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視唱練耳課教學總體布局藝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視唱練耳課堂教學由各種結構及各個環節組成,各部分的聯系越協調、越合理,各部分的功能就能得到最佳的發揮,整體教學效果就越能達到理想的境界。視唱練耳教師不僅要掌握教學過程的所有環節,還要善于選擇和組合適合一定條件教學情景下的最佳結構,對總體教學進行合理安排和布局,才能獲得最優化的視唱練耳教學結構。
  關鍵詞:視唱練耳;教學;總體布局;藝術
  隨著近代音樂教育課程的日趨成熟,視唱練耳教育教學活動逐漸形成較為穩定的格局,且至今尚未有實質性的變化。人們似乎在視唱練耳教學內容的抉擇上從未遇到過價值難題,相對而言,對于視唱練耳教學內容的組織和安排反而成了主要問題。視唱練耳教學是由多種成分和要素構成的統一體。橫向劃分,它包括時間結構(課始、課中、課尾)、知識結構(音準、節奏、節拍、音色、調性、和聲、復調、織體、句式、段式、曲式、音樂形式、音樂體裁、音樂風格等等)、音樂信息傳遞結構(音樂信息輸出、反饋、調節、再輸出、認知結構(已知、未知、感知、理性)、師生活動結構、講練編排結構等;縱向劃分,它包括組織教學、復習舊課、講授新課、布置作業等課堂教學基本環節。視唱練耳課堂教學由以上各種結構及各個環節組成,各部分的聯系越協調、越合理,各部分的功能就能得到最佳的發揮,整體教學效果就越能達到理想的境界。視唱練耳教師不僅要掌握教學過程的所有環節,還要善于選擇和組合適合一定條件教學情景下的最佳結構,對總體教學進行合理安排和布局,才能獲得最優化的視唱練耳教學結構。
  一、視唱練耳課的基本類型
  視唱練耳課的基本類型一般有兩類,即單一課和綜合課。單一課,是在一節課內完成單項特定教學任務的課。它包括以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為目的的新授課,以鞏固復習舊知識為目的的復習課,以檢查知識為目的的測驗課等。例如:單純學習新的視唱曲為教學任務的課;單純和聲聽覺訓練課;對某一單項音樂技能(如:唱、聽、彈唱、聽寫等其中一項內容)的檢査測驗等等。其特點是一堂課圍繞一個知識點的講授、練習、復習和測驗。如對視唱或聽寫或和聲聽覺分析等某項單一技能的講授、練習、復習、測驗等。
  綜合課,是在一堂課中進行立體的多項音樂素質訓練,使各訓練內容相輔相成'達到全面促進音樂綜合能力發展的目的。由于視唱練耳的教學有“聽”、“唱”相長、“唱”中有“聽”、“聽”中有“唱”的特點,因此在視唱練耳課型中占主導地位的是綜合課。在一節課內單獨只進行一項教學任務的課是比較少見的,除了測驗課及少量的復習課外,其他絕大部分是在一堂課中進行聽、唱、彈、讀、寫的全方位訓練。在教學任務上也包括了復習舊知識、學習新知識等兩種以上的內容。按照教學的最優化要求,在一堂課中一般要交叉地采用幾種教學方法,才能做到最優化的選擇與組合。
  二、視唱練耳課堂教學的總體布局藝術
  視唱練耳教學要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全面發展,就必須合理安排教學結構,對教學過程有一個最優化的總體布局。
 ?。ㄒ唬┎季肿⒅卣w性
  視唱練耳課教學有縱橫兩方面的多種要素構成,在教學總體布局時就要使各種要素有機結合。從整體性的優化組合方式入手,對各組成部分統籌安排,使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多種課堂教學要素的不同組合可以構成豐富多彩的課型。但不管課型如何變化,在課始引人入勝、課中豐富多彩、課尾回味無窮是課堂教學藝術共同追求的境界。課始的引人入勝是為了引導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習的主動性;課中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教學形式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課尾的回味無窮使學生在一堂課結束后仍然不停止求知,在課后能積極主動的進一步復習、鞏固、探求。
  (二)布局注重層次性
  安排視唱練耳課堂教學除了注重整體性外,還要注重層次性。一節課先練什么,后練什么,課前要有周密安排,環環相扣。既不可單調枯燥地使用單一形式,又不可雜亂無章地追求多種形式混用。例如,一堂內容為附點四分音符與大小三度音程的新授課,可分為四個階段:
  1.基礎訓練(3~5分鐘)主要安排與新授課有關的基本訓練。如:與大小三度音程有關的音階、音程構唱練習,以及加人與附點四分音符有關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節奏練習。
  2.學習新課(10~15分鐘)突出重點、難點,全力解決關鍵問題。如:重點解決附點四分音符與八分音符組合的節奏型。它可以包括與這一節奏型有關的專項節奏訓練。如:這一節奏型與其他節奏型的組合,以及在單拍子(二拍子、三拍子)節拍中的存在形式、這一節奏型結合大小三度音程的視唱練習等。
  3.強化練習(15分鐘)圍繞新知識進行強、化練習,以鞏固新知識并形成技能。如:彈、唱、聽、寫、讀附點四分音符與大小三度音程的全方位練習。
  4.課堂測驗(5分鐘)學生獨立運用新知識解決練習中的問題,以檢查一堂課的教學效果及學生掌握情況。這項課堂測驗可以采取討論式、問答式、觀察式、筆試等不同方式。
  課堂教學組織方式有多種,只要目的性明確、脈絡清楚都不失為一種好的課堂組織形式。
 ?。ㄈ┎季肿⒅貏討B性
  最優化的視唱練耳課堂教學結構應是有序的。視唱練耳教學的動態性又決定了層次清楚的有序要建立在靈活開放的基礎上。呆板、枯燥、僵化的有序并不是我們所追求的教學藝術,在開放靈活的動態教學中取得有序的平衡才是最優化的視唱練耳教學藝術。
  動態性的教學布局要講究動靜結合。動,是教師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練習的過程中少講多練,多唱、多彈、多寫、多讀,運用啟發式教學促使學生多動腦。靜,是根據教學目的的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有意安排營造寧靜氛圍,讓學生冷靜地進行內心音樂思維、運用,內心音樂聽覺分析問題。以學習一首新的視唱練習曲的單一課為例:1.討論分析樂曲結構、調式等相關音樂要素——動。2.認明節拍、節奏、唱名及音程關系,默唱曲調——靜。3.在教師的引導下初步視唱動。4.針對練習曲的難點進行個別輔導,其余學生注意思考和傾聽—靜。5.集體練習,鞏固難點,完整視唱—動。
  在視唱練耳的綜合課中,“聽”相對于“唱”來說,“聽”為靜、“唱”為動。“寫”相對于“彈”來說,“寫”為靜、“彈”為動。靜的目的為了更好的動,好的課堂教學態勢要科學處理動、靜關系,每節課安排2~3次的動、靜交替是較為合理的。
 ?。ㄋ模┎季肿⒅貙徝佬?
  課堂教學的審美性布局,是融音樂的藝術與教學的藝術為一體的視唱練耳教學。課堂教學布局的審美性從兩方面來看。一方面,視唱練耳教學工作者,借助智慧和學識,用生動準確的語言施教,創造出教學藝術的美感情景;另一方面,優秀音樂作品鮮明的音樂語言,及其塑造的音樂形象使學生感到學習的愉悅,在熏陶漸染中得到審美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為本是視唱練耳課的教學理念;教學藝術,又是課堂教學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視唱練耳教學從內容到形式都必須圍繞著音樂藝術與音樂審美而展開。
  三、結語
  教學是科學還是藝術這個問題,是教學理論中最為引人注意的問題。教學科學論認為,教學中應該運用科學的方法求得對科學更多的認識;教學藝術論則認為,教學過程所涉及的人以及人的情感和價值觀,是科學數據無法把握的。如果從教學科學論角度來審視教學,那么更多的是以科學的教學實驗為基礎,其結論也更多的來源于嚴謹的實驗數據;而從教學藝術論角度來審視教學,那么更多的是以教學實踐為基礎,其結論來自豐富的總體布局教學經驗。
  [參考文獻]
  [1] 游永生.視唱練耳課程教學的思考與探索[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06,02.
  [2] 張海燕.視唱練耳課教學過程中應堅持的原則及學生音樂能力的培養[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5,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045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