,綠色食品加工業,河源具有很好的資源優勢,尤其要在水資源,具有廣東省最大的水庫萬綠湖,達到國家一級水標準,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發展綠色農業,這也符合河源既要金山銀山又要青山綠水的發展理念。最后,礦產冶金產業,河源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河源在礦產精深加工方面做得不夠,希望引進有實力、有經驗的大型礦產冶金企業,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ㄋ模┨嵘I園區企業的創新能力
  創新是企業獲得市場競爭力的源泉,企業只有通過不斷的創新才能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才能不斷開發出新產品滿足市場需求。園區一方面要引進創新型企業,另一方面要鼓勵園區內企業不斷的創新,對重大創新成果進行獎勵。園區內企業必須要重視創新,要有促進創新長效機制。首先,企業應成立研發中心,引進高科技人才,提升自主研發能力,這是企業得于持續發展的動力保障。其次,完善科技創新機制,對科研人員重視和提供相關的資金支持,促進科研人員不斷進行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及管理創新,并促進科技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最后,完善員工培訓制度,加強對員工的創新培訓,提升員工的創新觀念,不斷提升員工的創新技能。
 ?。ㄎ澹┕I園區堅持走產城融合發展模式
  堅持走產城融合的發展模式,以實現“以城集產、以產興城、產城互動”多贏發展局勢。首先,從空間布局上看,要做到“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合理規劃工業用地和生活用地的比重,做到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其次,完善基礎配套設施的投入建設,比如交通、住宅、商業、醫療、教育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為投資者和工作人員提供一個很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提高園區企業吸引力。最后,發展創新型產業,創新型產業污染少,效益高,有利于提升居住生活環境,更有利于實現產城融合。
  參考文獻:
  [1] 吳志軍,谷唐敏.當前我國工業園區轉型升級的路徑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2015(5).
  [2] 趙瑞君,王 珍.地方工業園區建設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邢臺市為例[J].中國經貿導刊,2012(4).
  [3] 陳兆勛.工業園區轉型升級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木工機床,2017(6).
  [4] 鄭寶華.新常態視角下我國開發區轉型升級動力機制及路徑研究[J].江蘇理工學院學報,2016(6).
  [5] 鄭金道,計 娜.基于產業升級背景下工業園區企業轉型的思考——以十堰市X工業園區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0).
  [責任編輯:王功巧]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305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