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育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社會和經濟的高速發展,各行各業急需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作為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一直是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這一目標決定了高職教育具有高教性和職業性雙重屬性。高技能人才是掌握精深專門知識和具備精湛操作技能的生產和服務一線從業者,基于此,就高職院校如何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職教育;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3-0136-02
一、引言
自20世紀90年代,高等職業教育日益迅猛發展,數量已占高等院??倲档牧梢陨?。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辦好高職教育,是從中央到地方、從決策層到高校都始終關注的焦點。綜觀高職教育發展歷程,不難看出高職教育培養目標定位逐漸準確,人才培養路徑為“滿足企業需求的實用型人才—符合企業崗位需求的應用型專門人才—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這一培養路徑體現了高等職業教育的雙重屬性——高教性和職業性。綜觀高職教育發展歷程,1996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指出,職業教育應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對受教育者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職業道德教育,不僅要傳授職業知識,更要培養學生崗位職業技能,對受教育者進行職業指導,從而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綜合素質。1999年頒布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指出,高等職業教育以社會發展為核心,服務區域經濟建設,培養生產、服務、管理第一線需要的實用技術技能型人才。1999年頒布的《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職業教育要培養一批具有扎實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專門人才。2000 年頒布的《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指出,高職學生應掌握專業必備理論知識和專業崗位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2006年頒布的《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高等職業教育應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發展道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服務于區域經濟建設。
如今,高職教育注重內涵建設。《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高等教育核心任務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高等教育一分子——高職教育面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需要進一步探索與實踐。
二、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探析
不同時期,高職人才培養規格表述不同,但其核心要素均體現在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上。在區域產業結構升級現實境況下,高職教育的內涵質量建設,要求兼顧高職教育人才的技術技能和素質。高職教育人才培養不僅是一個知識獲得、技能傳遞的過程,也是一個個性培養過程,使受教育者個性得以解放。高職教育的“高”指人才培養規格的“高素質”?!案咚刭|”指涵蓋職業素養、職業歸屬感、思想政治素質、心理素質、人文科技素質、身體素質等等廣義的綜合素質。2006 年教育部頒布的《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畢業生應成為具備行業企業崗位勝任能力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體現了人才培養的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凹夹g型”體現在培養的人才應在設計、管理、應用等環節發揮專長;“技能型”體現在培養的人才應依賴技能操作完成工作任務。而目前高技能人才培養在培養目標、課程結構、實施過程存在重專業輕人文素質、重過程輕結果。就“高素質”而言,高職教育核心理念是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專業知識技能、可遷移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從而提升學生就業能力。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培養目標僅僅提到了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但并未提出如何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領域課程專兼職教師授課,實施“教、學、做”一體化,高職院校和教師注重教學模式改革,采取現場教學、小組討論、模擬教學、項目驅動、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活動,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完善。而思想政治課程、大學生職業規劃等課程,卻缺乏教學保障,沒有嚴格的考核評價機制,加之在日常教學中,院校對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等培養不夠重視,導致學生職業素養缺失。就“技術技能”而言,高職院校對學生技術技能沒有建立完善的考核評價機制,很難與企業對接,畢業生不能滿足企業需求。
三、高職教育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研究
1.校企合作,推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經濟高速遞進需求科技創新人才,高職教育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養科技創新人才。高校、教師要了解企業對人才需求標準(知識、技能、素質等等),培養適應用人單位需求的人才。在這一目標下,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實施現代學徒或訂單培養,定期輸送學生去企業實習,讓企業了解學生,選拔學生,留住滿意的人才。同時,在校企合作過程中,了解企業運作和需求,更新教學理念和內容,把握行業發展動向,合作開展科研,幫助學校成果轉化。
2.構建“三融合”課程體系,打造智慧課堂。根據企業職業崗位對人才需求標準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從而使人才培養目標符合企業崗位人才需求,人才培養規格具備企業職業崗位所需知識、技能和素質。根據工作過程、崗位核心能力設置課程體系,使課程體系具有開放性和職業性,與行業企業對接。打造智慧課堂,以為學生更好的學習多樣化選擇為目的,為學生創建更好的學習氛圍。智慧課堂以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智能終端以及云計算技術等作為基礎,構建具有智能化特點、數字化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整體的學習質量。以智慧課堂建設為核心,以涵蓋學習動態數據分析的信息化平臺建設為基石,讓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并通過教學反思,根據出現的問題適時調整教學實施過程,實施差異化培養,滿足學生差異化發展需要。
3.加強頂崗實習,重視技能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成長(從新生、熟練工、技術能手)需要經過社會歷練(體力和心智雙重考驗),畢業前期的頂崗實習,是對學生專業知識、技能掌握的考核最好渠道,也是學生最好的歷練渠道。在頂崗實習過程中,指導教師應從學生特點出發布置任務,指導學生去工學結合崗位實習,同時要求學生盡可能與自己的畢業設計相結合,指導教師要監控學生頂崗實習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制定頂崗實習監控評價系統,科學評價學生實習質量,為畢業生成就技能型人才打好堅實的基礎。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應以市場為導向,培養應滿足社會對復合型、創新性、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構建與我國行業企業需求相適應的課程體系,科學合理地組織與安排課程。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深化校企合作,創新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落實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制,為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奠定基礎,使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成為科技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孫艷霞.與企業對接培養“雙高”特色高端技能人才[J].遼寧高職學報,2017,(11).
[2] 唐菁玲.職業院校培養高技能型人才現狀與對策研究——以?菖?菖職業技術學院為例[D].長沙: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16.
[3] 李瑾.高職院校教學改革及創新型技能人才的培養[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2017,(5).
[4] 陳曉羅.高職數控專業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7,(7).
[5] 陳民.高職教育區域性技能人才整合性開發的思考[D].哈爾濱: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2018.
[6] 朱琳.教育自覺視角下推進高職技能人才培養研究[J].成人教育,2017,(2).
[7] 薛銘.高職院校創新型高技能人才培養研究[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6).
[8] 祝力維.高職教育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創新構建的思考[J].遼寧高職學報,2017,(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531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