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企業項目追溯獎勵構想與實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近年來,為了更好地適應企業發展和市場競爭需要,解決技術要素參與收入分配和科技人才激勵的難題,建立健全技術要素參與分配機制,軍工企業根據自身產品的特殊性,以項目追溯獎勵為抓手,探索技術和知識成果要素參與員工收入分配途徑,盤活現有人力資源,充分調動人才的積極性,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熱情,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
[關鍵詞] 軍工企業 項目追溯 動態追溯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志碼:A
一、軍工企業項目追溯獎勵背景
市場化機制下,國防科技工業競爭的日益加劇,軍工企業由于軍品項目的特殊性,產品研發周期長,并受制于工資總額的限制,研發人員的付出和貢獻不能及時體現在當下的研發活動中,與知識和技術在價值創造中發揮的作用嚴重不符,薪酬兌現不及時,未能客觀反映“投入與產出”的關系,不能準確衡量科技人才的創新貢獻。
因此,如何落實中央關于“完善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初次分配機制”,“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提升對科技骨干人才的激勵效果,吸引保留核心關鍵人才,更加真實反映知識價值以及技術人才對于企業的貢獻度,從而實現企業發展與員工個人職業發展的協調統一,實現二者共贏。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分配體制改革的戰略部署,為企業構建多要素利益共享分配機制探索新路徑、新方法,成為軍工企業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縱觀目前的項目追溯獎勵工作,主要存在著追溯難度大、績效考核精細化落實難、獎勵配比與人員產出不相適應、項目拓展的廣延性與獎勵的激勵性不統一等方面。因此,結合不同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企業需要的項目追溯獎勵辦法是十分重要的[1]。
二、軍工企業項目追溯獎勵重難點分析
?。ㄒ唬╉椖孔匪萑狈茖W性和可操作性
當前,軍工企業項目追溯一般是項目結束后,根據項目計劃安排和實施流程對于具體環節的人員、人員產能、人員績效等內容進行總體評價和分析。這使得在實際工作中,項目追溯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難以準確界定,諸如技術人員對于產品研發的貢獻度、工作效率等在很多情況下是無法量化分析的,更多是基于其上級主管和有關部門的綜合評價做出判斷,進而成為項目追溯獎勵的評價內容之一,這種追溯方法過于簡單和片面,且不具有前瞻性和長遠性,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困難重重,使得項目追溯獎勵的可操作性大大降低。
?。ǘ╉椖孔匪輧热?、方法與績效考核、評價不全面
從項目追溯獎勵實踐來看,項目追溯獎勵構想的具體內容、方法、實施步驟、評價標準、具體評價考核等都是影響項目獎勵公平性和合理性的重要內容。追溯內容流于形式,對于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無法及時反映,且受管理人員的專業性和經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造成追溯工作落實難度大、方法過于單一、追溯過程缺乏動態性和系統性,無法將追溯內容與評價標準進行有機統一,造成具體評價工作的片面性或是不全面性,大大制約了項目追溯獎勵工作的開展和推進[2]。
?。ㄈ╉椖孔匪莳剟钊狈`活性和適用性
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根據追溯的結果,結合企業管理實際情況,制定獎勵辦法并推進獎勵辦法的順利實施是項目追溯獎勵必不可少的環節,然而,在該環節中,極有可能出現突發狀況,需要對追溯結果進行調整或補充,或是對獎勵辦法進行小幅度的調整。一般來說,軍工企業項目獎勵辦法需要經過各有關部門的層層審批,并有主要領導簽字后對外公布和實施,這就造成了追溯獎勵工作中的補充和調整部分難以實現,項目追溯獎勵的靈活性和適用性大大降低。
?。ㄋ模╉椖孔匪莳剟畹募钭饔贸掷m性不足
對于軍工企業而言,項目追溯獎勵既是企業對員工辛勤工作的肯定和回報,也是企業長期發展必要的手段和方法,其最終目的是實現激勵、促進發展。然而,在實際工作中,項目追溯獎勵的激勵作用在短時期內效果較為明顯,但受具體項目內容的不同、項目周期長度和項目的重要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項目追溯獎勵的激勵作用持續性往往不足,無法實現對員工長期、有效的激勵和促進作用[3]。
三、軍工企業項目追溯獎勵構想與實施
軍工企業項目追溯獎勵應堅持以下三個原則。
一是項目導向。直接參與項目研發的論證、預研、科研各階段成員并對項目研發和管理做出直接貢獻的特定人員,才有機會獲得獎勵,以此鼓勵員工在重大科技攻關和重要裝備研制任務中多做貢獻,引導項目盡快進入批產階段并形成裝備。
二是團隊導向。既關注個人獨特價值貢獻,又根據產品的財務指標,將項目分為A、B、C三個等級,以此激勵、引導員工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共同促進項目成本和效益的統一[4]。
三是貢獻導向。以項目成員在項目中的貢獻為重要依據,充分發揮個人的積極性。
在堅持以上三個原則的基礎上,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首先,明確獎勵實施的范圍和標準。追溯獎勵的目的是為了促進科技創新、激發設計人員技術創新積極性,首先,要確定項目追溯獎勵總的要求,明確項目追溯獎勵適用的范圍,如適用于轉入小批量生產階段產品產生經濟效益后的項目;其次,要制定具體可行的獎勵標準,根據產品財務指標進行分級,按照不同等級提取比例予以獎勵。
其次,注重獎勵的動態化和全程化。在獎金分配方案確定時,可以根據項目的不同階段如論證、預研、科研三階段進行追溯獎勵,而當某一階段缺少時,則可以將該階段獎金按比例分配到其他階段團隊中去,目前論證階段團隊獎金比例為15%~20%、預研階段為20%~40%、科研階段則為40%~50%。與此同時,還有基于項目的分類(一般分為全新研制和設計改造)在部門和團隊間進行合理的分配以保證項目追溯獎勵在部門建設和人員獎勵之間取得平衡[5]。
再次,注重權利與義務的統一。在追溯過程中,要注重個人對于項目的貢獻,設置個人追溯獎勵的計算標準和方法,根據貢獻比例的不同進行具體計算。在項目結題或轉產階段時,由各階段項目總工程師根據部門下達的論證、預研、科研等各階段項目團隊名單,充分考慮個人工作量及其承擔任務的重要程度,確定個人貢獻比率,在實施獎勵時,要考慮合理合法避稅,在獎金發放前,個人年度追溯獎勵總金額超過個人上年年薪的部分,則分次延期發放,總額保持不變。同時還要充分落實產品技術質量終身負責制,根據產品轉產后因設計引發的質量與可靠性、生產與外場技術支持等情況,通過設置產品保障系數作為獎勵的指標之一[6]。
最后,構建信息平臺,優化追溯工作。對于項目追溯獎勵工作而言,科學方法和手段的應用也是必不可少的,自項目開展前建立相應的資料庫和數據庫,從項目開始到結束將主要信息和節點等內容錄入數據庫,從而為追溯獎勵提供可量化、真實有效的原始資料。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項目追溯獎勵,將人才創新貢獻、價值創造與個人收入緊密掛鉤,有效激勵核心技術人員,尤其是突出對一線科研人員的獎勵,激發人才的創新活力,提高項目團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并將員工個人成長與企業整體經營發展統一起來,促進軍工企業多出成果、快出成果,推進軍工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文.企業項目化管理實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0:9.
[2]高虎.管理的項目化思維:讓管理效能激增的利器[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8.
[3]孫善林,彭燦.產學研協同創新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4).
[4]劉紅暉.如何增強事業單位績效考核有效性[J].經營管理者, 2017(4).
[5]高曉雁,寧琪.我國新一輪企業員工持股改革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國企研究,2017(1).
[6]謝耀霆.面向協同創新的高??蒲袌F隊組織模式與激勵機制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9447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