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成效問題微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針對企業有效成本問題,雖然我國制定了一系列的相關措施,不過由于配合力度不夠,使得企業有效成本不足,給實體經濟的發展帶來阻礙?;诖?,對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成效問題進行分析,希望對無效成本的控制提供幫助。
關鍵詞:實體經濟;成本控制;無效成本
中圖分類號:F275.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1-0166-02
一、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經濟學含義和核心要義
?。ㄒ唬┙灰壮杀镜慕档?
交易成本是社會化發展中各項目交易所產生的成本。在推進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交易成本的降低能夠更好減輕企業經營負擔,實現市場管理的優化與革新。另外,在市場建設以及流通體系完善的過程中,交易成本的降低能夠打破傳統壟斷局面,實現國企深化改革,消減市場型和管理型交易成本,為企業和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
?。ǘ┦杖敕峙潢P系的調整
收入分配關系的調整主要體現在以下四方面:其一,稅費成本的降低有助于協調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收入分配關系。稅費的降低也就預示著生產稅凈額的減少,企業自身盈余自然會增加。其二,人工成本的降低協調了企業與勞動者之間的收入分配關系。勞動成本的降低使得勞動者酬勞份額減少,而企業盈利成本則會適當增加,有助于緩解企業的運營壓力。其三,融資成本的降低能夠緩解虛實企業中收入分配的關系,壓縮金融機構的應力空間,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支持。其四,能源材料成本的降低調整了上下游企業之間收入分配關系。其可將企業自身的利潤壓縮,以支持下游實體經濟企業的發展,從而形成新的供需關系,促進雙邊發展。
?。ㄈ┩苿蛹夹g的進一步發展
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降低使其更加注重對技術的研究,以期利用少量投入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其根本目的是為了降低企業產品的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實體經濟企業成本降低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
如今企業在成本控制上雖然已經取得了顯著效果,不過由于機制的不完善,政府同企業配合較差,稅費、交易成本、融資和無效成本仍然存在。
?。ㄒ唬┒愔平Y構的不合理使得稅費負擔較重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的宏觀稅負只有30%左右,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并不明顯,但是間接稅費的產生卻高達70%左右,這些稅費的繳納均是以企業為主體的,無疑增加了企業的稅負負擔。同時,在稅制改革的影響下,企業除了正常繳納相關稅費外,還會涉及一些公共服務性的支出,且繳納費用也隨著區域政策的不同而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從而增加了企業的經濟壓力。
?。ǘ┙鹑诮Y構的服務意識不強,影響了融資成本的降低
在現今社會發展中,房地產和金融行業是資金收集最快的兩個產業,反觀其他實體經濟企業,正逐漸走下坡路,這使得金融行業的各類資產價格有所提升,個貸資金逐漸減少。尤其是對于一些風險抵抗能力薄弱、財務管理不完善、個人信息不透明的小型企業來說,隨著貸款利率和監管成本的增加,企業經營利潤逐漸降低。另外,在擔保體系、社會信用體系不完善的條件下,金融企業對于貸款辦理的興趣越來越低,融資難度不斷提升,融資成本不斷增加。此外,由于融資渠道較少,一些大型的商業銀行類金融機構在貸款業務辦理時增加了很多附加條款或者直接采用捆綁銷售,這使得企業貸款項數額逐漸縮小。
?。ㄈ┢髽I自身降本增效能力較差,影響了內部成本降低效率
首先,企業在應用先進技術進行生產制造和營銷管理時,由于對相關技術了解的不完善,使得企業在運營中經常會出現跑冒滴漏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其次,一些實體經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并未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經營策略,只是盲目地照搬照抄,整體經營效果較差。最后,在生產過程中,受相應體系構建不完善、專利意識較差、經驗不足、知識產權保護不到位等因素的影響,使得企業自身生產效率較低,造成了成本浪費。
三、實體經濟企業成本降低的具體措施
實體經濟企業在降低成本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多種方式的有機結合來達到最終目標,并結合現今供給側改革的具體情況,優化相關制度,建立完善的管理措施,通過政府和企業的良好合作,實現成本降低的目標,促進實體經濟企業良好發展。
(一)對稅制結構進行合理優化
首先,政府部門應結合國情合理制定增值稅稅率,完善增值稅抵扣鏈條的相關內容,減少企業繳納稅費金額,增加企業的盈余。其次,對現有的政府性基金收費情況進行治理,減少企業額外費用的繳納。調整企業社保繳納費用的比例,降低繳費金額。同時,政府也應該對無效支出予以嚴格控制,并從國有資產中分撥一部分來支持社保基金。再次,加大收費監管力度,制定合理的管控制度,實現繳費項目的公開化、透明化。最后,在滿足稅負水平的前提下,對繳納的間接稅費進行合理控制,增強直接稅費和間接稅費之間的兼容性。
?。ǘ鹑跈C構實行全面改革和優化
第一,對商業銀行的業績考核標準進行適當調整,并對關聯金融機構的權利予以下放。可為中小企業貸款需求提供幫助,保證企業經營中能夠獲得足夠的資金扶持;同時,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金融支持教育活動,幫助中小企業更好地掌握融資技巧,明確融資重點。
第二,對金融體制實行創新與優化,提升融資難度,降低融資成本。首先,完善債券市場基礎性制度的構建,規范股權市場發展規律,推動其穩步發展,實現市場體制的變革。其次,建設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逐步建立中小微企業貸款、融資擔保風險補償機制,不斷發展與企業規模結構相匹配的中小微金融機構,拓寬中小微企業應用債權股權融資的渠道。最后,實現行業之間的信息共享,完善信用體系的構建,并結合市場發展趨勢,運用合理的方法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降低融資成本。
?。ㄈ┰鰪娖髽I降本增效能力
1.在落實原有創新幫助政策的基礎上對稅收制度進行不斷完善和優化,擴大企業內部降本增效的波及范圍,明確降本增效的重要性。
2.結合企業發展需求制定合理的管理目標,并依據目標規劃內部工作重點,增強企業降本增效能力。
3.加大宣傳力度,樹立成功典型,提升政策的可及性,合理運用現有政策實現降本目標。
4.完善和創新制度體系,以企業為中心,不斷開展創新與優化工作,進一步凸顯企業家精神,以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激發企業的創造能力,進而通過新型管理制度、生產技術的應用提高降本增效能力。
綜上,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降低對于推動企業良性發展,凈化市場競爭環境,提高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有著重要意義。基于此,需要對現今市場形勢及企業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加大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協作力度,減少成本支出,以此為我國經濟實力的提升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易信.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成效、問題和建議[J].宏觀經濟管理,2017,(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531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