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靈活用工背后的經濟邏輯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原本“默默無聞”的靈活用工近些年受到普遍關注,究其原因是靈活用工市場的迅猛爆發以及人才市場就業觀念的轉變。
  2019年,對于很多企業來說,將面臨著勞動力成本上浮的大考。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凈勞動力為89729萬人,比2017年下降了470萬人,自2012年起,已連續7年出現下降,7年間已經減少了2600余萬人。
  凈勞動力的持續減少,導致人力成本以每年超過16%的速度攀升,其結果便是社會用工難。CEIC宏觀數據顯示,2010年后,我國求人倍率(反映招人難易度)大于1且持續上升,意味著勞動力市場已然“供不應求”且情況日益嚴峻,亟待提高人才使用效率,挖掘勞動潛力。
  如何降本增效成了企業最關注的問題,此時,原本“默默無聞”的靈活用工便受到了熱議。而隨著靈活用工市場的不斷繁榮,催生了一大批發力靈活用工業務的互聯網平臺或綜合人力資源機構,在移動招聘領域及細分零工領域搶占市場。
  巨大的蛋糕
  靈活用工并非是一個新鮮事物,其實一早就有,只不過一直并未受到特別關注。但自從2017年年底開始,靈活用工一詞就開始火起來了,究其原因是靈活用工市場的迅猛爆發以及人才市場就業觀念的轉變。
  汽車共享公司Zipcar創始人羅賓·蔡斯曾說過,“我父親一生只做了1份工作,我的一生將做6份工作,而我的孩子們將同時做6份工作”。
  靈活用工是什么?其實很多人都對靈活用工有一些概念上的誤解,認為靈活用工即打零工。其實這種解釋比較狹隘,靈活用工不僅需要完成企業與人才的匹配,更多的是一種人力資源服務。以某服務平臺為例,除了APP的匹配以外,還要提供撮合、入項、工資結算、財稅優化等服務,同時也為自由職業者或兼職人員提供工資派發、“五險一金”代繳等服務。
  所以,靈活用工必然是一個系統的服務行為,一種雙邊交易行為,而不是簡單的信息對接。做靈活用工市場,如果沒有后續的服務能力,最終只會變成流量的生意,逃不出“賣簡歷、賣會員、賣廣告”的老三樣,價值非常有限。
  CIETT調查報告顯示,在全球人力資源市場收入構成中,靈活用工占比高達70%,市場規模近3萬億元人民幣。在這樣的趨勢下,美國靈活用工人員占比達到35%,日本達到40%。日本與中國的人口結構相似,催生了Dip Corp。這家主打靈活用工的公司,從2013年到2016年,短短3年時間股票增長50倍,市值飆升至120億元人民幣。另一家公司Recruit,作為世界四大人力資源公司之一,靈活用工業務創造的收入已經占其人力資源總收入的51%。
  雖然,中國靈活用工市場還從未誕生過巨頭,但中國靈活用工市場發展速度比起美國日本會更快,原因在于移動互聯網的高度普及,發展空間巨大。如果說美國、日本的靈活用工是基于線下人力模式的傳統 1.0 版本,那么中國近幾年靈活用工的創業項目,一開始就是基于移動互聯網的 2.0 版本了。中國勞動人口數量是美國的4倍、日本的10倍,其靈活用工占比才達9%,據估測市場規模將達到12萬億元以上。
  《數字經濟2.0報告》預測,未來20年8小時工作制將被打破,在中國有高達4億的勞動力相當于總勞動力的50%,將通過互聯網實現自我雇傭和靈活就業。企業也愈多通過專業人力資源機構實現用工靈活化。
  靈活用工平臺兼職貓的大數據調研中心數據顯示,2018年企業的靈活用工崗位需求增量指數相比2017年,從3.1上漲到了8.5,增幅達到174%,增速環比上漲了287%,是求職靈活就業需求上漲的2倍。大環境的變化,人力資源自身的優化和變革,使得企業更多涌現出靈活用工應用需求,不少企業從各方面嘗試著進行靈活用工化。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國家將加大力度關注扶持人力資源發展,包括加大減輕企業負擔、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加大保障力度的三“加大”,同時政府將大力扶持新形態就業,關注靈活用工、靈活就業發展。
  人力資源行業的重要性在2019年更加明顯,組織發展、薪社稅、提高就業等關鍵詞是2019年人力資源從業者熱議的話題,與此同時,人力資源行業的變革與發展也成為關鍵舉措。
  逐漸高端
  隨著經濟的發展,通過靈活用工等形式來進行人員的優化升級,成為近年來企業用工探索中的一種形式。尤其是眾多共享技能型平臺的產生,使得靈活就業者的種類不斷豐富,市場上靈活用工覆蓋領域逐漸擴大。
  《2018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指出,2017年中國共享經濟平臺企業員工數約為716萬人,占當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的9.7% ,而零工經濟被看作是勞動力的共享正在改變傳統的工作模式。將近65%的HR表示,零工經濟正在迅速成為企業規劃的新常態;43%雇傭零工的企業認為,雇傭零工至少會節省約20%的人力成本;72%的企業則認為,零工或者自由工作者的技能為他們的團隊提供了競爭優勢。
  另一份國內某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發布的《靈活用工業務現狀與趨勢報告》顯示,從行業來看,靈活用工主要集中在制造業(12.9%)、互聯網行業(11.2%)和批發零售行業(9.5%);從崗位上看,靈活用工使用率最高的崗位依次為前臺(49.6%)、IT人員(46.12%)和辦公室行政人員(45.69%);從地域上看,上海、北京和廣州的靈活用工比例最高,全國一半以上的靈活用工出現在這3座城市(57.5%),其中,又以上海為最高(35.9%)。
  該報告顯示,近七成(68.5%)企業選擇在通用型崗位上采用靈活用工;而以往企業更青睞直接雇傭的專業型崗位,如今的靈活用工比例也已近半數(44.8%)。由此可見,企業對靈活用工的接受程度正在不斷提升,靈活用工的崗位范圍也在日益擴大。
  招聘公司米高蒲志(中國)董事總經理彼得·史密斯表示:“以前人們對靈活用工存在誤解,認為靈活用工形式只存在于初級的事務型職位中,而絕大多數圍繞著薪酬、職業發展和平臺的擔憂皆來源于此?!?
  可最新調查卻發現,企業招聘的靈活用工人才大多為中高層管理人員,有時甚至是領導層人員。調研還發現,隨著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的興起,企業對一些專業技能的中高端崗位要求相對較多,需求量也比較大。
  事實上,中國產業結構變革正帶來用工方式根本性變化。究其原因,技術帶來的商業模式的變革,創造了一種更為開放的用工模式?!办`活用工”正在從基礎崗位到高端崗位,從體力到腦力勞動轉變。企業也越來越追求實效性。
  另一方面,管理學家陳春花曾在《激活個體》一書中提出,未來組織和成員之間的關系,已經不再是服從和雇傭的關系,而是平等和合作的關系,這背后實際是個體價值的崛起。
  目前,“靈活用工”生態規模已經逐漸形成,其用工模式為企業帶來更低的用工成本和更高的產能效率,未來10年將進入一個“爆發期”,這也將帶來我國人力資源外包服務市場近20年的快速成長期。
  靈活用工是一個雙邊市場,看似是對企業的一種說法,但其實也是對人才的一種解放,雖然對很多企業來說全職有著必要性,但靈活用工為其提供了一種更自由的選擇,隨著服務平臺的發展,通過靈活用工進行就業的群體,也將享有更多的福利保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90449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