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設計思路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創意經濟時代下,苗族文化創意產品在開發設計上同質化現象仍然比較嚴峻。通過對苗族文化創意開發設計現狀的調查,及苗族銀飾、刺繡、苗族樂器等苗族元素符號的歸納總結,提取極具代表苗族文化的元素符號,結合變形、夸張、抽象、解構與重組的設計手法,展開苗族文化元素在產品創新設計中的深度探索。從而探討出苗族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設計的基本思路和實現途徑。期待新產品使苗族傳統文化內涵以新的藝術形式再現。期望傳統苗族文化與現代藝術的碰撞,能推進苗族文化在新時代中的發展。
關鍵詞:苗族符號;文化創意;產品設計
中國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9)06-0127-02
1 苗族文化創意產品現狀
頗具苗族民族特色的符號有:染織物、刺繡、銀飾;苗族樂器:蘆笙、芒筒、姐妹簫、嗩吶、芒筒;節日文化有苗年、牯藏節、6月24日等。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有效地帶動了苗族文化產業的發展和文化傳播,人們對新鮮事物的獵奇心理使得相關產業越來越重視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與設計,市面上涌現出一些創意產品的知名品牌。知名品牌的出現讓更多的人接觸到苗族文化,這種情況的變革有助于苗族地區對于特有文化的保護,但是也在發展中暴露出諸多問題。
1.1 產品形式雷同
由于苗族當地背景的影響,導致各方面人才極為匱乏,尤其是在文化創新方面,導致設計創新力度不足同時相關人員也沒有做到文化的深入研究,致使苗族文化創意產品出現了同質化問題。市場上的創意紀念品和高度復制品較多。高仿品以精度工藝復制、仿制苗族極具代表的物品,如1:1的民族服裝、苗族牛角帽、縮小版的蘆笙等。創意紀念品是將苗族符號進行適當提取、加工,然后運用在各類產品上,樣子好看但實用性不強。目前地域民族之間創意紀念品的體現形式大同小異,沒有獨特的創新性,更缺乏基于當地特點的設計,造成了這種具有不同特色地區呈現的文化產品差異不大。
1.2 產品檔次分化
不同群眾因文化素養、審美取向不同,在消費水平和購物偏好方面也有所差異。市場上,苗族文化創意產品在實際中還存在有價位過于分明的情況。對于處在低檔次的產品來說,其生產耗去的成本存在限制,在材質的選擇上不夠嚴格,做工上不夠精致,產品種類不夠豐富,沒有激起群眾的購買積極性,同時還給苗族工藝制品精美的積極形象帶來負面影響。高價位產品通常是通過高超的技藝制作產品,做工精美,耗時較長,從而價格昂貴,更適用于一些收藏者的收藏和研究人員的購買,難以面向普通大眾市場。
1.3 產品難成系列
雖然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設計,但是對苗族歷史文化的挖掘、理解和對苗族相關文化元素符號的提取及再設計上依然比較弱,設計出來的產品與產品之間存在缺乏協同關聯性的問題,成系列苗族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較少。導致市場上出現的苗族特色創意產品,總體上呈現出單獨化的特點,沒有良好的形成體系化,因單一的產品很難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難以帶動群眾再次購買。
2 苗族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設計思路
2.1 苗族文化元素符號的深度挖掘和分析
依托苗族歷史文化以及該地區獨有的人文環境,從而展示出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這可以說是創意產品的根本所在。深入其特色文化進行探究,開發出富有民族特點的產品,凝聚出專屬于該地區的符號,架構出產品框架,進行產品的設計。苗族精湛的工藝蘊含著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對生活的熱愛,象征著苗族文化的形象、特征和價值。苗族文化符號資源可以從造型藝術、精神內涵和民族特色中挖掘形態,并與現代工藝相結合發揮文化傳播的作用。
2.1.1 造型提取
蘆笙是苗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樂器之一。蘆笙深受著苗族人民的喜愛,只要有節假日或者活動,都會拿出蘆笙來吹上一曲。蘆笙由笙管、笙斗、共鳴管和簧片幾個部分構成,笙管分兩排呈75度角至90度角縱向插入笙斗中,笙管的數量可分為六管、四管和八管。因苗族蘆筍使用和所處地域不同,在造型、音量、音色和調試上都有所差異。蘆笙在造型上,有的小巧玲瓏,做工精美;有的造型巨大,笙管長達五米至六米。蘆笙以其特有的音色在苗族樂器中占據了一席之地,所以可以充分利用這樣的特性創造出不一樣的文化產品,帶動文化的傳播。
2.1.2 紋樣、色彩提取
苗族是一個有口語交流但沒有文字的民族。苗繡豐富的紋樣記錄著生活,成了傳承苗族悠久歷史文化的承載者。刺繡的題材和紋樣多來源于大自然和人們的日?;顒?。刺繡紋樣代代相傳,苗族服飾上常見的紋樣有龍紋、蝴蝶紋、烏紋、魚紋、銅鼓紋、花卉紋、卷草紋,還有反映苗族歷史畫面的刺繡紋樣。苗族刺繡紋樣注重對稱、均衡、旋轉、放射、重復的構圖方式。在刺繡配色的選擇上,苗族婦女們多以黃、紅、紫、紅、綠等彩色為主,以青線為輔。苗族婦女們在用色上不局限于色彩的規律性,紅色搭配紫色、綠色,黃色搭配紫色,用色全憑自己對色彩的理解、追求。在進行設計時可借鑒苗族的用色方法及刺繡紋樣圖案,將其應用在適當的現代產品中,可以起到很好的裝飾效果。在美化產品、吸引人眼球的同時也將苗族文化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接觸了解苗族文化,這樣有利苗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2.1.3 材質符號提取
苗族服飾是苗族文化的承載者。苗族銀飾很有特點,銀角帽上大銀角的高度幾乎是佩戴者身高的一半,呈現出一種巍峨之美,銀飾的佩戴顯示著苗家姑娘的端莊大氣之美。苗族銀飾造型不僅在題材和紋樣上具有其獨特的美感,更在生活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向外界展示著苗族豐富的社會內容。苗族婦女喜歡在深色的土布上繡上精美的刺繡圖案,服飾上配以制作精美的銀飾和發聲悠揚的銀鈴。精美的刺繡打破了銀飾原有的冰冷感,姑娘穿上衣服后一動一靜間再現有聲有色,色彩絢麗的效果。在設計時可以借鑒苗族多材質相結合的手法,對產品的材質進行調研、整理,再結合其他材質對產品進行設計,多種材質的加入融合,設計出的新產品會有令人驚喜的效果。 2.2 基于苗族文化符號的創意產品設計思路和方法
2.2.1 體現文化創意產品在生活中的價值
從長期的發展來看,苗族地區提供的文化創意產品已經跨過了兩大發展時期,分別是初始的紀念產品階段,這也是該行業初步搭建的時期,通過摸索又來到衍生產品的創造期,從目前來看,已經來到第三個時間周期內,通過設計將文化創意產品的價值在生活中的現出來。設計師如果期望達成這樣的要求,應該從生活中汲取創意的靈感,結合苗族文化構想出新穎的產品。從創造出來的文化產品來看,其不單純只是一種商品,更是文化的傳遞。由于當前社會的發展已經不會再為基礎物質而發愁,而人們會將更多的目光聚焦在文化創意產品的生活價值上,這就要求文化創意產品設計須要從實際生活中找尋切入點。
2.2.2 面向消費者的創新設計
設計出來的產品想要銷售出去,就得了解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購買能力也慢慢在增強。而且人們的購物喜好不同,有的有很強的獵奇心理,喜歡新鮮的事物;有的喜歡實用又美觀的產品,但更注重產品的品質;有的喜歡獨特、張揚的,這樣更能凸顯自己個性。通過對苗族文化的深度挖掘與信息整理,設計師要設計出具有濃郁苗族文化特色,又要滿足人們消費需求的文化創意產品,就得做好市場調研,在設計時考慮消費者的需求進行設計。
2.2.3 設計方法
夸張與變形:將提取出來的極具苗族文化特點的符號,如蘆笙、銀角等,在其原有的形態基礎上進行適當地或放大、或縮小、或拉長的變形,以此得到新的產品,新的產品多為紀念品和地區標志。
簡化與抽象:文化創意產品在進行設計時需要注意與苗族文化特點相結合,抓住選取苗族符號的主要結構、造型、色彩,將符號中過于復雜的部分去掉,留下最核心的元素,加以設計應用于新的產品中。
解構與重組:在設計過程中要充分了解苗族文化符號,并抓住其特點,將其進行解構再結合自身已有的設計知識和能力進行重組與再設計,得到具有時代感又傳承著苗族文化的新產品。
3 結語
如今,中國文化創意新產品尚未找尋到固定前行的方向,大多都是照本宣科,很難形成重大的突破。同時時代更替過快,設計師很難靜下心來真正進入到當地文化之中去探索,有的只知道一味地效仿前人設計而忽視了本民族的文化。作為設計師更應該注重“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去圍繞人,圍繞本民族、圍繞生活做設計。苗族文化干百年傳承下來,沒有被人們丟棄,必然具有被傳承下去的獨特魅力所在。通過對苗族文化符號的深度解析、提煉,為苗族文化創意設計者們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與知識,使得設計師能更好地去感受、了解苗族文化及內涵。加入現代的一些設計理論及技巧,將苗族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相結合,構建苗族文化符號與現代設計語言之間的對話,期望使苗族傳統文化內涵以新的藝術形式再現,將傳統苗族文化與現代藝術進行碰撞,以此推進苗族文化在文化創新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譚華,苗族銀飾的美學取向探究[J].凱里學院學報,2009,(5):12-14.
[2]朱曉萌,從苗族銀飾的構成藝術探究其內在價值[J].天津工業大學,2007.
[3]張玉華,劉曉東.試論苗族服飾紋樣在數碼服裝設計中的應用[J].河池學院學報,2011,(2):122-125.
[4]黃亞琴,單文霞.安順蠟染紋樣、色彩及其表現形式探究[J]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014,(1):70 -74.
[5]肖進源,貴州旅游經濟發展研究[M].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0.
[6]楊昌國,苗族服飾——符號與象征[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9104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