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招著力,讓學生感受音樂節奏的魅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節奏,是音樂的重要構建與元素,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環節。本文以此著筆,從“激趣”“律動”“制作”和“創作”四方面,有序地做了切近實際的闡述,對音樂尤其是節奏訓練,有一定是借鑒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音樂教學 節奏魅力 訓練與把握
節奏是音樂的第一要素,節奏使音樂魅力四射!沒有節奏,旋律失去依托,音樂無法表達。節奏訓練,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環節,應從低年級的基礎訓練抓起。在具體教學中,筆者進行了如下嘗試,收到了良好效果。
利用游戲,激發興趣。如果對音樂知識有濃厚興趣,就會有強烈學習欲望。據低年級學生好動的認識規律,將各種節奏與生活中事物融合,能使節奏學習充滿生趣。一年級新生對陌生的學校、老師和同學充滿好奇,但對音樂卻有膽怯。第一課是《你的名字叫什么》,我們不妨這樣做,讓小朋友走近我與音樂:
課前準備,走到學生中間,對坐得最好的一個豎起大拇指,引導全體學生端坐。一場互動就此展開——
師:你們的音樂,由我來做老師,你們想認識我嗎?生們:想!師:這是音樂課,我就用音樂的方式來介紹我。大家要聽好,我叫劉蜀婧,我叫劉蜀婧?。ㄔ诤诎迳习鍟澴啵篨X X)師:我想認識一下咱們的小朋友,誰能像老師一樣用音樂的方式介紹一下自己?(十幾雙小手高高舉起來)我叫起一個學生,輕輕對她唱:“你的名字叫什么?”她高興地拍手:“我叫張馨月,我叫張馨月!”我又唱《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最后一句:“你的名字真好聽!”獎了她一個笑臉??匆姷谝粋€同學受表揚并獲笑臉,同學們爭先恐后:“我要來,我還要來……”
生們:我叫薛仲良,我叫薛仲良。我叫韓醫妃,我叫韓醫妃。師:大家可與同組的同學互相唱唱,也可和其他組同學唱唱。這樣,新同學一會兒就成了好朋友!經過一番“開火車”,大家基本學會這首歌,教學任務順利完成……下課鈴在不知不覺中響起來。課后,有孩子跑來對我說:“劉老師,你真厲害!”“我們好喜歡你??!”一句“甜言蜜語”,竟讓我有點“飄飄然”!
結合律動,訓練節奏。律動是“動”的藝術,是通過身體韻律動作體驗和感受音樂,從而培養節奏感和韻律感。針對低年級兒童身心理特點,通過簡單的身體運動,伴隨音樂對學生進行節奏訓練,不僅能滿足兒童好動、好玩的心理,也能達培養學習興趣、提高音樂素質之目的。如律動《晚風》的教學,就可讓學生手拉手、背靠背隨音樂節奏輕輕搖曳,體會音樂意境,再創作一些簡單動作,讓學生進行舒展、輕盈的三節拍訓練;還可采用奧爾夫的聲勢教學,如拍手、點頭、聳肩、跺腳等,隨音樂節奏變化即興表演,訓練節奏和韻律,啟迪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再如《小雨沙沙》教學,律動中,一同學想到了小草喝到雨水會伸伸懶腰,模仿出小草發芽,還通過動作聆聽和感受春天。
自制樂器,訓練節奏。運用不同音色的打擊樂器,可培養節奏感、想象力和表現力,還能激發主動性和創作欲。每個人都有自制玩具的經歷,那些其貌不揚的玩具,是心底的隱秘驚喜。這啟示我:讓學生制作打擊樂,通過演奏與歌曲建立特殊聯系,調動學習積極性。平時,可發動學生利用廢舊材料自制打擊樂器:易拉罐裝碎石制成沙球,啤酒瓶蓋一串就是串鈴,各型各色玻璃瓶是音色不同的打擊樂器……學生對節奏訓練的興趣高漲:演唱《粉刷匠》后,可把學生分成三組,一組邊唱邊打節拍,一組用樂器伴奏,一組自己創編即興表演;教唱《小雨沙沙》時,讓學生自制打擊樂器――沙球,再用自制沙球模仿大雨和小雨,為歌曲伴奏,學生在想象中很快進入情境,把歌曲輕快活潑的旋律演繹得淋漓盡致。
創作節奏,激發創造。啟發學生進行節奏創作,是培養音樂創造力的有效途徑。一次,上課了,我提著錄音機走進一個畢業班教室,有學生抬起頭,有氣無力地瞟我一眼……我開場:孩子們,請翻到第三課——《明天會更好》,我們一起學習。遲疑一番,學生開始嘰嘰喳喳:“老掉牙了!還學?”“電視臺晚會常聽,不喜歡!”……一個念頭閃過,我們的節奏何不用00后們喜歡的Hip hop(嘻哈Rap)來學呢?以下是后來的一些教學片段:
師:喲喲喲 同學們 今天的 0天氣 很好喲,我說好,你說喲,師:好!生:喲;師:好!生:喲……生們:喲!劉老師,你還會Rap?(孩子們開始七嘴八舌)
師:對呀!今天的Rap就根據本課歌曲節奏念進行。怎么樣?誰來?打亂、重復均可。(出示歌曲常見節奏:0XX XXX XX X X XX)
生1:我來試試吧……0喲喲 切克鬧 0煎餅 0果子 來一套(哈哈哈……整個課堂充滿笑聲)
生2:0喲喲 切克鬧 我們的 0作業 有點多 嘿 有點多……(教室里一片掌聲)
生3:0喲喲 劉老師 能不能 0下周 教我們 唱 流行歌
師:0喲喲 切克鬧 你們點 我來教 你們點 我來教
不知不覺中,一節課悄然而過。本節課,“半拍后十六”“前十六”“后十六”“切分音”幾個教學難點全部突破,效果相當不錯!我走出教室后,孩子們還在練習著有趣的Rap節奏!
節奏,是極具魔力的音樂元素;學習節奏,是小學唱歌、舞蹈、視唱、器樂和欣賞等諸學科的支柱;節奏教學,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從課堂個細節入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節奏感,發掘學生音樂潛力。只有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式,不斷開拓新的教學領域,才能享受創造的無窮樂趣!
參考文獻:
1.李君.小學音樂節奏教學的針對性措施.教學實踐,2015,10;
2.馬恩燕.節奏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現狀及優化措施.新課程,2018,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33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