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視唱練耳訓練方法的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對于學習音樂的人來說視唱練耳是一門基礎課程,是各音樂學院,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綜合類大學音樂專業,入學考試的必考科目之一。聲音是沒有辦法看得到的,因此需要通過唱和聽來建立內心音高感。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發現視唱練耳在一開始學習的階段確實沒有捷徑可走,是一個長期、系統、科學的訓練過程。提升視唱練耳水平除了是應對高考要求外,對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發展音樂記憶及創造能力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高中;視唱練耳;音樂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什么是視唱練耳
  對于學習音樂的人來說視唱練耳是一門基礎課程。是各音樂學院,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綜合類大學音樂專業,入學考試的必考科目之一。高考視唱練耳測試包括音樂聽覺,音樂記憶力,視唱能力三個部分。音樂聽覺指的是人們對音高,調式調性,節拍節奏、音程、和弦以及旋律的分辨和感受。音樂記憶力指的是人們對音樂的記憶能力,其中包括音高,節奏,和弦以及旋律的記憶。音樂記憶分為長時間記憶和短時間記憶,在音樂記憶力的測試中包含這兩方面的內容。視唱能力指的是視譜能力。對視唱能力的測試,除了考查考生的識譜能力外,也是對考生的音準,節拍,節奏,速度以及音樂情感表達能力的綜合測試。這三方面的測試內容分別體現在視唱和練耳兩個部分,通常采用以下形式來進行考核。一是練耳部分。根據不同地區的要求,采用模唱和聽寫兩種考試形式進行。主要內容有單音音高的記寫或模唱、音組記寫或模唱、和聲音程、和弦、節奏、曲調等的記寫或模唱。視唱部分,按要求,在指定時間內視唱一至兩條8到12小節的條目,根據不同專業從無升降記號調號到兩升兩降或兩升兩降以上。
  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學堂樂歌時期,在教授樂歌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類似視唱練耳課的訓練方法。講授基本的音樂知識、識譜、讀譜、發聲方法等。但并沒有真正的視唱練耳課。直到民國初期,普通中小學音樂課程中開始出現了部分視唱練耳的教學環節。1912年國家教育部公布的《師范學校規程》中有了視唱這一課程名稱。20年代初,第一個命名視唱的課程在浙江兩級師范學堂開設,這是我國最早開設的視唱課。現在,視唱練耳已成為大學音樂專業的必修課程。有很多音樂學院也設立了視唱練耳專業。
  二、現狀分析
  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發現視唱練耳在個人專業學習及高考中的地位和作用逐年提升,也感受到學生在視唱練耳學習,特別是練耳的學習中存在很多困難。無論是什么專業都需要會聽音樂和唱音樂。對于聲樂學生專業的學生來說視唱練耳本身也能反映個人專業水平,如果在演唱時音準出現問題,會直接影響歌曲表現。對于器樂專業的孩子來說,學習專業歸根結底需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彈奏方法的問題,二是把譜子上的內容準確表達出來。現在很多老師對初學樂器的學生,都要求首先會識譜,然后再學會唱譜,一方面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視奏,視唱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加強聽音樂的能力訓練,為將來更好地表現音樂做準備。
  目前我所帶的高一音樂班。共有38個學生,專業有鍵盤、聲樂、民樂、管樂、舞蹈等。因為專業水平的不同,視唱練耳的基本能力也是不同的。絕大多數學生沒有唱過譜,缺乏樂理常識,更多的學生從未經過練耳的訓練,更不知道練耳是怎么回事兒。直到上了高中,確定了將來要考音樂學院這個大方向后,才意識到除了個人專業和基本樂理外,視唱和練耳,也是必考專業。學生在剛剛接觸到視唱練耳時會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演唱習慣。尤其是器樂專業的學生更為突出,他們普遍對“唱”不在行。不習慣開口唱譜,特別是位置較高的音就會唱不出來,覺得別扭,不知道怎么唱;二是心理素質。在演唱中既要準確表達譜面上的音高,節奏等,又要注意音準不能跑調,再加上唱的內容通常都是陌生的,不熟悉的學生很容易緊張,在緊張的狀態下出現“欲速則不達”,想唱好反而磕磕巴巴,音準也找不到了,節奏也亂了;三、因長期缺乏訓練而對練耳的恐懼感。在音樂教育過程中。比較缺乏練耳的訓練。有極少數的孩子天生對音準比較敏感,較容易聽出單個的音高,特別是基本音級。但絕大多數孩子對于這種看不到抓不住的音高無從下手,在記寫時感到非常困難。
  三、措施
  音樂是沒有辦法看得到高度的,因此需要通過唱和聽來建立內心音高感。在教學中也在不斷總結。我發現視唱練耳在一開始學習的階段確實沒有捷徑可走,是一個長期、系統、科學的訓練過程。這當中的有些環節是無法逾越的。
  首先,在唱上下功夫。所有的學生在開始學習時就要不斷地練習唱,從唱音列音階開始到唱音程。從距離近的到距離遠的,甚至要求他們在紙上寫出縱向的音高來指著“編曲唱”。目的就是用唱帶動聽。先用唱的方式來感受到準確的音高位置,音的距離,色彩調式,旋律線條等再去聽,再去記寫。通常從第一節視唱練耳課開始,會首先帶孩子們做發聲訓練,告訴他們發聲的位置,讓學生們運用科學的方法唱,包括高音位置應該怎么唱。在以后的每一節視唱練耳課都先用發聲訓練的方式進行基本訓練,讓他們自然地演唱。
  其次,積累“唱”的過程讓“聽”逐步形成。平時,要求學生每天發視唱音頻,包括視唱書上的內容,也有音程構唱及”編曲唱”。所有的視唱都要求背,因為視唱條目中包含了未來練耳聽記中的各種元素,如各種音高關系,節奏,旋律等,這實際上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在每一天唱的過程中,學生們會逐漸判斷出什么樣的聲音是好的,什么樣的音是更準確的。
  最后,在聽中結合視唱中的“模板”,為準確記寫做準備。當真正開始聽和記寫的時候會發現有些學習的內容是沒有捷徑可走的,比如說單音的聽記,需要通過唱來記住音的位置,使學生一聽到這個音就知道他是什么,所以會讓學生背記所有的單音,從基本音級開始逐步加入變化音。音程、和弦是可以套用公式的,如在聽小三度時,讓學生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開始旋律,因為第一個音程就是小三度,當學生唱會這句后,我會讓他們在不同的音上唱出這個旋律。再比如大六度。可以用《鈴兒響叮當》中的旋律來進行判斷。當學生們聽到小三度和大六度的和聲音程時,他們就會從這樣的旋律當中判斷出來。和弦的原位轉位也可以借鑒這樣的辦法。
  參考文獻
  [1]劉佳妮.視唱練耳教學中東北地區民族多聲部視唱作品的分析及其訓練方法[D].長春:吉林藝術學院,2018.
  [2]王霞.基于樂理知識的視唱練耳教學探究——評《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教學方法技能訓練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5(23):2.
  [3]齊瑩.視唱練耳教學中音樂記憶訓練的重要性及方法[J].甘肅教育,2017(23):70.
  [4]于倩.視唱練耳課程教學中分階段、分模塊的單音程訓練方法[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10):68-69,74.
  [5]彭俊婷.耳朵與嘴巴的“故事”——從單一走向綜合的視唱練耳訓練方法[J].音樂時空,2015(23):14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53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