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不確定性視角下多元化戰略與企業價值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經濟全球化及科技進步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經濟環境的復雜性和不確定也明顯增大,增加了國內發展中經濟體結構調整的難度和遭遇外部沖擊的風險。我國企業紛紛實施多元化戰略從本質上來說只是一種經濟現象,真正值得研究的是隱藏在我國經濟環境背后的不確定性。
[關鍵詞]環境不確定性 多元化戰略 企業價值
1前言
實施多元化經營還是專業化經營是企業的一項重大的戰略決策,它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價值及其發展前景。迄今為止,人們對多元化經營的認識還沒有完全統一,多元化到底是在創造價值還是毀滅價值還沒有定論。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推行多元化戰略、組建企業集團就是貫穿于我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改革進程中的普遍做法。很多企業在實際操作中大力開展多元化經營,并視其為提高競爭力的一劑良方。但是,多元化經營能否成為中國企業成長的重要方式呢?這是一個需要慎重回答的問題。在我國,由于盲目實行多元化擴張而受到市場懲戒,最終導致企業倒閉的案例也有很多。從較早的巨人集團到后來的德隆集團,都給我們提供了足夠的警示。因此,只有認清多元化的作用,才能為我國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具有現實意義的經驗借鑒和指導。鑒于此,本文試圖對多元化與企業價值進行較為完整的文獻綜述,為國內理論界和實務界提供客觀的判斷依據。
較早的研究認為多元化企業通常存在折價交易。也有文獻度量了多元化的折價程度,并通常把多元化折價歸因于多元化本身。近期的研究也有支持多元化折價的,但認為多元化折價不是多元化本身所致,而是并購前交易的結果。更新的研究則側重于對多元化折價的置疑,認為以前的研究方法或數據存在問題,并用新的方法或數據驗證其置疑的合理性。新的研究成果是在以前研究的基礎上展開的部分地克服了以前研究的不足,有其更合理的一面。
2多元化概念界定
多元化戰略是指企業進入或跨越到與現有主營產品或市場不同而采取的一種戰略,其目的主要是為了占領更多的市場和開拓新市場,避免單一經營的風險而選擇拓展新的事業領域(Johnson,2002)。現有研究對多元化概念的定義并不相同,但總體上概括而言,多元化戰略主要指產品多元化、市場多元化、投資區域多元化、資本多元化等。其中,產品多元化指企業新生產的產品跨越了主營不相關的多種行業。市場多元化是指企業產品分布于多個市場如國內市場、國際區域市場甚至全球市場。投資區域多元化是指企業的資金,資源等投資不僅集中在一個區域或領域,而是分散在各個不同的區域甚至全球各地域。資本多元化是指企業資本來源及構成存在多種形式,如有形資產、債券、股票、知識產權、商標和商譽等無形資產等。針對本文研究的主題,采用張小龍(2010)關于多元化戰略的定義,即企業多元化戰略是指其業務范圍擴大一個行業以上的經營戰略行為,簡而言之就是行業多元化。
3環境不確定下的多元化戰略
事實上,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和先進信息技術的日益更新,各國都試圖充分利用國際資本,促進本國資金在國際間的移動和再分配;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搭建科技技術新平臺以開拓國際市場,推動經濟發展,提升本國在國際中的經濟地位。經濟全球化及科技進步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經濟環境的復雜性和不確定也明顯增大,增加了國內發展中經濟體結構調整的難度和遭遇外部沖擊的風險。我國企業紛紛實施多元化戰略從本質上來說只是一種經濟現象,真正值得研究的是隱藏在我國經濟環境背后的不確定性。
與西方成熟的資本市場相比,我國企業民營化和壟斷行業的市場化經濟改革,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國有企業及其他企業的經濟和監管環境。加上當前全球經濟競爭日趨激烈、科技創新日新月異、本國市場的區隔、因地區和行業而異的產業政策變動頻繁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雙重管制,加大了監管環境的模糊性、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F代企業時刻面臨著一個更加動態的、無邊際的、復雜的經營環境。在這種情況下,我國企業多元化戰略被深深地打上了環境不確定性的烙印。
4多元化戰略對企業價值的影響
價值最大化假說是多元化戰略動機中研究得較為深刻的理論。在這一理論中,又分為多個分支,主要包括市場勢力理論、效率理論以及財務協同效應理論等。這些理論的中心思想仍然是多元化戰略的目標是為股東創造價值,其價值的大小來源于多元化戰略所產生的協同效應。企業實施多元化后可以產生多種協同效應,如管理協同效應、營銷協同效應、財務協同效應、經營協同效應等等。
多元化經營既有收益,也存在成本,多元化對企業價值的凈影響如何呢?究竟是增加企業價值還是減少企業價值?經濟學家對此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但未取得一致意見。多數實證研究表明,多元化減少企業價值,即產生多元化折價。Berger和Ofek(1995)對美國3600多家企業1986年-1991年間的數據進行了分析,發現多元化經營導致企業價值下降,而且企業多元化經營的程度越高,價值損失也越大。還有一些是針對其他國家所做的研究,如Lins和Servaes(1999)在德日英進行了大樣本檢驗,發現多元化折價程度與美國企業相似,而且即使在控制了企業特性之后,日本和英國企業多元化折價的估計值仍然具有顯著性。
相反,最近的一些實證研究則表明多元化未必會減少企業價值。Mansi和Reeb(2002)研究發現多元化減少股東價值,增加債權人價值,綜合考慮影響,發現企業多元化與超額企業價值無顯著性相關。Fauver等人(2003)通過對35個國家8000多家企業1991年-1995年間的數據研究,發現企業多元化的價值與資本市場發展程度、國際一體化及法律體制的水平相關,在資本市場成熟且高度國際一體化的高收入國家,發現有顯著的多元化折價,而在資本市場不發達且與國際資本市場相分離的國家,發現既沒有顯著的多元化溢價也沒有顯著的多元化折價。
5結論
在企業競爭日益激烈的現階段,研究多元化對企業價值的影響顯得尤為重要。縱觀中外文獻,大多數的研究集中于美國和歐洲等發達國家的實證分析,而對發展中國家多元化價值的研究文獻卻較少,尤其是我國對這方面的研究幾乎是片空白,這與現在我國企業如火如荼進行的多元化進程極不協調。因此,在我國加強多元化對企業價值的研究,不僅補充了發展中國家該方面研究的不足,而且可以對我國企業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提供理論指導。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619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