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對特斯拉在上海獨資建廠的發展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中美貿易戰的打響,兩國貿易摩擦加劇,特斯拉加快在華獨資建廠的步伐,最終超級工廠落戶上海,并規劃年產50萬輛純電動整車。本文基于SWOT分析,從優勢、劣勢、挑戰及機遇這四個角度,探究特斯拉在上海投資建廠的可行性。在SWOT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建設性對策,進一步推進特斯拉在中國的發展,實現上海和特斯拉的合作共贏。
【關鍵詞】特斯拉 新能源汽車 上海 SWOT分析 對策
一、SWOT分析特斯拉落戶上海
1.優勢
1.1.政策的支持。
根據最新版《外商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股比及合資企業數量限制正式取消,外國在華投資建廠的門檻降低。上海政府給予新能源汽車購買者優惠政策,如凡在上海購買符合相關標準的新能源汽車,注冊登記后即可免費獲得專用牌照或在獲得中央財政補助的基礎上,獲得上海市的財政補助。此外,上海政府全力支持特斯拉在臨港地區獨資建廠,為其營造更好的環境,提供更好的服務,實現合作共贏。
1.2.軟環境優越
上海作為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人才薈萃,為特斯拉的發展配備有大量的科技創新技術和知識性人才以及大規模生產所需的廉價勞動力(較美國工人工資而言)。上海周邊汽車產業群集,配套完整,包括博世、采埃孚、德爾福、大陸等優秀零部件供應商。較以芯片聞名的硅谷,上海汽車工業基礎完善,能提供強大的供應鏈支持。
1.3規避關稅壁壘
因中美貿易戰,中國對美國的進口汽車在原15%關稅的基礎上加征25%關稅(現已取消),導致進口一輛美國汽車需繳納40%的關稅,進口價格大幅上漲,削弱消費者購買的意愿。中國作為特斯拉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關稅降低了特斯拉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營業利潤縮減。在上海建廠,既可以規避關稅,同時節省運輸成本,形成價格優勢。
2.劣勢
2.1資金匱乏
根據特斯拉9月現金流量表顯示,經營現金凈流為正,投資現金凈流為負,融資現金凈流為正,這表明特斯拉僅靠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無法滿足投資的需要,必須靠借債維持日常經營與擴大再生產,財務狀況不穩定。超級工廠落戶上海,總投資超過140億元,面對如此巨額的投資額,資金來源無疑是關鍵問題。
2.2.企業形象受損
作為CEO,馬斯克的言行舉止代表著特斯拉,對外影響公司的公眾形象,對內影響公司的凝聚力。繼其在網上發文“將以每股420美元的價格對特斯拉進行私有化”,涉嫌證券欺詐,導致市值蒸發73億美元后,又在一場直播節目中吸食大麻,引發輿論爭議,人事動蕩。這些負面事件直接導致次日公司股價暴跌,企業形象嚴重受損。
2.3配套設施欠缺
充電樁作為新能源汽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沒有遍及城市,滿足剛需,即便是上海目前也只建有1400個充電樁,更別說其他城市或農村。
3.挑戰
3.1經濟前景不容樂觀
受貿易戰的影響,國內經濟發展遇阻,增速放緩,前景令人擔憂,消費者對奢侈品消費的沖動減弱。據中國乘聯會數據顯示,特斯拉Q3在華銷量為3169輛,大幅下滑37%,10月單月銷售量僅為211輛(在降價的前提下),驟降70%。在市場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如何扭轉局面將一直困擾高層。
3.2競爭加劇
中國政府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市場迅猛發展,各品牌競爭異常激烈。根據網站度尋車數據顯示,暢銷品牌比亞迪唐報價12.99-32.99萬,北汽EC系列報價12.19-16.68萬,而MODELx報價高達86.18-118.93萬,MODELs報價高達78.29-109.10萬。特斯拉定位于高端消費市場,在價格上即使與寶馬相比(寶馬i3報價34.98-41.58萬),不具備任何價格優勢,使得大量潛在購買者持觀望態度。受特斯拉在華建廠影響,競爭對手紛紛抱團,如大眾、江淮和西雅特建立研發中心,競爭事態更加嚴峻。
4.機遇
4.1產業前景良好.
新能源汽車代表著汽車產業的未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拔得頭籌,等于掌握了未來汽車的利益格局主導權。特斯拉作為新能源汽車界的“蘋果公司”,具有廣泛的品牌知名度、先進的技術等優勢,被給予了厚望,產業前景一片光明,被給予厚望。如騰訊在2017年投資17.78億美元,成為特斯拉第五大股東,既為特斯拉提供了融資資金,也為其日后在華發展提供了便利。
4.2符合綠色發展觀
特斯拉新能源汽車純以電力為動力,既不會產生廢氣,也不會污染環境。面對能源制約、環境污染等情況,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符合綠色發展觀,順應時代節能綠色新潮流。此外,汽油零消耗或少消耗,大大降低了出行成本,新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是未來理想的出行工具。
二、對策建議
1.重塑企業形象
CEO馬斯克性格張揚高調,鋒芒畢露,相反新任的董事長丹赫姆即為低調,可以對馬斯克形成一定的制約,建立新的秩序,更嚴格地管控企業公關,在企業治理方面做出更客觀、全面的決策,給公司內部結構帶來更高的穩定性,幫助特斯拉重塑積極、健康的企業形象,改善財務狀況。
2.技術制勝
特斯拉面向高端消費者,短期內無法實現調整產業線降低成本,應繼續發揮它在電池續航、節能效果、安全性、智能服務等方面的優勢。不斷技術創新,研發更輕便、續航持久、可循利用的電池,改進交流變頻調速裝置,優化軟件功能,滿足消費者當地化需求,以技術領先競爭者,以專業化服務吸引消費者,確保行業龍頭地位。
3.融資渠道多樣化
除調整、簡化生產線,提高生產效率和產量,通過銷售獲得現金以外,還可以在股票、可轉換債券和普通債券市場上自由切換,獲得融資和收益。尋求上海政府和銀團幫助,通過“本地融資”來支持上海特斯拉建廠,使資金問題便簡單化,更何況中國對投資新能源汽車給予了較高的期望和信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137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