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食用色素對月季鮮切花復色染色效果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為了提高鮮切花的觀賞價值,本試驗利用兩種食用色素(亮藍、檸檬黃)對白色月季(白雪山)進行復色染色實驗。結果表明:從染色效果上看,其中處理E染色效果最好。另外,從染色壽命上看,除處理I染復色后的月季瓶插壽命比未染色的略短以外,其余都能達到切花所要求的4~7d的觀賞期。
  關鍵詞:食用色素;月季鮮切花;復色;染色效果
  中圖分類號: S685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9.02.020
  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為薔薇科薔薇屬灌木植物。株高1~2m;莖為棕色偏綠,有刺;羽狀復葉,互生,3~5片葉,寬卵形,葉緣有鋸齒,葉片深綠色;花單生或叢生于莖先端,圓錐花序或傘狀花序,花期3月~11月。月季可以用于園林綠化,也可以作切花。月季花可以提取香精,并可以入藥;月季能吸附氯化氫、硫化氫、乙醚、苯酚等有害氣體,如氯、氟化物、二氧化硫等[1]。
  當前,我國關于鮮切花染色的研究多為單色,因此,對于鮮切花染復色的理論依據和技術還有待于完善補充。據研究[2],在月季鮮切花染單色中,月季鮮切花對亮藍和檸檬黃的適應性最好,最適濃度均為6g/L。因此,本次試驗選取了亮藍和檸檬黃兩種食用色素,旨在一定范圍內研究出適合月季鮮切花染復色的食用色素、濃度及染色時長,以創造出色彩繽紛的鮮切花,提高觀賞價值,促進鮮切花的生產和消費。同時還能為單一花色的月季鮮切花染復色的研究提供依據和技術指導。
  1 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供試植物為白色月季鮮切花(白雪山Mount Shasta),食用色素為亮藍與檸檬黃。
  1.2試驗方法
  選擇狀態基本一致的白色月季鮮切花花枝,將所有花枝的花莖基部剪成45°的光滑斜切面,其中用于染色處理的花枝沿花莖順維管束切開10cm,將花稈一分為二。采用瓶插染色處理,每支洋蘭管裝有染色液8mL,每2個洋蘭管插月季鮮切花1枝,置于室內,避免陽光直射。染色12h后,剪去花枝基部10cm,將切花移到盛有16mL蒸餾水的試管中,每24h換一次蒸餾水,觀察并記錄。
  測定染色時長、染色標準、染色速率、瓶插壽命以及用電導儀測外液電導度法測電導率[3]。
  2結果與分析
  從染色效果上看,其中處理E最適用于鮮切花染色,染色效果最好;染色速度適中,花瓣染色效果好,著色均勻,色澤艷麗,染色終止后插入清水中觀察,并未褪色,且經過清水的暈染顏色更加均勻。處理I、處理F、處理H、處理B、處理D、處理C、處理G染色效果適中,處理A染色效果較差。從月季鮮切花壽命看,處理I濃度過高,染色速度快但上色過度,容易混染出大量綠色花瓣,影響觀賞,同時電導率也大,萎蔫快,鮮切花壽命短。
  3 結論
  由結果可知,在一定范圍內,食用色素濃度越高,鮮花壽命越短。因為食用色素的滲入,致使細胞膜受到破壞,電解質外滲,影響了鮮切花的正常生理代謝。另外,染復色時切開花莖等一系列的機械損傷也會影響月季的營養吸收,并加快蒸騰失水,從而影響月季花的壽命。染復色后的月季花放于清水中顏色基本不褪,雖有部分用高濃度染色的月季切花出現輕微退染的情況,并不影響染色效果。本試驗是對月季鮮切花染復色的初步探討,選用的食用色素種類較少,僅選用了亮藍和檸檬黃兩種食用色素,染出的復色有限,還有待于進一步探討研究。通過本次實驗期望創新鮮切花,提高其觀賞價值,滿足消費者追求新穎、追求完美的心理,擴大鮮切花的市場,促進鮮切花的生產和消費。同時,為單一花色的月季鮮切花染復色的研究提供依據和技術指導。
  參考文獻
  [1]白鵠,怡然.花卉培育與鑒賞[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6.
  [2]章玉平,林雪粉,黃進,鄺榕輝.月季切花染色技術研究[J].保鮮與加工,2004,4(03):33.
  [3]易現峰,孔祥生.植物生理學試驗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248-250.
  作者簡介:劉志洋,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園藝植物。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202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