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上市公司會計數據質量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提要] 上市公司會計數據是股票價格的基石,會計數據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社會資源配置結構及其效率,影響國家的證券投資文化,影響千萬個中小投資者的權益和未來。本文著重闡述提高上市公司會計數據質量的措施,希望能夠為關注上市公司數據質量的相關人員提供有益的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會計數據質量;上市公司;證券市場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9年4月8日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市場主體的核心是上市公司,證券市場是上市公司獲取資源的競技場、蓄水池,投資者選擇投資上市公司的核心依據是會計數據,會計數據是上市公司生產經營的綜合反映,因此要搞好、繁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必須確保會計數據高質量。然而,由于我國證券市場運行時間較短,證券市場矛盾錯綜復雜,問題暴露還不夠充分,對證券市場的認識還不夠充分、不夠清晰、不夠重視,所以還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僅就如何提高上市公司會計數據質量提出建議,希望能夠對改善上市公司會計數據質量有所脾益。
   一、當前上市公司會計數據質量現狀
   經過近30年的發展,中國證券市場取得了巨大成績。體現上市公司會計數據質量的定期報告質量有了大幅度提高,這一點只要打開不同時期的定期報告就會得到驗證。但是,會計數據質量依然難以達到投資者的要求,虛假、滯后、不全面的會計數據依然充斥市場,信息披露違規司空見慣。比如,2018年天神娛樂公司因計提商譽等原因凈虧損可能達到73~78億元,超過了企業凈資產,數目之大觸目驚心;康得新三季報預計2018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區間為27~32億元,可是2019年1月31日卻預報盈利僅4~5億元,即僅第四季度就虧損24.7億元左右。難道如此巨額商譽減值、收益變化是短期發生的嗎,顯然不是,這只能說明原來的會計數據是虛假的。如此駭人聽聞的會計數據幾乎成為證券市場的家常便飯。
   二、惡劣會計數據質量帶來的惡果
   目前,我國有關涉及上市公司會計數據質量的法律法規比較全面,基本的法律體系已經健全,但是與證券市場的發展及其要求還不匹配,“炒股”、“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風險自擔”還是被廣大民眾及管理者廣泛接受的理念,這種證券投資文化嚴重阻礙了證券市場的發展,這無疑給予低劣會計數據質量生存的土壤。惡劣的會計數據質量幾乎洞穿了投資者的認知底線,但是卻鮮見制造惡劣的會計數據的始作俑者承擔應有的責任及受到法律的公正制裁。從2001年算起,上證指數18年沒有明顯趨勢性上漲,這與國民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幾乎完全脫節,根本談不到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中小投資者成為名副其實的韭菜被收割,做大做強的上市公司遠不及預期。這些現象與上市公司會計數據質量低下有極其密切的關系,眾多投資者的價值投資理念被惡劣的會計數據質量廝殺得蕩然無存,對于惡劣的會計數據質量投資者有切膚之痛、切齒之恨。若長此以往,上市公司在經濟體中的核心地位何以發揮?市場對社會資源起基礎性配置作用的功能何以發揮?市場經濟何以繁榮發展?這一切均將成為空話。因此,監管部門應高度重視上市公司會計質量問題,把提高上市公司會計質量作為重大事項常抓不懈。
   三、提高上市公司會計數據質量的措施
   (一)完善《會計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會計法律法規是會計數據質量的基石,會計法律法規必須健全完善,與時俱進。目前,針對普遍性的、行業性的會計法律法規是比較健全的,但是由于上市公司的特殊性及其重要性,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與非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在完整性、及時性、技術性、追溯性、重點信息等方面有較大區別,上市公司規模相差巨大,會計數據對社會影響程度有很大不同,所以有必要制定針對上市公司的會計規范制度,明確不同類上市公司會計數據披露的深度、層次、事項、形式等。如,有些上市公司規模巨大,但是上市的是母公司,其本身主要作為投資公司存在,業務主要在子公司或孫公司,合并后的上市公司報表數據反映的信息有限,因此應該披露重要子公司的會計報表。比如,渤海租賃的主要業務在分公司天津租賃的控股公司AVOLON公司,AVOLON公司總資產近1,800億元,占渤海租賃資產總額的近65%,但是披露AVOLON公司的會計數據并不充分。
   會計法律法規對會計數據的真實性均有具體要求,執行起來并不難,難的是做到,同時由于會計數據真實性與其他性質有密切關系,例如會計數據的及時性不能保證時,真實性也就不存在了。比如,《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第四條規定: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判斷資產是否存在可能發生減值的跡象。因企業合并所形成的商譽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每年都應當進行減值測試。這里使用了“應當”一詞,而不是“必須”。正是如此很多上市公司沒有在季報、半年報、甚至年報中進行客觀真實合理的資產減值處理,導致諸如像上面提到的很多企業在某一年度某一時期集中處理資產減值,造成歷史會計數據的嚴重失真。
   《會計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必須依據使用會計信息的重要性、廣泛性、目的性等方面設定具體條款保證會計數據必須真實、及時、全面、可溯。
   (二)加大對違反《會計法》等法律法規的打擊力度,從嚴治罪,從重處罰,確保法律法規的嚴格執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及相關會計法律法規中,對違法違規行為人都有相應的法律責任條款,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法律的滯后性明顯,相關法律責任與制造上市公司會計數據方面的違法違規犯罪行為人應承擔的責任及其對社會的危害嚴重不符。比如,《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發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三十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并處以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這里對上市公司披露虛假信息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僅給予警告,且只并處以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都沒有提及犯罪,如此之輕的處罰實在讓中小投資者不安。反過來看看虛假信息給投資者造成的損失真是驚心動魄。如康得新因涉嫌披露信息違規受到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股價從2018年11月6日的15.31元跌到2019年2月1日的4.0元,期間中小股東共損失180億元左右,區區萬元怎么可以與180億元相提并論?    正是如此,在2019年的全國人大期間有眾多代表對修改《證券法》等法律法規提出了修改議案,其中全國人大代表、深交所總經理王建軍提出了涉及提高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的兩份議案,包括建議修改《證券法》,建立證券市場違法主體向受損投資者返還違法所得的行政處罰制度的議案;建議修改《刑法》,將欺詐發行犯罪刑期增至無期,重罰參與合謀的中介機構的議案。在此筆者建議修改《刑法》,將《刑法》中第三節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的各條款的最高刑罰提高到無期或死刑,罰款提升至最高罰沒所有個人財產。其他法律法規的法律責任依此修訂。要把“上市公司”明確顯著的寫進《刑法》條款中,突出上市公司地位。
   大力培養懂經營管理、懂證券投資、精通涉及上市公司法律法規的經警刑警法官等執法隊伍,建立一支高效有力的執法隊伍,利用國家機器提高上市公司會計數據質量。
   (三)建立完善的會計人員從業保護機制,助推會計人員依法從業。上市公司會計人員肩負重大社會使命,出自會計人員之手的會計數據可能會改變千萬個個人、家庭的命運,乃至社會的命運。上市公司必須依據《會計人員管理辦法》培養、挑選、聘用會計人員,會計人員必須守法,從業承擔法律賦予的責任。為保證會計人員能夠守法從業,保護會計人員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權益,為從制度上保證會計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可追溯性,建議上市公司重要的財務報告要由3~5位高級會計專業人員共同復核確認簽字才能生效,同時明確責任順序。
   要加大工商、稅務、紀檢對上市公司財務的檢查力度,壓縮會計數據造假空間,保護會計人員。中國證監會應成立一支專屬審計部門實施特審,確保資本市場秩序,保護會計人員。中國證監會有權力、有責任、有義務、有能力代表國家和投資者審查上市公司會計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可追溯性。為震懾違法違規行為,成立一支專屬審計部門,每年隨機抽查1%左右的上市公司,實施會計數據質量特審,審查范圍包括上市公司招股說明書、增發預案、年報、季報、半年報、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等,進而依法查處會計數據違法違規問題。
   (四)上市公司設專欄向投資者解釋會計數據。會計數據是專業化數據,沒有專業知識很難理解會計數據。為了對投資者負責,為了讓不理解會計數據的人理解,為了方便專業人員對會計數據有更深的研究,上市公司必須在公司網站的投資者欄目內開辟會計數據專欄,專門解釋公司的會計數據。我們經??吹阶C監會、交易所向上市公司發的問詢函經常提到會計數據問題,上市公司也是經常以比定期報告等多得多的篇幅回答這些問題,這足以說明上市公司開辟會計數據專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合理合法不違反商業秘密要求的前提下,上市公司理應對投資者普遍關心的會計數據問題給出充分合理的解釋。
   (五)強化大股東的財務責任,確保大股東將上市公司作為核心資產進行經營,限制大股東對上市公司股權抵押比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等會計數據質量問題主要是由大股東策劃指使的,是大股東為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違法違規手段,所以要根除財務造假還必須從根本上約束大股東的行為,促使大股東真正做到通過兢兢業業地經營上市公司而獲利,而不是把上市公司當成提款機、垃圾桶。很多上市公司大股東的核心資產并不是上市公司,大股東不是盡全力經營上市公司,而是把心思花在其他公司上,大搞移花接木,利益輸送,掏空上市公司。比如,2018年底多家上市公司大股東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出現超過90%的抵押現象,且出現被動減持現象,這些因抵押而獲得的資金主要是流到大股東的其他公司,所以上市公司即使經營失敗,大股東也已經實現金蟬脫殼,留下的只有散戶投資者們面對狼藉一片。如,康得新大股東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的99%已經抵押,從事實上看康得新早已經不是康德集團的康得新了。因此,為保證會計數據質量,同時降低金融風險及社會風險,建議必須制定確保大股東以上市公司為核心進行經營的制度,建議大股東持有上市公司股權的最高抵押率為60%。
   上市公司會計數據是股票價格的基礎,會計數據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社會資源配置結構及其效率,影響國家的證券投資文化,影響上市公司做大做強,影響上市公司的競爭力,深刻影響千萬中小投資者的權益和未來,影響國民經濟的繁榮昌盛。提高上市公司會計數據質量已經迫在眉睫,統一認識、統一思想、統籌規劃、高舉高打、快速行動,讓我們共同為建設公平、公正、公開、科學、現代、高效、健康繁榮的證券市場而努力奮斗。
  主要參考文獻:
  [1]魏曉桐.我國證券市場財務信息質量監管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7.
  [2]楊婷.影響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的因素及對策研究[J].財稅研究,2018.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9145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