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為了神鹿永居故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邢章萍

  眾所周知,姜子牙有三件寶:黃旗、神鞭和坐騎。他的這個坐騎不是別的,就是人們常說的四不像。這個面似馬、角似鹿、蹄似牛、尾似驢的四不像就是麇鹿。麇鹿也因為成為姜子牙的坐騎變得更神秘。這個同人類共同出現的物種一度站在滅絕的邊緣。今天,《經濟》記者帶你走進這一片生活著麇鹿的土地――江蘇大豐麇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了解這個一度在滅絕邊緣徘徊的物種。
  1986年5月27日,為了趕在去哈爾濱參加為期三個月的野生動物保護培訓班前來保護區報到,現任江蘇大豐廉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副主任(主持工作)丁玉華騎著自行車來到保護區,但是,他連單位都沒有找到就踏上了去哈爾濱的列車。
  經過幾天的車程,三個月的學習,當年8月14日,在麇鹿即將回家的前期,他回到了保護區,開始了他拯救和保護麇鹿的生涯。一轉眼25年過去了,麇鹿從最初的39頭發展到1618頭,保護區也從當時的沒有一條路、沒有辦公室、電話不通等等發展成現在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通水通電通路還通網絡。
  回想起最初的情形,丁玉華說:“那時怎是一個‘苦’字了得?!钡强粗迓狗N群在自己的努力下由小變大、由少變多,他又是拋開艱辛,滿心欣慰。
  從39頭麇鹿踏上這片土地的那一刻起,面對麇鹿回歸故土,一位英國鹿科專家留下了“如果你們做不了,我們可以派專家來”的話語,讓丁玉華感覺到肩上的千斤重擔。25年來,他帶領全區人員沿著已經制定好的計劃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事實證明這一步步走得很辛苦,但是也很成功。
  麇鹿是濕地動物,離開水是不行的。39頭麇鹿靠一條小水溝提供水源。那是高溫的一年,水溝里幾乎沒有了水,這時,幾頭麇鹿開始鬧肚子。經過調查,丁玉華發現是由于這些麇鹿飲用了小水溝里不干凈的水導致的。于是,他緊急動員保護區員工到一公里以外的一條河里抽水,排除原來的臟水,送上干凈的水。兩周之后,生病的麇鹿也都恢復了健康。這是發生在保護第一階段也就是引種擴群期間里的事。畢竟這一物種在歐洲生活了近一個世紀,它已經適應了那里的生存環境,丁玉華說:“必須給它們適應保護區水、土、食物和氣候的時間,這個時間是兩年?!?
  十年可以發生什么事情?十年任何事情都可以發生。但是在保護區,工作人員唯一期待發生的事情就是麇鹿順利繁殖。因為保護一個物種,繁殖是最重要的。但是事情并沒有按照他們既定的計劃進行,繁殖并不順利。直到那一天的到來。
  1987年4月3日上午,某電視臺來保護區拍攝專題片。下午,丁玉華就發現一只麇鹿離群,總是在鐵絲網旁邊走動,在草堆上“躺”立不安,他的第一感覺就是這頭麇鹿可能要生產。他就叫來同事,他爬上3米高的圍欄觀察、口述,同事來記錄,一分鐘記錄一次。幾個小時之后,麇鹿媽媽順利產出一只小麋鹿。麇鹿媽媽把小麇鹿舔干之后,小麇鹿晃晃悠悠站了起來。由于走路不穩,小麇鹿掉進了水溝里。丁玉華想都沒有想就從3米高的圍欄上跳了下去,一把抱起小麇鹿,用自己的衣服給它擦干凈后,把它放到了草堆上,之后麇鹿媽媽開始哺育小麋鹿,這時所有的人才真正放心。第一頭健康的麇鹿在保護區誕生。丁玉華是個從不喝酒的人,但是那天晚上喝了一瓶酒。
  接下來就要考慮放生。常人理解的放生就是把野生動物放到野外。但是對于麇鹿,丁玉華有特殊的照顧。丁玉華說:“我們開創了一種野生放養模式――全世界第一次人工有計劃的野外放養。在放生之前,我們會先采取半放生的方式訓練它們,讓它們有尋找食物、水源和保護自己的意識和能力。1998年11月5日,我們將選擇的8頭麋鹿進行野外放養,2000年真正意義上的野生麇鹿誕生。從1998年到現在我們四次放生共計53頭麇鹿,現在野外麇鹿共156頭,我們的野外放生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記者發現,麇鹿并不是長期停留在一處,而是會在一段時間后集體遷移到另一塊地方。在旅游車經過的時候它們會迅速離開,但是又會在不遠處停留下來。一直盯著旅游車。從丁玉華的口中得知麇鹿會對相機特別警惕,因為在很久之前對麇鹿注射麻藥的動作與現在拍攝的動作很相似,之前的麇鹿就把這樣的信號留給了之后的麇鹿。這是多么聰明的物種。
  六首麇鹿賦將人們對39頭麇鹿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不同寫法的麇鹿二字見證著麇鹿艱辛發展的歷史。在丁玉華看來,文化的力量是無窮的,從封神臺到鹿神園,從歷史典故到文字起源,從紀念39頭麇鹿到為每一個有意義的麇鹿事件舉辦活動,保護區內的每一個建筑都在散發著保護麇鹿的氣息。此外,保護區還聯合濕地國際中國辦事處創建了濕地學校,讓保護的理念在孩子的心中生根發芽,并且結出果實。
  一天晚上,一位保護區附近的村民騎著自行車來告訴丁玉華,他看到一頭麇鹿在他的住處附近走動,是不是保護區走丟的。還有一次一輛運送麩皮的卡車,在行至保護區附近的時候繩子松動,結果一袋袋的麩皮就掉落了,村民過來就開始撿,準備拿走。司機發現之后說了很多,村民都不聽他的。在毫無辦法的情況下。司機說了一句“你們不能撿,這是保護區麇鹿的食物啊!”村民聽到之后放下麩皮走開了。丁玉華說:“我很欣慰,因為現在至少附近的村民已經有了保護的意識?!?
  在這25年中,麇鹿中發生的所有事情對丁玉華來說都是有意義的。每一個有意義的日子,丁玉華都熟記于心:1986年8月,麇鹿回家,踏上保護區的土地;1987年4月3日,第一頭健康的麇鹿誕生;1998年11月5日,第一批8頭麇鹿放生;2000年第一頭野生麇鹿誕生,等等,丁玉華總是信手拈來。
  一次生病輸液的時候,丁玉華就在想保護區該如何運營?麇鹿該如何保護?“資源環境要原生態,保護手段要現代化”,就是這樣的思路,讓保護區現在越發展路越寬。
  一提到保護區的現代化,有人就開始指手畫腳。丁玉華說:“為什么保護區不能用先進的設備和理念?沒有電腦、電視如何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沒有手機、電話如何與外界溝通?沒有先進的管理理念又怎么會有一支具有凝聚力的工作團隊開展保護工作?”
  為了遞交申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材料,在父親去世之時,作為獨生子的丁玉華都未能在父親的床前陪伴,這也成為他心中永遠的痛??赡荀迓挂彩潜凰袆恿?,一直都在健康成長,保護事業也在健康發展。
  丁玉華曾笑稱,他有20億元的資產。他創造了拯救瀕危物種的奇跡,讓我國在世界的麋鹿保護上擁有了絕對的話語權,在他看來更重要的是讓保護的理念深入更多人的心中。
  只有喚起人們的保護意識,才能開創保護的新局面。作為“麇鹿之父”,丁玉華也正在用現代化的管理方式,帶領保護區的伙伴,為把保護區建成國際化的麇鹿保護區而積極行動。

  
  訪談集錦
  
  《經濟》:據了解,當時的保護區是一個林場。即使目前,我們國家一些林場的工作條件仍是十分艱苦的,當時的工作環境是怎樣的?
  丁玉華:怎一個“苦”字了得。基礎設施方面,首先是水。想喝水要到十幾里地的地方去運。其次是路,保護區沒有一條像樣的路。再次是辦公場所,當時我們幾個主要負責人的房子是四個人的宿舍。這間宿舍既是辦公室,又是會議室,又是宿舍。記得一次國家林業局的兩位領導和省廳的一位領導還有縣里的一位領導來這里調研,辦公室就四張板凳,我和保護區的負責人就蹲在地上參加會議。還有通訊,雖然有一部電話,但很多時候一天都打不通一個電話。最后,在麋鹿保護方面,資料幾乎為零,為了得到第一手的材料,白天和外國人在一起,晚上和本國教授一起觀察麇鹿的生活。經常睡眠時間是3個小時。
  《經濟》:在保護區我們看到很多體現麋鹿文化的建筑,例如39頭麋鹿的紀念圊,描寫糜鹿的詩歌,以及每座橋的名稱都是一個麋鹿典故,這樣做的意義是什么?
  丁玉華:保護區的麇鹿文化分成兩個部分:歷史和現在。一方面我們搜集前人記錄的有關麇鹿的所有的典故、詩歌,等等;另一部分是我們根據自己的觀察整理的前人沒有的資料。只有文化才能喚起人們的保護意識。我們希望可以用這樣的文化提升更多人的保護意識,不僅僅我們這一代人在做,也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這一事業當中。
  《經濟》:為了照顧好您的這些寶貝,您付出了很多。在舍和得之間您如何看待?
  丁玉華:在很多的場合我都說我們做了常人不敢做的事情,走了常人不敢走的路,吃了常人不敢吃的苦。這些經歷之后,注定我們的與眾不同,把保護區建設成為全國一流的現代化國際級麇鹿保護區是我的目標。
  來到保護區一晃25年即將過去,唯一讓我遺憾的就是作為獨生子在父親去世之時都沒能在他床前說上話。但是翻過這一頁,5大成果讓我感到欣慰:
  首先是用自己努力拯救了一個瀕危物種,現在保護區的麇鹿已經從最初的39頭發展到現在的1618頭,野生的也已經有156頭。第二是建立了全新的保護區。從最初的一貧如洗到現在的有了專業的辦公區,電視、電腦、電話一應俱全,全新的管理理念更是使保護區的職工心信往一處使,勁往一處用。第三是建立了生態旅游,這個旅游的目的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生態保護與人類生存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第四是通過實地調研的方式,留下了許多關于麇鹿的珍貴資料,每年我都會寫一些有關麇鹿保護的論文,也會編寫這方面的書籍。第五就是宣傳麇鹿,建設麋鹿的科普基地。
  曾經有人問我現在的資產有多少,我說至少20個億。我所從事的事情是無法用金錢數字衡量的,潛在的效益是不可小視的。在我看來,人來到世上就不能白白地度過,總要留下一些東西,這就是我要留下的,相信這也是對世人有用的。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37531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