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音樂教學法在中職樂理視唱練耳課程的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作者在廣東省高州農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視唱練耳課程(以下簡稱本課程)運用綜合音樂教學法進行了教學試驗。結果表明,在本課程運用綜合音樂教學法,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視唱練耳綜合音樂教學法
如何提高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音樂想像能力和音樂鑒賞能力,這是中職音樂教師極為關注的問題。本文作者運用綜合音樂教學法開展了教學試驗。本文所指的綜合音樂教學法,就是指在本課程中,中職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綜合運用音樂諸要素,按照“探索→模仿→即興→創造”程序,開展演奏、演唱、分析、創作等方式的音樂實踐活動,以培養音樂知識、技能、表現能力、創造能力和音高感、節奏感、旋律線條感的教學方法。本課程是一門綜合性要求很高的學科,這就要求教師運用綜合音樂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通過運用綜合音樂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開發學生的音樂創造能力,啟發學生的音樂想象能力,鍛煉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本文根據試驗結果,從本課程教學的觀念、內容、方法等方面進行仔細、認真的探索,以期達到一個促進學生調動身體各部位邊學邊彈邊唱的音樂教學理想效果。
一、教學試驗內容、方法與結果
1.教學試驗內容、對象與方法
教學試驗內容為綜合音樂教學法在本課程的應用。地點為廣東省高州農業學校。時間為2017年9月至2018年至6月。選取該校2017年9月入學的中職學生作為受試者,一班為共有53位受試者的對照班,另一班為共有49位受試者的試驗班。對照班按照“教師只注重傳授知識、訓練技能,忽略引導學生培養音樂表現能力、創造能力和旋律感受能力”的傳統方法教學;試驗班以綜合音樂教學法進行。兩班受試者在學習起點上無顯著差異,試驗有效。在方法上,開展教學試驗、調查與測試,統計分析數據。
2.教學試驗結果
教學試驗后期,兩個處理組受試者參與教學調查。自行編制調查問卷,發放與回收的有效問卷都是102份。在教學試驗班,大部分受試者在音樂知識、技能、表現能力、創造能力和音高感、節奏感、旋律線條感均得到較多的鍛煉。結果如表1、表2所示:
二、討論
1.將諸多音樂學科內容、基本要素與本課程交叉融合起來教學
在本課程教學中,運用綜合音樂教學法,最直接的具體做法就是將本課程內容與眾多其他音樂學科的內容、音樂基本要素交叉融合起來,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在頭腦建立音樂概念之間的聯系,通過運用歌唱技術方法并在形體、表情、動作等肌體外部運動的襯托下開展歌唱表演訓練,發展音樂知識和技能。
(1)將基本樂理與本課程交叉融合起來教學。在本課程教學活動中,一些教師往往忽視了音樂基礎理論的講授,只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節奏、高音之類的訓練。如果學生未能理解音律的傾向性,未能掌握科學的曲譜記憶方法,就音樂內容而言,在頭腦中是難以建立起一個科學認識的?;緲防淼膫魇谑且暢毝谋匾疤?。例如,本課程與音樂基本要素、曲式和作曲方法等多種音樂理論互有交叉,因此,應高度重視、靈活運用這種交叉,把視唱練耳與音樂基本要素、曲式和作曲方法等多種音樂理論的講授綜合起來開展系統訓練。在基本樂理的指導下開展這種訓練,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將和聲、復調、聲樂與本課程交叉融合起來教學。在本課程教學中,很多老師極其關注和聲、復調、唱準、聲樂訓練。例如,引入多聲部和雙聲部開展小組視唱練習,由學生分組輪流按不同聲部訓練。各組學生除了練唱自己的聲部,還認真傾聽其他組學生練唱的聲部。這樣,小組視唱訓練便會漸入佳境??梢?,通過將和聲、復調、唱準、聲樂與視唱練耳交叉融合起來開展教學活動,既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聽辨能力,又鍛煉學生的立體聲部聽覺感。
?。?)將優秀民歌賞析、樂器演奏與本課程交叉融合起來教學。在世界范圍內,尤其是在我們中國,各個民族的一些優秀音樂作品往往長久地流傳于民間。這些優秀民歌作品極為豐富,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在本課程教學中,應當引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經典民歌,在講授這些優秀民歌風格與時代背景,引導學生掌握相關音樂知識、感知相關音樂內容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聽辨、視唱這些優秀民歌。在賞析這些優秀民歌時,還應引導學生調動學習積極性,賞析這些優秀民歌所具有的曲式結構、風格特點,尤其是聽辨作品中音樂主題、音色和旋律,掌握聲音型的各種用法,明確在自彈自唱中應注意的樂器演奏和視唱相關技術要求。之后,學生可以進行自彈自唱練習了,一邊口唱歌詞,一邊演奏樂器。這樣,學生就會手、腳、口、腦綜合運用,各個身體部位之間和諧協調地運作。開展這樣的學科交叉教學,配器法課程內容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本課程教學中,提高了教學效率。
2.將音樂表現能力的鍛煉與本課程交叉融合起來教學
在本課程教學中,除了引導中職學生抓住歌曲的節奏音準和聲音的技巧開展視唱訓練外,還要引導中職學生激發興趣,豐富想象力,增加實踐訓練,在了解歌曲創作背景的基礎上,運用演唱技巧,把歌曲的意境、形象、韻味、情調、風格等完美地演繹出來,培養中職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
(1)將歌曲創作背景和學生的音樂想象能力融入本課程教學。貝多芬說:“音樂應當使人類的精神迸發出火花?!背浞掷斫飧枨鷦撟鞅尘啊⑶楦谢{、深刻內涵是迸發出精神火花并準確而真摯地開展視唱訓練的基礎。要引導中職學生從“①認識歌曲創作時代背景→②認識歌曲作者身處環境→③認識歌曲作者思想、感受→④認識歌曲作者創造風格”等方面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掌握歌曲的完整信息,對歌曲形成總體的音樂現象,以便接近作者,接近歌曲,準確而真摯地詮釋歌曲,在視唱訓練的過程中體現出音樂表現力。當然,對歌曲創作背景的理解,學生不能僅僅停留在認識原有歌曲信息以及音樂現象的層面上,而應當在此基礎上在頭腦中創造出新的音樂現象。要創造出新的音樂現象,離不開豐富的音樂想象能力。本文所指的音樂想像能力就是學生在認識歌曲創作背景過程中在已有音樂形象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創造出一個新音樂形象的能力。音樂想像能力發揮出來的過程包括以下環節:①大腦接收音樂信息→②產生音樂的知覺形象→③產生音樂表象→④形成新的音樂形象。例如,在學生練習視唱《趕圩歸來啊哩哩》前應當讓學生分段賞析樂曲,一邊聽曲一邊討論,各抒已見。同學們一致認為,這首樂曲體現出人們結伴高興地趕圩回來,獲得豐盛戰利品的快樂心情。同學們在討論的同時加深對樂曲的基本情緒和創作風格的理解,又在這種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充分發揮音樂想象能力。
?。?)將學生的良好心態以及和諧師生關系融入本課程教學。一方面,將學生的良好心態融入本課程教學。學生在實踐訓練中發揮出音樂表現力需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需要從內心深處自然而然地生動活潑地將樂曲的意境演繹出來,臨場訓練時既自然流露感情,又全神貫注地投入,既熱情大方,又沉著冷靜。這樣,才能在視唱訓練中淋漓盡致地展示樂曲的藝術魅力。另一方面,師生之間建立和諧關系是學生在視唱訓練中保持良好心態的前提條件。在師生關系緊張的狀態下,在課堂上必定會引起學生的心理狀態緊張。而緊張心態會引起學生在視唱訓練中情緒緊張,思維停頓,動作僵硬,發生錯誤。本文所指的師生關系就是在本課程教學中師生雙方以音樂信息的溝通為前提,在地位、作用、親疏程度等方面形成具有教育特性的相互之間關系。本文所指的和諧師生關系就是在本課程教學中師生之間相互依存、協作互動、情感互通、平等對話、教學相長的體現出民主、平等、合作、信任、理解等方面優越性的良好關系狀態。在本課程教學中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就需要教師秉承民主平等理念與學生交流合作,理解、尊重和信任學生,包容學生的不足。面對學生在視唱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并由此而來的緊張心態,教師應當給予理解和包容,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和緊張心態的原因,解決問題,克服緊張心態,增加感情的投入,仔細體會樂曲的美感。
結語
在本課程教學中綜合利用多門音樂學科所涵蓋的知識、技能,其根本目的在于使教學內容更為豐富、完善,教學形式更為活潑、多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解決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遇到的很多問題。當然,不能反客為主,不能用其他音樂學科所涵蓋的教學內容取代本課程教學內容。
作者簡介
余妙蕓(1991—)女,漢族,高州人,大學本科,現任廣東省高州農業學校音樂教師,研究方向為中職音樂課程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5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