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背后的隱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作為一名班主任,每天,我們的精力都會被各種瑣碎的事務牽累,更何況還有各種讓人頭疼的孩子,這個時候我們都會由衷的感慨,真喜歡那些懂事的孩子啊,從不給老師添麻煩!于是我們便繼續與那些搗蛋的、偷懶的、惹禍的孩子“戰斗”去了。那些懂事的孩子呢?其實可能被我們忽略了。我們忽略了他們的需求、他們的渴望,甚至是他們的存在,這于他們其實是非常不公平的。
以往畢業的學生中,就有一個特別懂事的女生,她來自于一個破碎的家庭。父母分開時,媽媽對她說:“你和爸爸生活吧,你爸條件好,媽媽掙錢太辛苦?!彼愣碌母税职?,盡管心里她更依賴媽媽。她的爸爸是嚴父型的家長,也許出于望女成鳳的希望,她父親對她要求異常嚴格,例如每一篇新概念英語的課文都必須熟練背誦,她雖不情愿,但更不愿意爸爸為自己操心,努力達到爸爸所有的要求。體諒爸爸的辛苦,物質上從不主動向爸爸提要求,是個十足的乖乖女。后來爸爸再婚,新媽媽努力想成為一個優秀的繼母,自覺接過了監管她學習的責任,盡管她的學習不需要監管,但是她的繼母還是會經常和我聯系,幫她開家長會,和她爸爸一同出席家長會。于是孩子的爸爸,包括很多親人都告訴孩子,你這個阿姨真不錯,你可要好好的,你爸爸帶著你再婚不容易。再后來,繼母生了小弟弟,年齡差距這么大,自然她是不好和小弟弟有任何爭寵的行為和心理的。再后來她考上了重點高中,住校去了。緊張的高中生活,如山一樣的高考壓力,讓她變得異常努力,她考取了985的重點大學的重點學科。讓家里人著實為她感到驕傲。大學生活,學習壓力也不輕,她依舊很努力。因為她爸爸說要鍛煉她的生活能力,每兩個星期給她一次生活費,600塊。這些錢按照今天一線城市的大學生的消費標準,應該是不夠的,但爸爸不多給,她就不會去要,自然就不去買衣服,少跟同學吃飯,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開銷。她把所有的精力和心神放到了學習上,成績名列前茅,有時間也去參與勤工儉學,賺一點外快??傊?,在家長和老師的眼中她總是一個讓人無比放心的孩子,大家都說她特別努力,特別懂事。
可是就是這個孩子在開學之初來看我的時候,告訴我,她得了抑郁癥,而且很嚴重,整夜整夜的失眠,要靠安眠藥才能入睡,人瘦的就像一個沒有發育的小男孩,聽她和我傾訴她的煩惱和痛苦,我心里很難過。回顧這個孩子的成長道路,她就是為了得到大人們的喜愛和表揚,為了少受到處罰和責罵,敏感的把自己真正的感受壓抑到了一邊,努力做出那個“乖”的模樣讓自己討人喜歡。
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了心理問題較多,原因就是,他們以滿足他人意愿、獲得他人首肯為生活主導,失去表達自我的聲音,忽略自己的真實需求,內心壓抑,十分痛苦。
我還是經??吹介L輩對孩子說:“你再淘氣我就不喜歡你了?!被蚴恰霸龠@樣,我就不愛你了?!焙⒆诱0椭劬?,馬上安靜下來,以期望長輩還愛著自己。為了博得看護人的喜愛,情愿壓抑自己真實的天性,這種偽裝起來的“乖”孩子,其實很可憐。我們所生活的時代已經不同了,可這樣的要挾,還不停在我們的教育生活中上演。
這些小時候“乖”的孩子可能學業出色,然而為什么在人生路上取得更大成就的,有時卻是那些小時候調皮搗蛋的孩子呢?因為,越“乖”的孩子依附性越強,反過來自主性也越差。因此,控制欲越強的家長,越會出“乖孩子”。同理,我想說,控制欲越強的班主任,教育出的學生依附性越強,自主性越差,這些乖孩子隨著他漸漸長大,他就會從一個不提問的“乖”學生、成為一個唯唯諾諾的“乖”員工、感情上讓婆婆包辦的“媽寶男”、生活上不能完全自主的濫好人,甚至遭遇一點挫折的時候,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所以從一個媽媽的角度想,我愿我的孩子做出人生選擇是因為自己的真實喜好,而不是犧牲自己的感受去討好別人。從一個班主任的角度想,我愿意支持學生的決定并提醒他為自己的決定負責,而不是“你就做一個乖孩子,按照我給你指點的人生活下去?!?
更何況我們有的時候恐怕是在用前人井底觀天的人生經驗,去指路后一代不可測、未可知的人生。培養孩子的目標有千千萬,也許最壞的可能就是那個“乖”小孩!
聽到那么多跳樓或者自殘的讓人毛骨悚然的新聞,我寧愿我的孩子,我的學生做一個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健康自由的孩子,而不是一個一味“乖”的孩子。所以我想說,與一份出色的成績相比,我更希望我的學生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我告誡自己切莫打著幫助學生、教育學生的旗號,綁架了學生的自由天性,我更希望他們是健康快樂的孩子!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7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