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市場經濟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運行機制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路海萍
摘要:本文從市場經濟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運行機制的現狀剖析入手,提出了由政府領導、市場引導、學校主導、社會督導的高等職業教育運行機制的框架構成。只有把政府、社會、學校等各方面關系處理好,理順機制,高等職業教育才能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市場經濟 高等職業教育 運行機制
高等職業教育是教育與經濟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我國教育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子系統。高職教育雖然經過幾年來跨越式發展,整體發展態勢還很不平衡。造成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不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最根本的是運行機制問題。運行機制是指事物內部結構關系及其運轉方式。高等職業教育運行機制,是指高等職業教育系統的運作原理或機理。運行機制決定著系統自身的活動能力,是系統能否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
一、市場經濟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運行機制的現狀剖析
1.政府管理軟弱
首先,政府在法律法規制定與執行中存在軟弱問題。高等職業教育許多方面的問題不能在職業教育相關法律法規中找到相應的規定,即職業教育法律法規還很不完善。同時法律法規本身并沒有指出違反法律法規后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即缺少執行剛性。其次,在高等職業教育的規模控制和類型組合協調中也顯出了政府管理機制的軟弱。再者,財政政策也是職業教育政府管理中的一根軟肋。資金投入方面的管理不力既影響了職業教育教學的正常進行,也是造成職業教育無法“深入人心”的物質條件原因。另外,政府在招生政策、收費政策、評價導向、就業政策等方面也存在著相應的問題。
2.社會參與不強
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呵護與關愛,既需要從心理上接受、輿論上支持,更需要在投資、在管理上參與,但現實并非如此。高等職業教育一直被人視為二流教育,往往是沒有考入普通大學的學生的無奈選擇。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既沒有得到家長和學生真心實意的青睞,也沒有得到大企業、大商家的慷慨解囊。又如,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一直是職業教育界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
許多學者對此提出了看法,概括起來無非是兩大方面:一是讓教師走出去學習,二是從社會上聘請。這兩條路都是需要社會相關方面的支持,然而現實并不盡人意愿??傊?,高職院校在招生、教學、科研、就業等多個環節存在著的社會參與機制的疏松問題。
3.市場調節不力
市場經濟作為一種經濟機制,它是利用供求關系和價值規律,通過自由競爭優化資源配置,來獲得最大效益。高等職業教育和經濟有著緊密的聯系,有著巨大的投資效益,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活動。但深入考察,我們可以發現,高等職業教育的市場調節機制是非常微弱的。究其原因,國家與政府沒有將競爭機制通過政策、法規引入到職業教育中去是其中的一個方面,高職院校自身缺乏市場意識、效益觀念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無論在高職院校的布局上、專業的設置上,還是在學生的數量上,高職發展缺乏統籌規劃,存在著結構性短缺和結構性過剩并存問題。這不能不說是我國職業教育領域內市場調節機制不力的一個外部表現。
4.辦學機制呆板
辦學機制呆板是指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功能不活、社會服務功能不足。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功能不活現象主要表現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脫節,實踐教學理論化、課堂化。社會服務功能不足指高等職業教育不能發揮為社會服務的功能,不能展示出與社會經濟緊密聯系的特點。這些方面的直接后果是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缺乏活力,教學效果沒有最大化,也得不到社會各方面的理解與支持。職業教育的特點決定了它必須把理論教學與鮮活的社會實踐、多變的經濟生活保持親密的接觸 。
二、構建高等職業教育運行機制的理論依據
高等職業教育運行機制是一項系統工程,構建其機制應以系統科學“三原理”作為理論依據。這里講的“三原理”包括反饋原理、有序原理和整體原理?!胺答佋怼敝傅氖侨魏蜗到y只有通過信息反饋,才能實現有效的控制,從而達到目的。“有序原理”指的是任何系統只有開放、有漲落、遠離平衡態,才可能走向有序。或者說,沒有開放、沒有漲落,處于平衡態的系統,要走向有序是不可能的?!罢w原理”指的是任何系統只有通過相互聯系形成整體結構,才能發揮整體功能。
為使某一系統始終處于良性動態發展過程,就要時刻注意系統結構的合理性,及時、準確地實施信息反饋,要善于分析、處理各類矛盾,對系統進行監控和評價,使之在系統諸要素之間、系統與要素之間、系統與外部環境之間形成協同。
三、高等職業教育運行機制的框架構成
依照上述理論依據,要大力推進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運行機制的改革與創新,就必須從總體上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吻合、與勞動力市場相適應、與經濟和社會相協調的由政府領導、市場引導、學校主導、社會督導的高等職業教育運行機制。
1.政府領導
政府領導屬于運行機制鏈條中的管理系統,它指的是政府在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中的領導作用。市場經濟的建立,使高職院校面向社會開放的領域更廣了,高職教育結構優化與提升的空間更大了,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政府可以放松對高職教育結構發展的調控與管理。高等職業教育是介于私人產品和公共產品之間的準公共產品,除受教育者受益外,社會也從中受益,是公共事業。發展公共事業的主要責任在政府,因此,政府在此問題上要切實擔負起主要責任。首先要加強立法。中央政府要對全國共同存在的教育的基本問題或總體的行動制定有關法令,地方政府則可根據本地區的發展制定有關法令,還要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制定、頒布指導性文件和指令。其次要加強財政調控。目前,我國地方政府對公辦高職院校的財政資助采取經常撥款或專項撥款的方式,但這種財政資助只占學校整個辦學經費的小部分。于是,收費政策成為政府宏觀調控的主要財政手段,地方政府通過制定較高的收費政策,促進教育資源在不同收入群體中分配的公平程度,通過對貧困學生提供資助促進教育機會的公平程度。再者要加強信息服務。完全競爭市場的一個必要條件就是市場信息充分且完全,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暢通且完備。因此,地方政府應當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和現代化信息網絡系統,適時向社會公布當地高職院校的辦學條件、師資狀況、學生就業狀況等真實信息,這些信息也是政府對各高職高專院校辦學質量和社會效益的輿論監督。
2.市場引導
市場引導屬于運行機制鏈條中的動力系統,它是由職業教育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在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中,什么樣的用人單位需要何種專業的畢業生,其福利待遇如何,發展前景如何,這種職業的社會地位的高低,以及畢業生的數量、能力、就業期望等構成畢業生供求及其價格信號。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畢業生就業市場與高等職業教育市場之間會形成一個循環的流動體:畢業生進人勞動力市場謀職,勞動力市場根據其供求實現人力資源在各行各業中的配置;勞動力市場的供給和需求產生包括價值信號在內的市場信號,求學者及其家庭接受到市場信號后產生相應的期望收益,這一期望收益影響著人們對高等職業教育的需求??傊藗儗Ω叩嚷殬I教育需求和供給相互作用,兩者達到均衡點時的學費水平和招生規模就是就業市場調節機制作用下的高等職業教育市場中的價格和數量。
3.學校主導
學校主導屬于運行機制鏈條中的執行系統,它指的是高職院校應充分享有自主發展機制。高職院校自主發展機制是學校主動適應社會需求、遵循高等職業教育自身規律和努力探索辦學特色的內在機理。目前,我國高職院校隊伍已具相當規模,并且還需大力發展。這是基于以下兩個方面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需要一大批技能型和實用型的高等專門人才。其次,是我國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養和科技素質的需要,讓更多的青年學生接受高等職業教育,既有利于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又能滿足老百姓希望其子女能接受高層次教育的愿望。但是,在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同時,也必然增強了各高職院校在生源和就業市場等方面的激烈競爭。這就要求各高職院校牢固樹立“辦學有生源、就業有市場、學院有特色、學生有特長”的理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組織領導方面健全科學決策機制、在人事制度方面形成競爭機制、在分配制度方面強化激勵機制、在專業與學科建設方面形成重點扶強機制、在辦學實力方面形成自我積累機制、在建立產學研基地建設和合作辦學方面形成共贏機制,努力形成自主發展的科學機制。
4.社會督導
社會督導屬于運行機制鏈條中的監控系統,它指的是高等職業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的社會化。目前,在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督導評估工作中,基本上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一家之言,這種評價沒有社會參與,缺乏用人單位信息反饋,因而很難對職業教育的教學水平和辦學效益作出全面中肯的評判。筆者認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衡量職業教育質量的高低,其起點在學校,終點在市場。因此,在高等職業教育督導評估工作中,必須轉變評價方式,切實改變教育部門“既當教練員,又當裁判員”的狀況,逐漸建立和完善科學有效的評估機制。一是要成立高等職業教育督導評估中介機構,逐步實現職教評價社會化。評估中介機構的人選要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注意吸納教育、行業、企業等各方面的人員參加,以不斷提高評估工作的專業化水平和科學化水平。二是要進一步完善評估指標體系,使評估指標體系體現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規律和時代特征。三是評價方法要多樣化,既要體現科學性,又要做到簡單易行,便于操作,真正把定性評估和定量評估有效地結合起來。
作者單位:江西科技師范學院職教所
參考文獻:
[1]張晨.行業職業教育運行機制研究/以上海建設行業職業教育為例[J] 教育發展研究,
2006,2:78-80.
[2]樓一峰.探索和形成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運行機制[J].職教論壇, 2004,8:45-47.
[3]張新記.高等職業教育運行機制談[J].中國成人教育, 2005,7:98-1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3849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