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集裝箱在瀝青物流領域中應用與 發展前景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公路建設的加快,對瀝青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并且在國家政策指引和經濟發展需求的驅動下,新增公路項目已從沿海、發達城市向內陸、中西部城市轉移。運輸距離的增加、交通條件的復雜對瀝青的物流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物流方式存在的瓶頸也日益凸顯,急需創造新型的瀝青物流模式。瀝青集裝箱作為一種新型的瀝青運輸模式,近幾年開始逐步在國內瀝青市場投入使用。這種模式打破了傳統的在內陸地區單一的公路或鐵路槽罐車運輸的模式,逐步將中遠距離集裝箱運輸,水路、鐵路、公路運輸相結合的多式聯運方式推向市場,并且取得了較為不錯的經濟效益。分析瀝青集裝箱在瀝青物流領域的作用及存在的不足,從物流的實用性、經濟性角度為從事瀝青物流、貿易等的企業提供建議。
關鍵詞:瀝青;集裝箱;運輸;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7.047
0 前言
瀝青是一種具有流動性的高粘度的有機液體,主要用于路面瀝青拌合站生產瀝青混凝土料使用。多年來,在瀝青的運輸過程中,其包裝方式也從桶裝發展至散裝、袋裝。目前主流的瀝青物流模式主要是通過鐵路或汽車槽罐車、船運等方式,將瀝青從煉廠裝出并運輸至瀝青庫中轉后再通過汽車運送至路面項目瀝青拌合站。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速度的加快及“一帶一路”、中緬經濟走廊等的建設,大量新增的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已從沿海、經濟發達的地區轉向內陸、中西部等地區。而這些地方的道路設施條件較差、建立瀝青倉儲基地的成本較高,導致傳統的物流模式無法滿足這些道路項目的建設,或導致項目的經濟效益低下。近幾年,國內部分公司相繼研發了幾種瀝青集裝箱,既可通過公路、鐵路、船運方式進行運輸,也可起到瀝青倉儲的作用,對傳統的瀝青物流方式具有一定的補充作用。但是由于集裝箱投資、周轉成本較高,且目前投入市場的數量較少,使用起來有一定的局限性。
1 瀝青行業傳統物流模式
1.1 瀝青行業傳統物流模式現狀
?。?)瀝青行業傳統物流模式按照瀝青的包裝方式主要分為桶裝瀝青、散裝瀝青、袋裝瀝青。桶裝瀝青物流模式指將瀝青灌桶后通過船運、鐵路、汽車等方式運輸至路面瀝青拌合站。其特點是瀝青運輸簡單、倉儲成本低。缺點是由于桶非常貴,導致價格比散裝瀝青高很多。并且桶裝瀝青運輸至項目工地后需要進行脫桶、加溫、入罐,瀝青損耗大,成本高。袋裝瀝青指用特制的包裝袋存放、運輸瀝青,與桶裝瀝青一樣,運輸方便但包裝袋成本高。目前在瀝青行業應用最廣泛的是散裝瀝青。即瀝青不用包裝,直接通過發油鶴管流入槽罐車、船艙等裝載工具中。
?。?)瀝青行業傳統物流模式從物流環節上由瀝青運輸、瀝青倉儲兩部分組成。其中瀝青運輸工具分為汽車槽罐車、鐵路槽罐車、專用瀝青船三種。其中鐵路、船運均只可完成瀝青物流環節中的前半程,后半程需要經過瀝青倉儲庫中轉后再通過汽車運輸的方式運輸至路面項目瀝青拌合站。瀝青倉儲基地是瀝青物流環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主要發揮煉廠庫存前移、為項目儲備貨物、期貨交割、改性加工等作用。
1.2 瀝青行業傳統物流模式存在的問題
(1)汽車運力相對寬松,但長途汽車運輸費用高。目前汽車運輸在中短距離的運輸中優勢明顯,但是對于遠距離運輸經濟性較差。
?。?)瀝青船運方式收運輸條件、碼頭等限制,不具有普遍適用性。若裝貨港、卸貨港距離煉廠、瀝青庫較遠,船運成本沒有明顯優勢。
?。?)鐵路槽罐車長途運輸費用相對較低,但運力相對緊張。鐵路槽罐車全國僅有2500余個,單次運輸能力僅約14萬噸。與中國每年將近3000萬噸的瀝青需求量相比,鐵路槽車運輸能力不足的問題凸顯。且鐵路槽罐車主要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等煉油廠和少數幾家第三方物流服務商手中。并且鐵路運輸往往還受國家鐵路運力的制約。在項目需求高峰期,經常出現由于運力緊張而導致項目供應無法保障的局面出現。
?。?)瀝青倉儲中轉庫分布不均。目前國內瀝青庫相對集中的地區為廣西、華東、重慶等近海、沿江地區,這部分地區的瀝青庫主要發揮瀝青上岸接卸中轉、內貿倉儲中轉、期貨交割等做作用。而“十二五”以來,由于華東等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道路建設已基本成熟,國內大量的新增基建道路主要集中在西北、東北、中原等其它內陸地區。而內陸地區瀝青倉儲中轉庫的數量相對較少,輻射范圍有限,導致一些相對較遠的道路建設項目運輸瀝青不方便、不經濟。
(5)在傳統物流模式中瀝青需要經過多次接卸、加熱,不僅浪費燃料,同時也存在數量、質量變化的風險。且相對較多的操作環節也導致更多的人力成本支出。
2 瀝青集裝箱物流模式的特點
2.1 瀝青集裝箱的產生
瀝青集裝箱始于上世紀70年代,已有四十多年的發展歷史,目前在澳大利亞、歐洲等地區的技術發展已非常成熟,應用也相對廣泛。國內熱式瀝青集裝箱最早出現在21世紀初,為長方體型標準集裝箱,每只集裝箱可裝載瀝青23噸左右,采用燃燒器、導熱油等加熱。隨著近幾年技術的不斷發展,瀝青集裝箱的可裝載瀝青數量已增加至25噸。后來,又有企業制造出了冷態瀝青集裝箱,可裝載瀝青的數量進一步增加至2758噸。
2.2 瀝青集裝箱的種類及優缺點
?。?)熱式瀝青集裝箱。將瀝青通過輸油鶴管輸入至集裝箱中后,再通過公路、鐵路、船運等方式將瀝青運輸至指定地點進行加熱后再卸入指定瀝青罐,運輸過程中瀝青成高溫液態。
其優點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運輸過程中瀝青為液態,到終端后容易加熱。二是與汽車公路運輸相比,熱式瀝青集裝箱可通過鐵路方式運輸,運輸費用較低。三是在鐵路末端卸車站可直接將瀝青集裝箱吊裝至汽車上,再短途運輸至公路路面項目瀝青拌合站。與傳統的鐵路槽罐車相比,熱式瀝青集裝箱運輸不需要瀝青庫進行中轉,實現了運輸與倉儲一體化。既節省了倉儲中轉費用,又降低了瀝青入庫中轉后的損耗。 其缺點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對周轉效率有較高的要求,周轉效率越低,成本越高。二是短途運輸成本高。根據目前的經驗來看,運輸距離小于800-1000KM時,瀝青集裝箱運輸沒有優勢。
(2)冷態瀝青集裝箱。將瀝青通過輸油鶴管輸入至集裝箱中并冷卻后,再通過公路、鐵路、船運等方式將瀝青運輸至指定地點進行加熱后再卸入指定瀝青罐,運輸過程中瀝青成低溫固態。
其優點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運輸過程中瀝青成固態,可享受干散貨集裝箱的運輸價格,與傳統的鐵路槽罐車、熱式瀝青集裝箱、汽車公路運輸的運輸費率相比均較低。二是單箱裝貨量比熱式瀝青集裝箱多。三是在目的地只需采用成本相對較低的加溫設備加溫后即可泵入汽車槽罐車運輸至公路路面項目瀝青拌合站。也基本實現了運輸與倉儲一體化。既節省了倉儲中轉費用,又降低了瀝青入庫中轉后的損耗。四是利用天然氣鍋爐進行導熱油加熱,較傳統能源更節省成本。五是可以長距離運輸改性瀝青。
其缺點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集裝箱數量目前僅有500余個,且對周轉率有較高的要求。二是短途運輸成本高。三是其與熱式瀝青集裝箱相比,對于場地要求較高。發貨端需要有場地堆存,卸貨端需要建立加溫站點,加溫設施相對復雜,靈活度較低。
3 瀝青集裝箱在瀝青物流領域的應用前景
3.1 公路、水路、鐵路多式聯運,緩解瀝青資源運輸瓶頸
由于我國瀝青資源分布不均衡,且南北方氣候差異較大,也會造成不同季節南北方瀝青供需狀況出現截然不同的差異,造成局部資源供應與需求不對稱的現象出現。在這種情況下,受基礎設施、運力、費用等條件的限制,單純通過公路、水路、鐵路均無法完成將瀝青從資源寬松地向資源緊張地的及時、低成本的運輸。但瀝青集裝箱的誕生,為解決這一資源調運難題提供了方案。通過開展瀝青集裝箱“公、水、鐵”多式聯運業務,將有效緩解這一運輸瓶頸,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降低物流成本。例如可將遼河石化、大連西太、溫州小門島等煉廠的瀝青通過“公、水、鐵”多式聯運的方式運輸至西南地區的四川等地,保障資源供應的同時也可產生不錯的經濟效益。
3.2 實現運輸與倉儲一體化,降低物流成本
與傳統的瀝青物流模式相比,由于瀝青集裝箱能夠堆放、對場地要求不高的便利性,可在距離路面瀝青拌合站不遠的地方選擇堆放場地,將瀝青加熱后再泵入汽車槽罐車運輸至瀝青拌合站,省去了瀝青卸入瀝青庫中轉的環節。大大地降低了對內陸中轉瀝青庫的依賴,同時還可以降低倉儲中轉成本,減少瀝青多次裝卸后的損耗。
3.3 瀝青集裝箱是長距離運輸的首選
與汽車槽罐車相比,瀝青集裝箱在長距離運輸中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此外,由于傳統的物流模式中除直接通過汽車將瀝青運輸至路面瀝青拌合站外,其它經過瀝青庫進行中轉的方式均要對瀝青進行多次加溫,導致改性瀝青指標容易衰減。而改性瀝青在冷態運輸過程中質量相對穩定,冷態瀝青集裝箱可實現改性瀝青的長途運輸。
3.4 集裝箱操作簡單高效,更適用于中西部地區
由于集裝箱的堆放對于場地要求不高,對于中西部等瀝青庫設施較少、交通情況較為復雜的地區,瀝青集裝箱易堆放、易加熱的便利性將會達到充分的體現。目前國內主要瀝青資源分布和使用地中,已有廣東、廣西、山東、新疆等地使用過瀝青集裝箱。隨著瀝青集裝箱運轉效率的提高,未來用量將會進一步增加,由其更加適用于中西部等交通條件較為復雜地區。
4 瀝青集裝箱未來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
4.1 目前集裝箱受眾程度仍然較低,運營成本高
瀝青集裝箱從產生到現在已實現了較快發展,集裝箱數量達到了約7000只,但是年運量僅為40萬噸左右,單只箱子年周轉次數非常低。瀝青集裝箱若要實現大的發展,需通過更加完善、高效、經濟的服務方式提高煉廠、經銷商的受眾度,進一步增加周轉次數,以降低集裝箱的使用成本,進而提高使用量,形成良性循環。
4.2 鐵路政策存在制約,外部配套設施有待完善
目前我國能夠通過鐵路發運瀝青集裝箱的火車站點依然不多,卸貨地具有鐵路專用線能夠接卸瀝青集裝箱的也較少,導致在裝車、卸車兩個環節需要汽車短途倒運,增加物流成本,降低了其在物流經濟性方面的優勢。此外,瀝青集裝箱的運行線路還受到鐵路部門在政策方面的制約,需要進一步加強與鐵路部門的溝通,并不斷完善自身的條件,以擴大運營路線,提高周轉率。
5 結論
在我國公路建設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瀝青集裝箱是瀝青物流方式的重要補充。且具有長距離運輸成本低、可實現運輸與倉儲一體化、適應性強、具備“公、水、鐵”多式聯運等優勢,是未來瀝青物流模式中的重要發展方向,在瀝青物流領域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但是目前也存在使用周轉率低、相關外部配套設施不完善、政策因素制約等瓶頸需要突破和解決。需要瀝青集裝箱的運營方、使用方及相關部門、公共機構共同配合,才可使瀝青集裝箱在瀝青物流領域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和發展,幫助瀝青供應鏈中相關企業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高明波.集裝箱物流運輸[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8.
[2]戚海洲.關于使用集裝箱 (罐 )裝運瀝青的探討[J].鐵道貨運,1998,(3):25-28.
[3]李榮華.天津兆華:譜寫瀝青物流運輸新篇章——記2014瀝青物流模式創新交流會[J].中國公路,2014,(21):120-121.
[4]顧頎.瀝青物流運輸方式的探析和優化[J].石油瀝青,2015,(2):69-7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969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