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綠色技術創新與企業績效的關系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以供應鏈管理為中介變量,基于實證分析,研究其對綠色技術創新與企業績效關系二者關系的影響效果。結果顯示,企業綠色技術創新對企業績效具有正向的推動作用,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綠色技術創新和企業績效的影響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關鍵詞:綠色產品創新;綠色工藝創新;供應鏈管理;企業績效;中介效應
  中圖分類號:F25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0.011
  1引言
  隨著全球環保氛圍的日漸濃厚及消費者環保意識的增強,在全球背景下,綠色技術和商業環境均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為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并在國際競爭中獲得競爭優勢,綠色技術創新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對資源耗費嚴重的制造業企業而言,節能環保是無可避免的議題,在價值的傳遞過程中,供應鏈上下游的企業間合作及與消費者的交流反饋均影響著企業的績效。鑒于此,本文試從供應鏈管理中介效應的視角,構建綠色技術創新與企業績效的關系模型,分析得到綠色技術創新對供應鏈管理及企業績效的影響路徑,同時倡導企業積極開展綠色技術創新活動,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同時提升企業績效。
  2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2.1綠色技術創新與企業績效
  面對競爭和環境壓力,為謀求發展企業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綠色創新戰略,許多研究表明,綠色創新與企業績效關系顯著,如張鋼選取中國制造業企業為研究對象,驗證了綠色創新與企業績效的關系。結果表明,通過綠色創新,企業能取得更好的經濟和環境效益。
  歐盟委員會對綠色技術創新的解釋為:遵循生態原理與生態經濟規律,節約資源和能源,避免、消除或減輕生態環境污染和破壞,致力于將生態負效應降低至最小的“無公害化”或“少公害化”的技術、工藝和產品。本文參考采用Chenet al.的成果,將企業綠色創新活動分為綠色產品創新與綠色工藝創新兩部分來研究。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1:企業的綠色產品創新行為能正向推動企業績效。
  H2:企業的綠色工藝創新行為能正向推動企業績效。
  2.2供應鏈管理的中介作用
  供應鏈中不同的利益主體,受信息不對稱性和企業有限理性等因素的影響,企業之間難以實現無縫連接,導致道德毀損與機會主義等問題接連出現,對供應鏈運營效率與企業績效造成了不良影響。由于綠色創需要與其他企業多方合作,并且對資源與信息十分敏感,重視和加強對供應鏈的管理已成為提升企業績效的關鍵一步。根據上述分析,提出假設如下:
  H3: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績效有顯著正向影響。
  H4a:供應鏈管理在綠色產品創新與企業績效二者關系間發揮部分中介作用。
  H4b:供應鏈管理在企業綠色工藝創新與企業績效二者關系間發揮部分中介作用。
  3實證分析
  3.1研究樣本與數據收集
  本文采取問卷調查方法調查企業綠色技術創新及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的信息。針對制造業對自然和社會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選擇制造型企業作為調研對象,對湖北、廣東、上海、江蘇等地的企業進行問卷調查。
  正式調研開始后共發放問卷400份,回收有效問卷322份,有效回收率為81%。樣本企業覆蓋了包括醫藥制造業、電子設備及通訊制造業,計算機及工程設備制造業在內的二十來個制造型企業,企業類型為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合資企業和集體所有制企業。樣本中,行業類型、企業性質及規模分布合理,作為研究對象,能較好地反映我國制造型企業的發展狀況。
  3.2研究量表
  本研究依據研究情景設計了變量維度,并歸納整合了國外成熟的研究形成了量表。調研問卷采用5級李克特量表,其中1表示“非常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被調查者依照所在企業的真實情況進行評判選擇。對相關變量及其題項的說明如下:
 ?。?) 綠色產品創新 對綠色產品創新的測量主要根據Chen et al的研究,分為四個題項,如“公司使用無毒無污染或污染少的原材料”等。
 ?。?) 綠色工藝創新 對綠色技術創新的測量主要參考Chiou et al的研究,分為四個題項,如“公司生產工藝改進減少原材料的使用”;“產品生產、使用和報廢時,能源消耗低”等。
  (3) 供應鏈管理 對供應鏈管理的測量主要根據Li等學者的研究,主要分為五個維度:“戰略伙伴關系”;“客戶關系”;“信息共享程度”;“信息共享水平”和“延遲生產”。
 ?。?) 企業績效 對企業績效的測量主要根據Liu等使用的量表,分為5個題項,如“企業的市場響應能力強”;“企業的銷售利潤高”;“企業的顧客滿意度”等。
  (5) 控制變量 研究選擇的控制變量為企業所有制類型和企業規模,企業所有制類型分為國有制企業與非國有制企業兩類,企業規模依據員工人數劃分為五個等級。在做回歸分析時,先進行虛擬化處理,再進行假設檢驗。
  3.3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研究衡量各變量信度的指標選用克朗巴哈系數(Cronbach’s α)。通過表1可看出,本研究各變量的克朗巴哈系數(Cronbach’s α)都不低于0.70;所有變量的CITC值均不小于0.5。問卷總體內部一致性系數(Cronbach’s α)為0.91,數據表明問卷整體一致性較高,量表信度高、穩定性佳。
  本研究在問卷正式發放前進行了預調研并就結果與專家小組討論,對題項的描述進行改進和修正。分析表2可知,變量的復合信度值(CR)最低為0.79,大多數因子載荷均不低于0.7,聚合信度較好。效度的判別選用AVE值,經計算,所研究的四個變量的AVE值平方根均明顯大于任意兩個變量間的相關系數,表明四個變量之間的判別效度良好。
  3.4假設檢驗   由表2可知,綠色產品創新和綠色工藝創新都在0.01水平上與企業績效顯著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63和0.56;另外,綠色產品創新與綠色工藝創新對供應鏈管理的也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分析上表可知,兩兩變量間的相關關系均顯著。分析表3可知,在綠色產品創新和綠色工藝創新與企業績效的回歸方程中,綠色產品創新(β=0.63,p<0.01)和綠色工藝創新(β=0.57,p<0.01)對競爭優勢具有正向影響,假設1、假設2得到驗證。
  下一步采用依次回歸法來檢驗中介效應。判定一個變量是否具有中介效應須經過四個步驟,前三個步驟依次為:自變量對中介變量進行回歸分析、自變量對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中介變量對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首先檢驗供應鏈管理對綠色產品創新與企業績效關系的中介效應,由表4可知,綠色產品創新對供應鏈管理具有正向影響作用(β=0.621,p<0.001);綠色產品創新對企業績效具有正向影響作用(β=0.626,p<0.001);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績效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β=0.845,p<0.001),中介效應檢驗前三個步驟完成,假設3成立。此外,在綠色產品創新和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績效的回歸分析中,綠色產品創新(β=0.439,p<0.001)和供應鏈管理(β=0.367,p<0.001)對企業績效的影響顯著,并且綠色產品創新對企業績效的影響顯著下降,系數0.439<0.63,表明供應鏈管理對綠色產品創新與企業績效之間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假設4a成立。
  同樣,檢驗供應鏈管理對綠色工藝創新與企業績效關系的中介效應。由表5可知,綠色工藝創新對供應鏈管理、綠色工藝創新對企業績效、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績效均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同樣滿足中介作用檢驗的前3個條件。將供應鏈管理引入回歸模型后,綠色工藝創新對競爭優勢的影響顯著下降,系數0.311<0.562,說明綠色工藝創新對企業環境責任與企業績效二者關系間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假設4b成立。
  4研究結果與討論
  4.1研究結論
  由實證結果分析可知:(1)綠色產品創新和綠色工藝創新均對企業績效的提升有顯著作用。面對環境污染、資源緊張的局面,制造型企業應重視綠色技術創新并加大投入,這既符合當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轉型趨勢,也能夠進一步提升企業績效,樹立良好的綠色形象。(2)供應鏈管理對綠色產品創新、綠色工藝創新與企業績效之間均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企業可以通過提升供應鏈管理能力獲得更好的績效,企業想通過實施綠色技術創新實現企業績效的提升,需要努力探究綠色技術創新活動對供應鏈管理的影響路徑。
  4.2研究局限與展望
  雖然本研究探討了綠色產品創新和綠色工藝創新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效果,研究了中介變量對二者關系的影響,但研究依然存在不足之處:①調查對象僅為中國制造企業,致使研究結果存在局限性,未來可針對餐飲、服務等其他行業進行全面調研。②僅探討了綠色產品創新和綠色工藝創新對競爭優勢影響的一個中介變量,對于其他戰略層面的中介效應(如知識資本共享等)和調節變量(如企業家精神等)如何影響二者關系的考察尚需在日后的研究中做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使為企業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為全面的建議成為可能。
  參考文獻
  [1]Laine M.Defining and Measuring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Are We There Yet?[J].Social & Environmental Accountability Journal,2014,34(3):187-188.
  [2]Chen Y S.The Driver of Green Innovation and Green Image:Green Core Competence[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8,81(3):531-543.
  [3]王建明.企業綠色創新活動的中介效應實證[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20(6):111-117.
  [4]張鋼,張小軍.綠色創新戰略與企業績效的關系:以員工參與為中介變量[J].財貿研究,2013,24(4):132-140.
  [5]張志勤.歐盟綠色經濟的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J].全球科技經濟瞭望,2013,28(1):50-57.
  [6]Chen Y S,Lai S B,Wen C T .The Influence of Gree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n Corporate Advantage in Taiwan[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6,67(4):331-339.
  [7]楊艷玲,田宇.供應鏈管理實踐、供應鏈敏捷性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5(9):13-19.
  [8]Li S,Ragu-Nathan B,Ragu-Nathan T S,et al.The Impact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J].Omega,2006,34(2):107-124.
  [9]Liu H,Ke W,Wei K K,et al.The impact of IT capabilities on firm performance:The mediating roles of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supply chain agility[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13,54(3):1452-146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9541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