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供應鏈應收賬款融資風險防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商業銀行積極參與供應鏈市場,逐步加強對供應鏈融資模式的重視。然而,應收賬款融資同樣使商業銀行面臨了很多潛在的風險。商業銀行可采取的防范對策有:實施風險轉移;加強內控管理;構建信息共享平臺;選擇優良條件的企業鏈群等。
關鍵詞:商業銀行;供應鏈融資;應收賬款融資;風險防范
中圖分類號:F83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06-0107-02
隨著我國相關部門大力支持供應鏈金融的發展,眾多商業銀行都積極地涌入供應鏈融資市場。到2017年6月底,中國工商銀行總共發展了3 200多條供應鏈,給中小企業融資8 000多億元,融資金額五年中同比翻了8番。其中,應收賬款融資是這種新型業務中的重要類型。然而,這種融資模式為商業銀行帶來的風險同樣不容小覷。由此可見,商業銀行大力加強對應收賬款融資模式的風險防范是十分必要的。
一、商業銀行供應鏈應收賬款融資的現存風險
(一)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即違約風險,主要指核心企業拖欠應收賬款甚至聯合受信方違反合同造成損失的概率。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的經營管理、財務狀況等內部因素,及市場、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的變化很可能會使企業面臨無力償還的可能;而這些因素同樣限制了核心企業的償還狀況,存在著違反合同協議的風險。信用風險的基本方面如下。
第一,利用應收賬款進行融資的企業自身就必然暗藏信用風險。這是應收賬款債權人由于自身經營狀況、發展水平、市場環境、國家政策等多方面的影響,最終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還款的風險。
第二,應收賬款的債務人自身含著信用風險。債務人即使沒有和商業銀行產生直接的債權債務關系,可其是否愿意并且能夠履行償還應收賬款將會對融資企業的償還能力和償還想法產生重要影響。由此可見,我們可以將應收賬款債務人的信用當做融資企業信用風險評估的重要點。是否可以償還應收賬款的主要內部因素有,公司經營水平、管理狀況、市場競爭力,外部因素有行業環境、經濟政策。
(二)操作風險
銀行內部工作人員可以看做是應收賬款融資的操作主體。然而,由于業務操作人員個人素質和能力的原因,在評估分析中小融資企業的應收賬款時,也會產生操作失誤等問題。如果銀行業務人員因私人感情或個人利益而進行違規操作,同樣會產生銀行的貸款收回風險。
(三)道德風險
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是信息風險的兩個問題。我們通常認為,在供應鏈的狀況下,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中道德風險存在的概率是更高的。如果受信企業挪用融得的資金,投入風險較高的行業,隱藏資金用途并避開了銀行的監管,那么將出現高風險狀況。
(四)市場風險
供應鏈的大環境下,在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中,還款可能性根本上還是要考慮到企業的銷售狀況。這樣一來,如果商品價格波動、匯率變動、替代品出現等市場風險出現,那么下游企業估計十分容易會陷入因為達不到預期的利潤而產生的經營困境。
二、商業銀行供應鏈應收賬款融資風險成因
(一)虛假交易
大多數情況下,在整條供應鏈上,核心企業可以說是商業銀行的重點客戶。商業銀行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通常會避免與這些大企業發生爭執。而核心企業一方,經常會利用自身的巨大優勢來為自己爭取到最大的利益。核心企業若是逼迫相關企業與自己合謀虛構不存在的業務,或者交易存在但是數據造假,那么本身就處于劣勢一方的商業銀行很可能會忽視并且調查不到相關蛛絲馬跡,這個風險最終的承受者還是商業銀行。
(二)內部控制不完善
雖然從表面上看,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體系嚴密、嚴謹,然而不斷發生的銀行損失的例子讓我們看到了真實存在的內控漏洞。一樁樁、一件件都為我們表明了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缺陷,內控體系的思路和方式絕對有漏洞。銀監會同樣重視內部控制,并且直接指出了很多銀行存在的缺陷。
(三)信息不對稱
信息的不對稱就會產生信息風險,也可是看做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勇于并樂于冒險的企業就會積極地向銀行融資貸款,風險小的企業就會因為利率太高而不向銀行貸款。于是,銀行風險提高,壞賬率增加的逆向選擇問題:當融資方獲得了商業銀行的貸款后,因為信息不對稱的存在,隨之而來的就是為了獲得利潤藏起自己的活動的道德風險。于是,融資方很可能會違背合同協議,更改資金使用方向。銀行方面的信息管理也存在漏洞,經營管理不完善,由此會產生信息不暢通、經濟活動不公開的現象。于是,商業銀行對企業的資金使用不了解轉而演變為信息不對稱。
(四)企業發展評估不足
商業銀行不管貸款給哪個行業,哪個企業,都需要對其進行深入了解評估,評估企業的還款能力,行業的發展前景。如今的市場,出現太多來勢洶涌卻最終發展慘淡的新行業。商業銀行要耐住性子,不能因某行業熱鬧了,就盲目跟風,提高相關企業信用等級。再有發展前景的行業,也不是所有企業都能長遠,還是要重視對企業的發展評估,重視對市場的評估。曾經刷爆朋友圈、投資圈的互聯網+企業,還不是16年面臨了破產熱潮。因此,商業銀行要充分重視對行業前景及企業發展狀況的評估調查。
三、商業銀行可采取的防范對策
?。ㄒ唬嵤╋L險轉移
首先,考核應收賬款的真實性。供應鏈應收賬款融資是以過去產生的應收賬款為基礎的。因此,商業銀行在為其提供融資額之前就必須考慮、評估好應收賬款是否真實存在,以此防范通過應收賬款造假騙取貸款的騙局。其次,各方共擔責任。融資方必須要簽訂承諾書,如若違約就承擔相關損失,降低商業銀行的風險。合同完全簽定完畢,商業銀行才能對其進行融資。 ?。ǘ┘訌妰瓤毓芾?
1.完善貸前業務準入機制
完善中小企業準入機制,商業銀行在評價企業時可以結合主體評級和債項評級,在此基礎上做出準確合理的分析評價;完善供應鏈準入機制,應從核心企業信用和實力、供應鏈網絡結構、營運策略、融資方和核心企業的關系和供應鏈風險等部分開展;完善應收賬款準入機制,可以重點分析評價其是否存在及是否為虛假信息,從各個方面分析應收賬款的可收回程度。
2.授信企業貸中監管
商業銀行應該重視并合理安排其信用額度,這在開展融資業務中不可缺少。雖然在供應鏈應收賬款融資的業務里好像都是單獨確定每個企業的授信額度,可是核心企業授信額度才是確定每個中小企業額度的根本考慮因素。這也表明,商業銀行應該考慮供應鏈的因素確定其授信額度,在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對中小企業的授信額度進行整改。
3.完善貸后預警機制
應收賬款信用風險的防范不僅應重視貸前、貸中,還應加強貸后檢查的工作力度。在與融資企業開展合作業務時,商業銀行對融資企業的基本狀況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認識。在企業融資業務完成后,資金已經脫離了銀行的控制,商業銀行也失去了這場銀企博弈的主動權。商業銀行對供應鏈企業實施合理科學地監管,開展一對一的監控、增加擔保人等工作。
4.強化內部審計
第一,完善內部審計管理體制。商業銀行內部審計部門對董事會直接負責,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地位和職權范圍需要被明確地規定好,商業銀行應建立并完善審計工作的具體流程。第二,創新審計形式。審計系統必須得到好好利用,完善好相關審計系統的預警、數據導出、數據管理,然后直接能夠調出相關銀行的交易數據、交易錄像,進行嚴密的監控,最終將極大地提高審計效率和審計結果真實性,加強非現場審計的力度。
?。ㄈ嫿ㄐ畔⒐蚕砥脚_
為了降低可能出現的信息風險,商業銀行最好能夠采用構建信息系統平臺的方式,這樣更有利于信息對稱。平臺內的成員有查詢其他企業相關信息的權利,同時,訪問平臺還應該設置好相應的信息查詢的進入權限。企業的基本情況在平臺內會對供應鏈企業公開,但是涉及到交易相關的信息只能夠讓交易關聯企業看到。應確保自身能夠保證平臺中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設置相應的進入權限,允許供應鏈中的各成員查閱相關信息。此外,商業銀行可以通過一定的程序,實施電子監控資金運營情況。
?。ㄋ模┻x擇優良條件的企業鏈群
1.評估供應鏈成員
商業銀行在發放貸款時,應選擇優良條件的企業鏈群,充分結合行業存在的市場風險分析其還款概率。在評價和選擇供應商上的成員時要做到全面了解,最好是優中選優。應更注重挑選那些行業整體發展比較成熟的企業,可以采用查詢企業的信用度或者進行電話采訪等方式正確評價企業。其中,信用度的高低是我們必須極其重視的方面,嚴格挑選優良企業,并及時開除一些供應鏈上的不合理、不合規的企業,最終達到整體供應鏈的正常運營。
2.建立相應的預警及處理機制
當出現可能由于替代物品出現而產生商品價格下降的情況,可以將其歸屬到價格風險內。相關的專業工作者在出現價格變動的時候,應仔細評估,充分考慮替代商品的影響。商業銀行應該建立好相關的應急處理機制,這個機制能夠在企業面對不利的市場因素時降低自身損失。
參考文獻:
[1] 胡玲玲.中外商業銀行供應鏈融資問題比較研究[J].中國商論,2017(13):27-29.
[2] 牛曉菊,供應鏈金融模式下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應用及其風險控制研究[D].北京:對外經貿大學,2017.
[3] 杲志宏,供應鏈金融下應收賬款質押融資的風險管理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6(6):102.
[4] 程聰紅,劉曉偉.我國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風險與防范[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2015(2):27-29.
[責任編輯:胡 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9837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