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微課”對《視唱練耳》課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結合“微課”這一新興教學模式在高校音樂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現狀,系統分析高校音樂學專業《視唱練耳》課程中學生在學習環境、學習動機、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及學習效果等方面的轉變,進而總結“微課”對高校音樂學專業《視唱練耳》課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
  〔關鍵詞〕微課;音樂學專業;視唱練耳;自主學習能力
  “微課”概念是2008年由美國戴維·彭羅斯(DavidPenrose)首創,國內則是2011年由胡鐵生首次提出,是“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5-10分鐘)為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①,針對傳統教學資源單一、局限等弊端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建設和應用模式。具有學習時間靈活、教學內容碎片化、形式短小精煉且學習方式移動化和自由化等特點。學生在明確學習重點的同時,可以充分將學習時間碎片化,從而對所學專業知識進行鞏固提高。
  一、“微課”在國內高校音樂學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通過筆者統計調查發現,以目前中國大學MOOC(慕課)和超星爾雅兩大互聯網教學平臺為例,在音樂學專業課程開設方面,中國大學MOOC(慕課)開設共計50門,如中央音樂學院徐之彤教授開設的《大家彈起來—鋼琴即興伴奏入門》課程,中國音樂學院謝嘉幸教授開設的《創造你的音樂生活——大學音樂指南》課程等;超星爾雅開設共計17門,如中央音樂學院周海宏教授開設的《音樂鑒賞》課程,上海音樂學院田藝苗教授開設的《穿T恤聽古典音樂》課程等。兩大互聯網教學平臺中的課程主要以“視頻公開課”“微課”和“慕課”等形式為主,教學視頻時長一般均在十五分鐘至六十分鐘左右,章節分明,知識點列舉清晰,具備系統化、條理性等特點。而在全國高校微課教學平臺高校選拔類作品展示的數據統計中,文史科課程共計542門,其中近有9門音樂學專業課程,且所展示的課程是以單一教學片段為主要形式,并未展示系統化的教學視頻。
  綜合以上數據可以發現,高校音樂學專業信息化教學相較于其他學科還處于起始階段,網絡信息化教學模式尤其“微課”在國內高校音樂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并不廣泛,具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二、學生在傳統模式與“微課”模式下學習情況的對比分析
  1.學習環境
  傳統《視唱練耳》課程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分組,學生以鉛筆與五線譜本為工具,通過聆聽鋼琴所發出的聲音以及黑板上的板書內容進行系統學習,學習環境固定單一?!拔⒄n”模式下學生則可以在課堂外借助手機客戶端等網絡學習方式,打破學習環境的束縛,自由選擇并隨時隨地地開展學習。
  2.學習動機
  傳統《視唱練耳》教學中,教師會根據教學大綱和學生情況制定教學目標,課堂上依據教學計劃引導學生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較少能夠依據學生的實際專業需求進行調整,學生學習處于被動狀態,學習效果相對有限。而在“微課”模式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專業能力需求和學習興趣在“微課”中進行知識點的有機選擇,學習動機處于主動狀態,容易產生較好的學習效果。
  3.學習內容
  傳統《視唱練耳》課程的學習內容主要以相對固定的教材內容為準,教師根據學生情況進行適當擴展,主要要求學生掌握教材中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巧,學生以“聽辯音高—節拍節奏—聽唱聽寫—旋律分析—單、多聲部視唱”的學習順序進行學習。在“微課”模式下,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微課”教學時間短、內容少而精煉等優勢,根據自身學習水平選擇學習重點與難點,靈活性較強。專業能力相對薄弱的學生可以將學習重點進行反復觀看與學習,而專業能力較強的學生則可以通過“微課”,在掌握現有知識要點的前提下進一步拓展自身的專業學習內容。
  4、學習方式
  傳統《視唱練耳》課程學習方式主要以課堂中的集體學習形式為主,學生通過答題、師生互動以及專業展示等方式完成學習任務,受教學場地以及教學方式等因素影響,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的專業交流方式較為匱乏。“微課”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方式主要以課堂外的自主學習形式為主,學生可以通過在線提交作業、網絡問卷調查、直播提問、錄制視頻作業等方式對所學知識要點進行碎片化學習與實踐技能訓練,學生可以不受場地與時間的束縛完成學習任務,“生生互動”與“師生互動”的學習方式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5、學習效果
  傳統《視唱練耳》課程學習時間較長,每節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相對密集,學生的學習專注性過于集中而導致學習效果并不明顯。“微課”模式下每一節課程的理論學習時間相對較縮短,學習重點突出,學生專注性集中且學習效率高。比如,在學習“一拍前附點的感知與認知”時,老師在“微課”中將知識要點進行講解和訓練,在課堂上除了鞏固理論學習要點之外,還將具有該節奏典型特點的探戈舞曲納入課堂教學,通過觀看視頻、旋律模唱、節奏創編、示范與學生展示等環節,幫助學生更加清晰準確地理解知識要點。學生可在視聽、模唱和舞蹈中親身感受該節奏型的技術要求,從而在課堂上積極踴躍,學習熱情高漲。
  三、“微課”對《視唱練耳》課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
  1.自主學習動力增強
  高校音樂學專業中傳統《視唱練耳》的課堂以大量的技巧練習為主,“微課”模式下的《視唱練耳》課程以“線上”講解知識點為主,“線下”鞏固提升學習成果并付與藝術實踐拓展,不僅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使學生具有高水平高效率的學習成就感,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
  2.自主學習意識提高
  自主學習的動機的強弱決定自主學習意識的水平,發現自我需要是自主學習意識產生的根本條件?!拔⒄n”課程內可以在“線上”設置知識檢測,引導讓學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還可以通過“直播互動”等形式與教師進行專業交流,在獲得“因材施教”的個性化訓練與指導過程中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進而發現自身專業需求,使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穩步提升。
  3.自主學習資源豐富
  “微課”教學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豐富的特點,學習內容精煉且具有極大的拓展空間。學生可以依據自身專業能力需求和學習進度,有選擇地獲取學習資源并進行學習與訓練,不斷拓展其知識層面的深度與高度,體現“微課”教學模式下教學資源的開放性和立體化特征。
  結 語
  目前,信息化教學成為高校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之一。傳統音樂學專業《視唱練耳》課堂教學所提供給學生的信息與空間不足以達到教學需求,“微課”這一新型教學模式恰能彌補此點。高校音樂學專業《視唱練耳》“微課”課程將打破學習空間與時間的束縛,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提升學習效果具有積極作用。
 ?。ㄘ熑尉庉嫞何替灭?
  注 釋:
 ?、仝w楠.基于“微課”模式的高等院校視唱練耳教學的設計與實施[J].音樂創作,2018(11).
  參考文獻:
  1.藍霞.微課在音樂教學中的有效開發及運用[J].中國音樂教育,2017(12).
  本文系2017年湖南理工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校音樂學專業視唱練耳教學中“微課”的應用與研究》成果,編號2017B11;系2018年湖南理工學院校級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微課”對于提升音樂學專業<視唱練耳>課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82314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