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居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文化事業的持續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市場上各類型含有文化教育功能的旅游產品。吳承恩故居作為淮安旅游市場文化旅游資源的代表之一,在文化旅游產品的展現上仍有很大的不足,很多區域并沒有將其所傳達的文化很好地表現出來。以淮安市吳承恩故居為研究對象,闡述吳承恩故居的旅游現狀,并找出吳承恩故居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對吳承恩故居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建議,以期可以切實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吳承恩故居;文化旅游產品;開發與保護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0-0170-02
引言
現今人們生活的水平在逐步提升,人們開始對物質條件帶來的充實感到不滿足,所以人們都在尋求新型的方式,來得到文化與精神方面的滿足。正是這樣,充滿文化底蘊與教育功能的名人故居旅游開始蓬勃發展,也對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起到了助推劑的作用。與此同時,淮安市也在大力建設文化旅游項目,并打出“名人故里”的口號。吳承恩,作為《西游記》的作者,他的故居不僅是淮安市一位名人的故居,還是享譽中外的《西游記》的發源地,更是可以讓人們精神文化得到滿足的文化旅游資源。我們應該對其文化旅游產品進行合理地開發,讓吳承恩故居所承載的文化理念隨著旅游產品傳遞到每一個年齡層的游客身上。
一、研究對象和問題
沈實現等人有這樣的觀點,“名人故居,不僅具有一定文化價值,還有自己的特別獨到的地方。名人故居類型的旅游資源,對宣傳優秀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底蘊都很有價值。而對于名人故居的保護與開發,更是可以幫助名人故居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提升的一個新的階段。”[1]同樣,唐黎標也宣稱名人故居,不僅擁有文化屬性,可以將中華名族的優秀文化和各個名人傳遞下來的精神進行弘揚,還含有一定的經濟潛力,來拓寬旅游市場[2]。
吳承恩作為中國四大名著的作者,對他的故居進行研究,對其文化資源進行開發可以更豐富多彩的形式將名人歷史展現出來,讓名人精神再生,會大幅度地增加吳承恩故居的吸引力,增多吳承恩故居的人流量;有利于挖掘淮安歷史底蘊,提升地方文化聲譽,對一個城市發展有重大意義;有利于帶動周邊產業,為淮安帶來旅游利益;并且,對吳承恩故居文化資源的開發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使優秀的文化更好地傳播。
二、吳承恩故居的現狀
1.吳承恩故居的構造。吳承恩故居景區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它由故居本體、吳承恩生平陳列廳、玄奘紀念堂、美猴王世家藝術館、六小齡童工作室等五個部分構成。它也是通過許多明朝風格的廊橋水榭和三個池塘以及后花園所構成的園林建筑。吳承恩故居占地占地15 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 800平方米。吳承恩故居的本體是于1982年在老宅子的基礎上復原,它包括客廳、花園,吳承恩與其兩房夫人居住的房間,吳承恩出生時的東廂房。為了建造明朝風格的建筑,不僅復原許多老件,還從民間回收了許多明朝遺留下來的家具,比如老式的雕花床、一些桌椅等等。吳承恩生平陳列廳是在吳承恩誕辰五百周年時建立。里面陳列著吳承恩所撰寫的文章復件、出土的吳承恩墓中文物,以及吳承恩為沈坤父母鐫刻的墓碑,有關吳承恩生前的故事圖及與人物有關的圖片。美猴王世家藝術館里面放有大量幾代猴王的紀念品和《西游記》人物在電視劇中的道具,章金萊把猴王家族幾代人收藏的大量藝術品捐獻給吳承恩故居建立了這座猴王世家藝術館,作為對吳承恩的紀念,并且捐獻一座在甘肅郊區收集的三靈石,也是吳承恩故居的鎮館之寶。
2.吳承恩故居的接待人數。從收集來的數據顯示,2015年前往吳承恩故居參觀的總人數在86.34萬人,2016年參觀總人數為77.59萬人,2017年參觀人數為86.89萬人。三年的參觀人數在82萬人上下浮動,沒有明顯的增長。相比較2016年與2027年淮安市總接待旅游人數都在兩千多萬而言,吳承恩故居的參觀人數微乎其微,再與周恩來紀念館相比較,周恩來紀念館在2009年的接待人數就已經達到了112萬人次。
三、吳承恩故居的不足之處
1.宣傳力度薄弱。對于任何一個旅游產業的發展來說,宣傳都是至關重要的,它可以推動旅游業的發展??墒牵瑓浅卸鞴示訁s缺少了宣傳力度。在2018年12月4日,吳承恩故居因為六小齡童的緣故上了微博熱搜的第五名。從微博上網友的語句發現,大家對吳承恩故居充滿誤解,這也是宣傳不到位的緣故。
2.產品展示無特色。吳承恩故居所呈現的旅游產品和所有的名人故居都很類似,基本都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對民居、對家具的還原,沒有什么特色,也與其他故居開發的形式大同小異,沒有顯示出來吳承恩本人的文化特色和精神特征。并且所呈現文化氛圍也不夠濃厚,現代化的演繹很少。而在故居內,也多為圖片或者復件和個別實物的展出,沒有動態的互動式的展出,沒有給游客新鮮感。
3.經營理念落后。吳承恩故居的經營方式為單一的參觀瀏覽的方式。吳承恩故居沒能將自身的吸引力與其他的旅游資源相結合,未能更好地聯合吃、住、行等旅游資源,也沒有與周邊的名人故居,或者西游類型的旅游項目達成配套。內在利用其資源可以開展的經營性活動也沒有。
4.講解不夠深入且形式單一。文化旅游與風景旅游不一樣,文化旅游用看只能三分,七分靠講,所以說講解在我們游覽名人故居時是至關重要的一項活動。
吳承恩故居的講解分人工講解和微信公眾號講解兩種。人工講解是接受過統一培訓的講解員女孩,他們形象良好,統一著裝??墒呛芏嘣瓉韽氖碌穆殬I都與旅游行業無關,所以講解略顯平淡,沒有特色。微信公眾號的講解需要微信支付8元,可是微信公眾號推廣度不夠強,所以知曉的人較少。
四、吳承恩故居文化旅游產品開發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塑造文化品牌。要想打造吳承恩故居的文化旅游的品牌,那首先要將宣傳放在第一位。宣傳的方法不可以有局限性,要跟隨時代,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第一,可以用影視媒體的影響力,《吳承恩在淮安》的電視劇在吳承恩故居拍攝,我們可以將它重新播出并加以宣傳,借著電視劇炒一波熱度。第二,利用新興媒體的影響力,利用2018年12月的熱搜宣傳故居旅游。第三,利用移動媒體的宣傳,我們可以將吳承恩故居的宣傳廣告投放在車站、飛機場、公交車站臺等公共場所。第四,利用節慶活動的熱度進行宣傳,吳承恩故居可以在廣場和廟會中打廣告,并利用自己地理空間優勢舉辦一些有關節日的活動,不僅展現了節日氣氛,也是間接地把故居宣傳出去。 2.增強文化旅游產品的吸引力。現在對游客來說,死板的、沉悶且原始的照片、復件、圖片等靜態的展示方式已經讓他們無法從中獲得應有的旅游帶來的滿足感。除了靜態的圖片和一些產品,我們可以從動態出發。比如利用一些動畫和最新的VR體驗,帶著游客們直接“走”到古代,感受吳承恩的生長歷程,以及他寫西游記時所游歷過的大好河山。再者,可以去創造場景,現在的旅游流行的是體驗式旅游,可以利用傳統的蘇北民居做背景,吳承恩故居中的菜園、花園做襯托,營造出古時生活場景,并且雇傭“演員”穿古裝,真實情景再現。
3.轉變經營模式。在經營模式上,不應該僅僅是通過游客參觀收取門票,更應該是多方面的結合,可以利用故居本身資源來舉辦活動,也可以與周邊產業結合從而形成產業鏈。首先,與周邊產業結合。吳承恩故居地處河下古鎮,人杰地靈,很多名人故居座落在此,旅游資源豐富。我們可以在此形成一個吃、住、行、游、娛、購的產業鏈。吃,在吳承恩故居旅游,可以設置一些花果宴、女兒國大餐等多多種名字有趣的配套套餐,也是將吳承恩故居中所寫到的一些淮揚菜加以重新加工,變為現代人的飲食。住,吳承恩故居地處河下古鎮,古鎮古宅別具特色,與一些民宿相結合,用文學主題或者親子游的西游記主題的民宿,感受傳統和現實的結合。購,在一個旅游景點,大多數游客都會有購買紀念品的需求,制造一些有特色的紀念品,也可以增強游客記憶力。其次,開展相關活動。其一,吳承恩故居是文化類的旅游場地,連10后的孩子都知道《西游記》,并非常喜歡孫悟空的角色,我們可以舉辦征文大賽或者書法大賽,與學校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展現文化教育功能。其二,我們可以在吳承恩故居中經常舉辦一些研學沙龍,請一些大家來講課和教授,通過門票免費,沙龍收費的方式來改善經營方式。其三,利用吳承恩故居的場地,請一些民間藝術家來表演,可以是相聲,或者是淮劇,既增加了吳承恩故居的特色,也提高了經濟效益。
4.開發不同講解模式。導游講解與旅游景區的相互作用,精彩的導游講解可以有效提高景區形象,而景區形象則可以通過講解服務這一環節深刻準確地將自己的形象傳達到游客心中[3]。我們不僅要對講解員進行多次培訓和提供給游客電子講解,還可以針對吳承恩故居的場景和游客的層次,開發出不同形象的講解,比如適合小朋友的孫悟空講解員等等,使講解過程更加生動有趣。
結語
名人故居是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的文化象征,是每個城市的古老靈魂,也是我們現代開發文化產品的一個重要資源。在吳承恩故居的文化產品保護與開發上,我們發現其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因此應將其文化內涵進行更深度的挖掘,把文化資源加以開發,并與當今時代相結合,與科技媒體相結合,多加創新,散發出吸引游客注意的光芒,使它的文化精神和文化靈魂被下一代關注、保護和傳承。
參考文獻:
[1] 沈實現,李春梅,徐華.地域景觀·城市記憶:杭城名人故居的景觀特質與保護開發[J].城市規劃,2005,(9):55-59.
[2] 唐黎標.故居類歷史文化建筑在旅游業中的應用[J].上海房地,2017,(4):27.
[3] 王春梅,雷洋.導游講解對旅游景區形象的影響[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5):132-13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626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