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現代農業”的農產品和農家樂旅游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互聯網正飛速發展,農業在這個大浪潮下,正逐步改變傳統生產模式,變革的過程中需要新興技術的支持,互聯網的出現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契機。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農業電子商務雖然有很廣闊的發展前景,但也面臨著許多挑戰。以“互聯網+現代農業”為背景,以天津市為例對農產品和農家樂的現狀、優勢和劣勢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幾點創新性措施,最后通過分析預測其發展前景。
關鍵詞:“互聯網+”;現代農業;城市;農產品;農家樂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3.008
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互聯網正飛速發展,作為第一產業的農業在這個大浪潮中正在逐漸改變傳統生產方式,在變革的過程中離不開新技術產業的支持,而互聯網則為現代農業的科學持續發展提供很好的平臺。隨著電子農業商務的快速發展,其中的問題也隨之產生。本文對天津市農產品和農家樂現狀和優勢進行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措施,并進行合理化地發展預測。
1 農產品分析
1.1 農產品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飛速發展,經濟水平不斷上升,但我國仍為發展中國家,并且農業發展現狀不甚理想,這說明我國農業發展模式存在問題。
1.1.1 缺乏農產品銷售經驗,品牌意識缺失
在農產品產銷環節中,銷售環節的品牌意識缺失明顯。因為大多數農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一直對營銷觀念和品牌意識存在著錯誤的理解。這也導致了大多數農民認為用心做好自己的產品,有了好的質量保證就可以有很好的銷量,并且認為品牌是可有可無的。品牌意識的缺失成為了制約農產品銷售的直接障礙。
1.1.2 傳統的農業技術生產致使產品質量不符合標準
雖然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迅猛,也不斷擴大農業科技的合理運用規模,但還是無法企及發達國家的水平。對技術成果不能有效利用,不能從源頭上改變傳統農業的發展形式,農產品的品質存在問題且在科研上投入少,則不能作為農產品品牌營銷的質量保證,沒有了質量保證也就很難有自己的品牌形象了,所以說品牌營銷不能缺少質量保證。
1.1.3 產品過于普通,品牌營銷作用小
對產品品牌沒有具體定位,使得品牌營銷作用不能得到很好利用。也有出現亂用品牌名稱的擾亂品牌市場秩序的情況。由于對品牌利用不當,導致很多農產品在市場上存活期很短。農產品因受季節周期影響,銷售時長會受限,再加上生產技術不先進,總之農產品的發展過程很坎坷。即便能利用“互聯網+”的營銷方式,依舊不能很好地挽救農產品的落后。
1.1.4 未形成統一的農產品供應鏈,“互聯網+”營銷發展受限
建立統一的供應鏈有利于品牌營銷的發展,也益于“互聯網+”營銷的發展。農產品屬于人們的日常必需品,且人們早已形成固定的購買方式,所以農產品的互聯網營銷沒有得到很好地發展,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互聯網+”的影響越來越大,使得人們對于網絡銷售有了一定的了解,且對品質優良的農產品需求越來越多,這些現象使得農產品的線上銷售得到很好發展,也暴露了很多的問題。
1.2 農產品營銷方式
1.2.1 培養和提高農產品營銷的品牌意識
要讓農民意識到品牌營銷對于農產品銷售的重要性,要讓農民有意識的去創建品牌并且盡心維護經營,并自覺尋找農產品特色營銷點來吸引消費者。在此期間,企業和政府都應為農民提供便利條件,盡力幫助,使得我國農業經濟得到更好發展。
1.2.2 嚴格把控質量,致力于提高技術水平
要把“農產品的質量保證就是品牌的生命力”的觀點灌輸給農民,要嚴格把控質量關卡。要深入挖掘農產品的特色,要投入研發,致力于提高技術水平,這也要有政府給予的大力支持。政府可以在質檢問題、質量標準等問題上給予幫助。
1.2.3 利用手段提高品牌市場占有率
“互聯網+農產品”的營銷模式使得庫存商品減少,大大提高了農產品的產品銷量,而且大大的節省了成本。在構建農產品的品牌營銷時,要使互聯網的優勢發揮最大化,要選擇有代表性的電商平臺,并與其合作來提高品牌效應,并搶占互聯網中農產品市場,擴大農產品銷量,提高品牌占有率。
2 天津市“農家樂”旅游
2.1 “農家樂”旅游發展現狀
2.1.1 “農味”不夠突出,傾向商業化發展模式
農家樂具有特色才能吸引游客注意力,但這一要點卻沒有在現實中體現出來,天津市的農家樂大都沒有很好地體現本土文化,民俗風情不夠濃厚、農業項目體驗活動開發不足,沒有鮮明的農家特色,游客的用戶體驗感不強。同時,由于經營農家樂管理者的營銷戰略、經營模式基本相似,導致農家樂產品不吸引顧客,不能突出農家樂旅游真正的服務目的所在,也會形成激烈的“農家樂”產品不正當關系的競爭關系。
2.1.2 產業鏈不長
農家樂旅游產業鏈較短,主要是經營管理者對天津市的旅游資源和自然人文環境的研究不夠,沒有把天津的人文風情更好地融入農家樂旅游方式中去,而提供的休閑旅游產品不豐富,沒特色,缺乏文化內涵和精品,有些“農家樂”僅提供吃、住、娛樂的服務,處于產業鏈的最底端,而沒有將農家樂的其余方面聯系起來。
2.2 “農家樂”旅游優勢分析
2.2.1 市場優勢
依靠天津市這個天然的市場,農家樂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城市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一般會高于農村地區,一些城市收入高的群體有能力去農家樂體驗農事活動,感受生活的樂趣,釋放工作壓力和緩解負面情緒,回歸自然。
2.2.2 資源優勢
鄉村具有獨特的旅游地特征,例如田園風光、鄉村聚落、民俗文化、農家庭院等,城市現代化氣息濃厚,快節奏的生活會帶給人壓抑感,而農家樂更多是原生態的自然風光,這是旅游景區、都市圈無可替代的旅游產品。農家樂因地制宜,依托當地旅游資源形成特色的一條龍服務,合理配置資源優勢。 2.2.3 信息優勢
城市是科學技術發展最快速的地區,城市不但擁有最新的科學技術,而且有大批科技精英。處在天津市郊區的農家樂容易從城市取得財力、物力、智力的上幫助。同時,城市的居民可以通過互聯網等渠道能夠更清楚、直觀地了解農家樂。
2.3 “農家樂”旅游劣勢分析
2.3.1 缺乏樹立品牌形象的意識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會選擇體驗農村生活。但在眾多的農家樂商家中,缺少品牌領導者,也缺乏精品。大多數的農家樂都是打著“回歸自然,享受生活”的旗號吸引城市游客體會短暫的農村生活,沒有樹立自己的品牌特色,缺乏創新意識,甚至讓游客覺得每一家農家樂都是千篇一律的游玩項目。天津市薊縣的農家樂旅游最為集中,但也沒有薊縣農家樂品牌的“開拓者”。
2.3.2 接待游客時間的季節性強
旅游者多為城市人,城市居民則會更多的選擇在小長假或寒暑假期間體驗農家樂。這樣,農家樂的旺季遠遠短于淡季,旺季會使農家樂的游客應接不暇,淡季使設備閑置,甚至暫時關閉。
2.3.3 服務人員的素質和服務意識不高
天津的農家樂經營者多為天津當地人,以農戶為主,經營規模較小,服務人員大多沒有接受過高水平的教育,也沒有接受過相關的專業培訓,服務意識不強。
2.3.4 破壞原生態自然環境
天津的農家樂游玩類型多為:采摘農產品、垂釣、野炊、喂食、爬山、吃農家飯等。這些項目大都會與大自然接觸,然而產生的垃圾也會對原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小規模經營者之間還可能產生不正當關系的競爭,經營者為了使成本降低,吸引游客,會減少對垃圾的處理成本,甚至直接將垃圾排放到大自然中,使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經營管理者沒有很強的營銷頭腦,不能夠有效地利用當地的自然和人文資源,資源配置低下,造成資源浪費。
3 “農家樂”旅游發展對策
3.1 樹立品牌意識,堅持地方特色
農家樂旅游應該因地制宜,堅持特色,科學發展?,F在,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為了迎合市場需求,農家樂經營者可以根據消費者的喜好制定符合他們的個性化消費,這樣既可以增加消費者的回頭率,還可以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使利潤最大化。而對于天津市的農家樂旅游業,可以借助京津冀一體化政策,和周邊地區深入合作,打造京津冀休閑農業旅游圈。
3.2 適當進行商業合作
天津市的農家樂主要集中在薊縣區、西青區和津南區,這些地方都在天津市郊區,雖遠離繁華的市中心,但在一個區域內的農家樂分布卻相對密集。農家樂大都是個體經營的小農經濟,資源獨享,彼此競爭,經營者可以選擇和距離近的其他經營者進行合作,共享資源,共享客戶。進行適當的商業合作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可以減少不正當關系的競爭。
3.3 加強服務人員的素質培養
農家樂旅游不只是對項目的體驗,還要讓顧客體會到家的溫暖,服務人員的待客態度是不可忽視的。目前的農家樂旅游不只是基礎設施、客源市場、銷售價格的競爭,想要留住老客戶和吸引新客戶,重要的還是“體驗感”好,服務人員的素質和態度直接會影響游客對此次體驗的評價。對入職員工的培訓也是必備的環節,還可以制定獎懲制度以此來激勵員工積極努力工作,更多的還要關心和重視員工,及時解決員工的生活問題。
4 天津市“農家樂”旅游發展前景
我國農家樂的發展日前還在呈上升趨勢,農家樂旅游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提高農民收入。在中央的精準扶貧政策扶持下,有越來越多的原生態村子被發掘,在“互聯網+”的浪潮下,農民可以將當地的特色農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依據《天津市休閑農業示范園區和示范村(點)認定暫行辦法》,2018年天津市有2個被認定市級休閑農業示范園區,有13個被認定為市級休閑農業示范園村(點),這些示范區或示范點將會獲得優先扶持。相信借助政府的扶持,天津市的農家樂旅游會很快成為旅游業的“支柱”。
參考文獻
[1]孫一文.關于“互聯網”背景下現代農業發展的思考[J].南方農業,2018,(18).
[2]盧靜,李飛成.休閑農業的模式、特點分析和發展策略思考[J].科研 農業科學,2017,(4).
[3]李捷.“農家樂”旅游發展現狀及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以天津市薊縣下營鎮大平安村“農家樂”旅游為例[J].天津經濟,2015,(7).
[4]俞富強,沈培玲,于偉東.“農家樂”旅游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探討[J].服務經濟,2011,(2).
[5]趙繪存.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 天津創新發展的思路與對策[J].天津經濟,2017,(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9143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