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上市公司會計差錯的動因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上市公司會計差錯的動因,結合實際情況,對如何有效解決差錯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可以幫助有關研究人員認識到相關企業會計工作存在的缺陷,采取合理手段更正差錯,不斷提升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同時加強監管,防范違規違法操作行為,逐步改善市場環境,為投資者營造良好的投資氛圍。
  [關鍵詞]上市公司;會計差錯;會計計量
  會計差錯是指會計計量及審核中存在的誤差,在上市公司及市場交易環境中,此種會計差錯如果不能及時更正就會給投資者帶來虛假認識,對其投資決策產生一定的影響。在當前市場交易環境中,部分上市公司為謀求私利不會對此類差錯進行有效更正,使得市場環境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投資者會遭受巨大損失。
  一、上市公司會計差錯的動因
  上市公司會計差錯的動因可以分為兩個方面進行說明,分別是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就外部因素來講,部分上市公司為了“迎合”政府要求,采用會計差錯更正的方法虛增業績、縮減成本,并從中謀取利潤。與此同時,部分地區政府為完成經濟發展指標對該類企業的舞弊行為并未嚴加監管,且懲處力度較小,并不能起到威懾作用,所以使得企業利用會計手段舞弊。舉例來說,某上市公司就借助會計差錯更正謀取私利。該公司連續兩年財務造假,會計差錯更正調減凈利潤共1.51億元,更正前后凈利潤變動幅度達75.75%,管理者違法行為時間極長,并且缺少有效的監管與懲處,使得披露效果降低,行業規范質量也很差。就內部因素而言,上市公司管理者經營的最終目的就在于營利,虛假的會計計量數據和財務信息能夠營造較大的利潤環境,能夠獲得其他投資者的信賴,進而實現融資目標。同時,部分違法企業也可以利用此種渠道“洗黑錢”,逃脫監管部門的監督。而在公司整體的利益之上,還有部分“大股東”可以借助會計差錯更正獲取更多的利潤。例如,在公司的董事會中,管理者可以借助會計差錯更正為其他成員提供虛假的、更具吸引力的利潤前景,進而獲得更多的支持,能夠提升自身在企業運營中的地位以及增強權力,獲取更大的“私利”空間。
  二、上市公司會計差錯問題的外部解決對策
  要有效應對上市公司會計差錯的外部動因,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人手:一方面,建立懲罰監督制度。就懲罰來講,有關機構可以增設對會計差錯更正中舞弊行為的處罰條款,增加“違規成本”。而在加強監督方面,有關部門或機構應充分認識到自身監督職責及舞弊行為帶來的不良影響,加強監督,對違規企業絕不姑息。與此同時,還應積極探索工作辦法,創新監管,借助社會輿論加強對上市公司的制約。舉例來說,“公眾索賠”機制就是一種具有實踐意義的外部解決方法,調動社會的監督力量,對有關企業的會計差錯問題進行密切的監督,進而形成一種社會輿論壓力,不斷提升上市公司的自我監督意識和質量。另一方面,加強對會計行業的監管。要在確保注冊會計師地位的同時加強對其的監管,使其既能在會計差錯問題監督中發揮出職業作用,也能在工作中確保各項工作的質量,具體可以通過激勵與懲罰措施落實,不斷提升行業自律性。與此同時,為保證其利益制約效果,可以使其承擔舞弊事件中產生的部分損失,督促其加強認識,不斷提升自身對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和準確性,促進交易市場的健康發展。
  三、上市公司會計差錯問題的內部解決對策
  據筆者調查,80%產生會計差錯的上市公司召開董事會會議的頻次要多于未發生差錯的公司,且產生差錯公司的董事會人數更多、規模更大。結合此調查結果,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董事會都存在一定的被動性,不能進行差錯預警,而只能“事后處理”,工作效率不高且存在一定的浪費問題。并且絕大多數管理機構存在結構冗余的問題,相關會計工作者專業素質不高、會計信息流暢性差,使得會計披露及內部監管效果差。對此,有關公司應當科學化內部管理結構,通過加強會計隊伍建設、流暢化會計信息流通等手段確保內部監管效果的提升,切實降低舞弊行為的發生。一方面,加強隊伍建設。有關公司應定期開展誠信思想教育及職業素養培訓,對相關管理者及董事會成員進行誠信宣導,幫助其加強對合法合規經營的認識,必要時還應進行董事會結構的優化,強化成員選拔及會議機制;對會計工作者應著重培養其職業素養,并用實際政府懲處案例加深其認識,引導其加強對自我的職業要求。與此同時,要保證管理效果及會計工作的有序開展,有關企業還應建立科學的考評體系,對營私舞弊行為進行嚴厲的懲處,如違規操作的會計工作者開除終生不復錄用、相關管理者革職查看、收回權限等,還應對表現優秀的員工進行獎勵,如在年度會計工作總結中并未出現差錯的員工應予以立即晉升的獎勵,也可以給予其獎金等鼓勵。另一方面,流暢化信息流通。不及時披露會計信息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某上市企業在2017年2月的利潤報表中凈利潤為70990800元,但是存在差錯,直至4月底才進行更正,調整后的凈利潤為3024500元,下降幅度較大,由于信息的時效性較差,大部分投資者又只能依靠外部信息進行投資決策,遭受極大損失。所以除了要加強對管理人員和會計工作者的關注外,還應對會計信息的流通進行監督,確保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從而保證投資者的效益,降低其風險,提升自身社會形象。
  四、結論
  綜上所述,會計差錯更正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有關單位可以加強研究,通過外部及內部手段開展整治活動,進而不斷提升上市公司會計差錯問題的更正效率,逐步提高對投資者利益的保護,構建更加和諧、健康的交易環境,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進步。
 ?。ū疚闹笇Ю蠋煟簭垏?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5656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