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產研協同發展模式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通過調查分析國內外領先企業有關科研支撐引領產業發展的研究和實踐,結合科研與產業創新發展相關理論成果,總結領先企業在科研方向選擇、科研投入、科研與產業協同發展方面的典型經驗和做法,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加速產業變革背景分析信通產業創新發展需求,結合電網下屬某信通類企業技術現狀和資源稟賦,借鑒領先企業成功實踐和典型做法,導入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理念,研究提出產業與科研協同融合發展模式。
關鍵詞:產研協同;創新生態系統;發展模式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08-0035-02
引言
產研協同是建立在人們合作的基礎上的,只有人們合作取得成功,才能保證科研活動的順利發展。產研協作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有效方法。研發成果產業化的過程必須與市場運行機制相匹配,這與企業研究部門的市場化程度和整個環境密切相關。產業創新生態系統是創新生態系統發展的新模式。到目前為止,對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的基本內涵還沒有統一的認識。
一、行業領先實踐研究
隨著“大云物移智”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型企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研創新對企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越來越凸顯,產研協同模式作為提升企業創新效率和引領企業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對于現代信息通信企業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在科研方向選擇方面,通過遍歷文獻及案例搜集分析,大部分企業依據國家政策、企業戰略規劃、產業布局、市場熱點選取科研方向。例如,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的科研方向以符合石油行業戰略的基礎技術研發、高層次技術研發為主,同時拓展符合當前市場熱點的環保技術研發。
在科研投入方面,根據相關資料分析,中石油在進行科技政策制定時,對比分析科研經費投入、人力資源投入、基礎設施投入效應,提出要建立科技投入的長效機制,科技投入比重應達到3%,創建面向國內外開放的合作模式。此外,自主生產和代工制造相結合的混合生產制造模式能夠更靈活地滿足客戶需求。騰訊集團推出平行競爭模式。騰訊集團產研協同模式的特色在于讓不同的研究團隊同時研發相同的產品,最終由市場的認同度決定研發成果的市場價值。這一模式的優點是在最大程度上激勵了科研團隊的研發積極性,但缺點是沒有將這個企業的研發能力進行整合。
二、信通企業產研協同發展模式構建方案
雖然電網下屬信通類企業(以下簡稱“信通企業”)產研協同模式在推動企業發展戰略與企業發展協同、科技資源配置優化與使用效率提升、實現科研成果支撐引領產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產研協同模式方面還存在體制機制不完善、不健全的問題。因此,結合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理念,借鑒業內成功實踐及典型經驗做法,提出信通企業產研協同創新生態系統概念,研究科研、發展策劃、營銷服務之間聯動機制,構建信通企業產研協同融合發展模式及路徑。
?。ㄒ唬┬磐ㄆ髽I產研協同創新生態系統
信通企業產研協同創新生態系統是信通產業在相關物質條件和文化環境下,各個創新部門之間以及創新環境之間,通過傳播知識、技術發展、信息循環,形成具有自適應與修復、學習與發展功能的開放復雜大系統。該系統主要由創新生態群落以及創新生態內、外環境構成。其中,創新生態內環境主要是物質條件包括基礎資源,如組織架構等;外環境主要是指人文環境,包括資金、制度、文化、人才、設施等;創新生態群落包括生態群落與單位生態群落,兩者構成產研協同創新生態系統的主體,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等是其聯系的紐帶。
信通企業產研協同創新生態系統具備知識傳遞、技術擴散與信息循環三大功能。企業產研協同創新系統的主要功能通過各個企業與科研機構的信息交流、知識共享與傳播、人才流動、設施共享等演化過程得以體現與發揮,從而促進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和管理創新,最終實現產業的優化升級。
?。ǘ┊a研協同發展模式構建思路
通過信通企業產研協同發展模式構建方案研究,建議集團建立從立項協同、執行協同到成果推廣協同的項目全過程協同以及部門級聯動協同模式,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1.項目全過程協同
?。?)科研立項協同
完善現有的科研項目綜合計劃管理方式,以企業科技項目立項相關管理規定為基礎,增加科研項目立項的靈活性和彈性,建立市場需求確認后快速立項的管理機制。信通企業科研部門除根據戰略發展需要,企業科研部門會同發展策劃部、市場營銷部門共同組織項目建議書評審,根據產研協同創新生態系統運行機制外,發策策劃部門負責審查項目研究方向與產業方向的匹配度,市場營銷部門負責審查項目研究方向與市場需求的契合度,并且實行參與評審人員全生命周期負責制。同時,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對各單位提報的項目建議書進行技術必要性、可行性論證和經費合規性、合理性審核,經專家論證和企業審批通過后,直接按照綜合計劃調整程序下達并立項,不須等到次年綜合計劃下發時再行立項。
?。?)執行過程協同
在項目執行過程中,進一步增強需求提出部門或單位對企業研發部門的需求反饋及責任考核機制。建立需求跟蹤書面匯報或例會制度,需求提出部門或單位定期向企業科研部門提交針對在執行科研項目的市場需求變化跟蹤報告,企業科研部門對報告進行審查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對在執行項目作出繼續執行、變更項目內容后繼續執行或取消執行的決定。也可在科研部門定期組織的項目考核里程碑審查中,在審查項目進度和質量的同時,將市場需求變化情況作為重點審查項,并根據審查結果做出決定。
?。?)成果推廣協同
細化對信通企業市場部門的成果推廣考核激勵機制,按所銷售的產品類型將合同分為自主研發類、外部轉化類、外部購買類等,在考核評價中重點增加自主產品合同額權重,嚴格控制外部購買產品合同額權重,將考核評價指標向自主產品進行傾斜,通過制度性措施增強市場人員推廣自主產品的動力。年底考核評價過程中,發策策劃部門和科研部門共同對成果推廣情況進行評價,審查自主產品合同情況,并形成報告報請信通企業領導審閱。 2.部門聯動協同
以信通企業科研部門為牽頭部門,建立產研協同工作組,構建全新產研協同工作機制??蒲胁块T負責產研協同工作會議召集,發策策劃部門負責科研項目立項及項目推進過程中與公司戰略吻合度考核,市場營銷部門負責項目立項、項目推進、項目后評估市場化情況考核,相關業務部門參與對應領域項目立項、項目推進及成果轉化考核。
科研項目管理全過程中,不僅科研部門須要負責,需求提出和市場推廣部門或單位均應承擔相應的工作和責任,并分享收益。在需求收集、立項評審、中期檢查及驗收等環節中,除融合各部門的意見外,還應當通過考核和激勵機制讓各部門真正參與到科研管理工作中。在研發成果成功推向市場后,需求提出部門、研發部門、市場部門均可按比例分享收益;而在研發成果難以推向市場的情況下,應當從原始需求合理性、市場變化跟蹤的及時性及研發過程管控、驗收管理、市場推廣力度等多方面進行考察,須要負責的部門應當承擔一定責任。通過正反兩個方面對各部門進行激勵和考核,調動各部門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各部門協同更加深入和有效。
三、結論與制度建議
?。ㄒ唬┮孕枨鬄閷虻目蒲许椖拷M織模式
建立需求為導向、科研模式要積極跟進和收集國家及有關部委和行業的發展規劃,對國家、行業和企業的需求進行實時跟蹤和深入分析,了解政策和行業動態,確保研究方向和需求之間的良好對接。建立以需求為導向的項目形成機制,使創新要素趨同。建立創新方案發布機制、反饋機制以及項目論證和形成體系,從團隊、技術平臺、工作基礎等方面配置項目,確保高質量項目的快速形成。
?。ǘ┙∪蒲袌F隊管理機制
創建跨學科和單位的研究團隊。打破研究領域、學科和組織單位的壁壘,使科研項目的研究需求能引進國際最新資源,打造出一批研究方向相對集中、互補性較強、具有創新能力和研究優勢的跨學科研究團隊。同時,要增強科研團隊的整合思維能力、橫向拓展能力和實踐動力。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享、共同發展的管理機制,優化科研隊伍的人員和組織結構,健全科研隊伍管理機制。
?。ㄈ┐蛟旌献鞴糙A的科研平臺
一是建立科研資源共享平臺。完善科研項目成果、產業、和科研信息數據庫,提高科研創新資源利用效率,為科學研究提供基礎數據支持、綜合數據分析和綜合數據決策服務。二是要建立協同創新技術支撐體系。建立符合企業要求的開放式技術體系,統一協調管理、配置和建設資源,整合資源共享和自由訪問技術。
(四)建立開放的學術環境
建立開放的學術文化和工作環境,能有效提高員工的凝聚力。一是要打造創新卓越的創新共同體。鼓勵各種形式的自由探索,關注與地方經濟社會現實需求的結合度,增強成果轉化能力,注重高質量國際資源的引進。注重科研氛圍建設,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完善制度建設。二是要建立開放的技術交流平臺。定期舉辦技術論壇、舉辦技術沙龍以及新技術交流會、技術講座等多種學術交流活動;建立定期技術交流機制,加強各單位間的技術交流,活躍創新氣氛。三是要建立鼓勵科研人員創新的文化環境。明確科研人員是創新體系的主角,牢固樹立“以科研人員為本”的思想,尊重科研人員對創新工作的建議權、探索權,允許差異化的學術觀點,鼓勵技術上的挑戰與爭鳴,重視科學研究和長期的個人發展。
(五)建立專業服務為中心體系
建立專業的科研管理和服務保障隊伍。建立專職科研管理和服務崗位,設立科研管理和服務助理,建立科研管理人員資格認證制度,注重科研管理業務的培訓,掌握科研管理業務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同時,進行企業業務的動態管理和協同管理,建立高效、多維的科研管理和服務模式。
參考文獻:
[1] 謝園園,梅姝娥,仲偉俊. 產學研合作行為及模式選擇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1,32(3):35-43.
[2] 楊以文,鄭江淮,任志成.產學研合作、自主創新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于長三角企業調研數據的分析[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2,(10):64-7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534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