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培養學生的勇于自主學習能力的好工具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會學習是每個人必備的能力,自學更為重要。在工作中,我們會接觸各類新知識,需要我們自己會學習找到重難點并對其突破。所以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注重教,更要注重培養學生自己學習的能力。
傳統做法就是在新課前布置了預習任務,但是缺乏針對性,缺少相應的指導,使得不少學生預習就是看書,所有知識無法經過大腦仔細鉆研來思考。傳統課分鐘的教學,針對大多數學生來講,而學生個體存在差異,課堂上人人認真45分鐘,課后卻有三分之二的同學無法消化囫圇吞棗,最終造成這一部分學生效果不佳。初中七門課程,像七座大山一樣讓這一部分學生越學越累,最終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最終導致厭學。
微課在這種教育體系中恰到好處的出現,微課集新穎、短小、精準、有效于一體,讓孩子們隨時隨地的學習。
一、微課的新穎,讓學生樂意學
微課新穎、有趣,有感染力,以具體、形象、生動的情境充分調動人們的多種感官,一下子就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合理利用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的微課,可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從而更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喚發學生對科學新知的學習欲望。
如本人的微課《氣體溶解度》中,通過視頻、圖像、文字——打開飲料、喝飲料、魚缸中通入空氣等讓學生了解氣體溶液度在生活中的應用,理解氣體溶解度的影響因素。讓學生通過生活中常見事實與化學學習相結合。這個直觀、生動活潑、趣味性強的微課,一下子讓學生覺得化學來自于生活,生活中的化學無處不在。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并積極的找尋生活中哪些場景事實與氣體溶解度有關系。這樣課堂學習氛圍非?;钴S,討論更加深刻,學習效果也大大增強。
二、微課的短小,讓學生專注學
傳統課堂學習45分鐘,會讓一直處于高度緊張學習狀態的學生稍不留神,思緒游,走四方。個別學生因為個人原因無法跟隨教師的思路,而讓學習大打折扣。微課短小精悍而有力。如:在微課《分子和原子》中,學生的空間理解有所欠缺。通過微課中指導,學生可以自己利用橡皮泥讓學生更加直觀、有趣又專注制作水分子,過氧化氫分子,氧分子,氧原子、氫原子。在課堂上還可以利用成品做為模型,活躍課堂。
三、微課的精準,讓學生有信心學
微課的短間接要求微課也要精準,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針對性的找到知識點,再利用微課中的練習不斷加強,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與網絡中的眾多學子討論。
如微課《溶解度曲線》搭配課后利用,學生在課堂上初步了解溶解度曲線之后,常常在練習時遺忘固體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溫度下,100g溶劑中最多溶解的溶質的質量。通過微課中的即時講解,學生知識再次鞏固。只要針對性強,有的放矢地調控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這樣才能精當、準確、高效地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
據我觀察,現在網絡上的微課很多,各種微課適用于不同的學生。所以為了便于利用好微課,可以采用自己制作一些微課,也可以利用網絡查看其它微課,關鍵是要適合自己所教的學生,因材施教。
微課學習正好讓我們因材施教,而且在學習過程中,能讓學生感受到樂趣,并帶著專注力勇往向前拼搏的精神,自我主動的學習,并獲得一定的成績,讓學生信心百倍。這樣才能堅持自我學習,應用到其他科目,在以后的工作中亦應用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597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