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對不同教學法的感受和認識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提高學習能力,提升學習興趣,掌握更多知識始終是大學生學習的目的。以土木工程材料課程中實施的問答法與傳統教學法為研究對象,通過調查問卷和問卷分析的方法對學生對這兩種教學方法的感受和認識進行比較分析,認為問答教學法可以廣泛應用于類似土木工程材料這類理論知識多課程。
關鍵詞:土木工程材料;教學改革;問答教學法;調查問卷;對比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4.086
教學的過程是教與學的結合,教的目的是為了學生能更有效率的學習,包括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學過程中如何才能更好的學習是作為學生應該關注的問題。本文第一作者是土木工程專業大二學生,參加了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的學習,授課老師為了探索不同教學法對學習效果的影響,對兩個平行班的學生采用了兩種教法,針對兩種不同的教法,學生的學習方法也有一定的改變。為了了解學生對兩種教學模式的感受,探討學生對于新教學方式的適應性,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相應的調查問卷,并對問卷進行了總體分析和兩種教學模式學生感受的對比分析。
1 對象與方法
1.1 教改課程
本次教改課程為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的特點為課程內容龐雜,粗看起來各章節相對獨立,邏輯性弱,多為文字陳述的理論知識,計算較少,所以導致學生聽起課來一聽就懂,但實則要真正掌握這些知識并不容易。另外教材課后習題,多數能在教材上直接找到答案,緊密結合工程實際的問題較少。
1.2 學生組成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2016級四年制土木工程專業本科學生66人,于2017—2018第一學期將學生按照行政班級分成2個教學班級,土木1601班(下面簡稱1班)采用問答教學法,土木1602班(下面簡稱2班)采用講授教學法。其中兩個班級均為33人(女生9人,男生24人),教學對象年齡均在20-22歲,平均年齡無明顯差異。兩個班級學生素質也無明顯差異。
1.3 教學方法
本課程由同一任課老師任教,兩個班級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
?。?)班采用的教學方式為,授課老師在每節課前布置下節課所對應的學習內容和重點要點問題讓學生自主預習,課堂開始后老師就預習內容向學生隨機提問,學生在回答問題和討論的過程中對預習的內容有一個更清晰的整理回顧,對先前自己認為的重點進行分析、思考和討論。分析討論后對內容進行全面回顧并并討論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解答。對概念性的問題沒有作業要求。
?。?)班采用傳統教學法,不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老師在課堂上對知識點進行講授,要求學生于課后進行作業,對課堂所學知識點進行復習整理回顧。
2 問卷設計和調查
2.1 問卷設計
本次問卷共設問題13題,其中基礎信息了解題二題,學生對授課方式喜好及學習習慣10題(包括一題知識點問答),學習內容評價題一題。數據采集環節常常造成數據采集的質量偏差,因此,在問卷設計的時候一方面要內容盡量的詳細,指標及內容之間沒有重合和混淆的部分;另一方面,在設計中也要考慮到方便學生填寫調查問卷,減少因問卷要求過多所導致的學生不愿意填寫的問題,因此,各項問題力求簡潔明確,而且填寫方便。
2.2 調查過程
問卷發放時間為2018年5月,距考試時間4個月。采用網上調查的方式,本次問卷調查參與總人數為66人,但實際收到問卷共68份,其中有兩份為重復問卷,所以問卷結果會存在稍許偏差,但對總結論影響不大。
3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對兩個班級的問卷回答進行比較分析,發現在某些問題的答案上兩個班級存在明顯差異性,調查結果分析結果如表1。
3.1 學生的預習習慣
調查結果顯示1班的學生學21個學生對50%以上的內容進行了預習,而學生預習原因是因為老師上課要提問,即帶有任務型學習性質,僅有少量的學生預習是為了更好地理解下一節課內容??梢妼W生預習積極性不高,但大部分學生表示預習能提升學習效果。預習是互動教學的基礎,研究也表明互動教育確實能夠提高學習效果。2班的學生基本無預習。以上結果表明教師經常課堂提問,可以雖然對學生心理造成一定壓力,但在促進學生課前預習歸納知識點,上課認真聽講,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有很大作用。
3.2 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
問卷數據顯示70.59%的學生喜歡課堂互動的教學方式,2班的學生更喜歡課堂互動的教學方式,也就是1班所用到的問答教學法,可見從學生學習角度看,問答教學法比講授法更受歡迎。調查還發現,在授課方式中ppt與板書相結合的方式是最受歡迎的,研究也表明信息化教學環境為翻轉課堂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全方位的交互形式,比傳統的教學環境更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3 對知識點的理解
結果顯示兩班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回答中并無明顯差異。問卷中設計了的知識點答題,有同學已經不能完整回答問題,甚至有同學已經將該知識點完全遺忘,而問卷中問答題提到的這一知識點實為課程基礎,可見大學生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遺忘率高的問題,大部分學生存在應試學習的現象,因此復習應當成為大學生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結果也顯示1班學生回答情況要好于2班。
3.4 課后作業的完成方式和復習方式
70%的學生在完成作業時依賴教材,15%的學生進行網絡搜索,說明學生比較少的依靠其他參考書,兩班無顯著差別。對于課后復習方式的選擇,97.06%的學生認為課后作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72.06%的學生希望在有少量作業的情況下能花更多的時間自主復習,也有17.65%的學生希望有自主預習這一環節,而只有7.35%的學生傾向于題海戰術,即作業量多且雜。從數據分析中可以看出學生對課后作業的存在必要性還是有很高認同性的,而大部分學生更喜歡復習的學習方法,只有少部分學生喜歡課前預習。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學生普遍缺乏學習積極性,更多的是一種應試學習狀態。
3.5 對實驗課的看法
土木工程材料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有70%以上的學生認為實驗能幫助自己更好的理解理論知識。
3.6 對課程的總體印象
對課程的總體印象調查結果兩班并無明顯差異,雖然兩班采用了不同的教學法,均認為知識點比較枯燥,這也是現階段很多理論課堂的通病。教師講起課來不斷地闡述理論知識,容易讓學生產生聽覺疲勞,從而無法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學習。
4 結語
從本次調查問卷的結果看,對于問答教學法與傳統講授法,學生對前者的接受度更高,能促進大家預習,活躍課堂氣氛。雖然大家對知識點還是認為比較枯燥,我還是認為問答教學法可以廣泛應用于類似土木工程材料這類理論知識多而計算少的專業課程。
參考文獻
[1] L.Deslauriers,E.Schelew,C.Wieman.Improved Learning in a Large-Enrollment Physics Class[J].Science,Vol.332,Issue 6031,May 2011,pp.862-864.
[2] 鐘曉流,宋術強,焦麗珍.信息化環境中基于反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917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