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策略馮永歡:前瞻買入成長股賺得18億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尚志科
從2009年四季度到2010年一季度,馮永歡一直在做一件事:把廣發策略優選和廣發穩健增長中的周期性股票,轉以成長股為主。而整個2010年股票市場的表現,尤其是成長股的大幅增長,都契合了他的大投資思路。
2010年,馮永歡為廣發策略優選和廣發穩健增長共賺取17.63億元,在《投資者報》“2010年基金經理賺錢榜”上排第5位。接受《投資者報》記者采訪時,他謙遜地表示:“從結果看,行業配置對整體收益率的貢獻最大,個股選擇只能說還可以。”
與馮永歡一同進入“2010年基金經理賺錢榜”前10名的“廣發系”基金經理,還有廣發小盤、廣發內需增長基金經理陳仕德。他在整個2010年,共賺取16.35億元,排在第9位。
提前轉向成長股
2009年底,馮永歡考慮到貨幣政策寬松自2008年底持續了一年多,在2010年的大概率事件是流動性不會繼續寬松。因而他為2010年制定的策略是:“以業績的增長來對抗估值水平可能出現的波動”。
在行業配比上,主要配置了消費和先進制造。其中消費包括:醫藥、食品飲料、零售、服裝、家電等。馮永歡透露:“直到現在,我的持股結構也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只是個股有小方向調整。從結果看,行業配置對整體收益率的貢獻最大?!?
2010年一季度,大盤經歷小幅下挫,各行業表現分化明顯。在此期間,馮減持了部分銀行、煤炭等周期性行業,增持了醫藥、食品飲料等行業的成長股。
不過,由于周期性行業和高端消費品表現不盡如人意,基金凈值受到一定拖累。從重倉股變動看,張裕A為新進個股,瀘州老窖、青島海爾略有增持。另外,北京銀行、中國平安、浦發銀行和金地集團從重倉股中消失,他在該季度共賺取3.75億元。
馮永歡在一季報中預判:“不排除未來一段時間管理層對貨幣控制更加嚴厲,緊縮時機與程度是今年最大的不確定性。”
二季度,上證綜指跌幅達23%,周期性行業和創業板跌幅較深。該基金繼續減持工程機械等周期性行業,并增持醫藥、零售等業績穩定增長的消費品。
重倉股操作上看,中恒集團和中聯重科從前十大重倉股中消失,新進華潤三九和報喜鳥,并對蘇寧電器、保利地產和軟控股份進行增持。該季度共賺取2.12億元。
三季度上證綜指反彈10.73%,并以成長股為主要反彈動力,消費、醫藥、TMT、工程機械等行業漲幅較大。馮永歡此時增持了醫藥、零售等行業,并提高了股票倉位。該季度新出現的重倉股為上海醫藥和洋河股份,已實現收益3.39億元。
馮永歡在四季度仍維持較高的倉位,并利用反彈機會減持了部分周期股,增持了部分被錯殺的消費股。在四季度已實現收益8.37億元,賺錢較多的原因是,對張裕A、貴州茅臺和保利地產進行了逢高減持。
地產向上動力仍強
從全年的倉位水平看,最低到約75%,最高超過90%,上半年偏謹慎,下半年倉位偏高。
當記者問及馮永歡及時轉向成長股,是不是意味著操作風格更靈活,馮對此坦言,自己的風格并不算靈活?!氨热?007年到2009年,對周期類配置較高,成長股較少。2010年至今則是成長股為主。要靈活的話,可能隨時在調整方向。當然這跟規模較大也有一定關系?!?
在2010年能獲得較好收益,更多靠的是準備充分。馮永歡對此的感悟是,“投資最關鍵的是要有前瞻性、去提前判斷,確定投資方向,并堅定地執行。隨波逐流、人云亦云是最要不得的?!?
在他看來,相比巴菲特,國內投資者有更好的投資機會。
“因為經濟增長較快,很多行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年復合收益率達到20%多并不難。但另一方面,我們的市場環境非常短視,半年時間如果表現差,壓力都會比較大。”
如果重倉股遇到大的負面因素怎么應對?馮永歡說,一旦遇到突發性風險,該賣就賣、該買就買,“這是投資的藝術了”。
“賣股票比買股票難得多,如果做得好,一般來說是靠運氣。而且并不是說投資者經歷了一個經濟周期之后,在下一個經濟周期就能做得好,因為每輪周期都不完全一樣?!彼袊@。
對于當前市場上“地產被壓下去,股市就能起來”的觀點,馮永歡并不贊同,認為這有些荒誕。
“資產往往是相關聯的,怎么可能一個表現很好,一個卻很差呢?要想把地產泡沫真正壓下來,需要長時間的緊縮。這樣下去經濟可能會受到影響,很多資產的價格都會被打下來,到時候股市也不會好的?!?
對于地產調控的效果,他覺得要看未來幾個月的進展。未來可能由于政策密度大,而見到一定效果。“但時間拉長了看,地產向上的動力還是很強的。原因是發行的貨幣太多,緊縮也收不了太多,畢竟有那么大的存量在?!?
低迷市是“調研好時機”
馮永歡認為,現在是需要有耐心的時期,畢竟才緊縮了兩個多月,緊縮的后果還不太明顯。
但他對大盤短期走勢不是太樂觀?!翱纯盏闹饕且驗橥?,資金緊張加劇,通脹不太可能這么快就控制住,一般來說都需要五六個月,這幾個月應該是焦灼狀態,大盤震蕩的概率比較大,下半年可能會好一些,只要度過通脹時期?!?
但拉長距離看,中國其實還處于快速發展中,有些問題是必然出現的,但不能否認發展的客觀事實。前幾年貨幣太多,通脹是必然的,控制一下的話,未來經濟增長還是主旋律。
對行業的具體影響上,馮認為:“如果緊縮再持續幾個月,周期性行業會發生大的變化,多數生產資料的價格會下跌。而消費品行業業績比較確定,目前的估值也比較合理。新興產業我也會關注,但真正好的標的比較少,占組合比例很低,對組合貢獻小?!?
在他看來,商業、白酒的PE都在20倍左右,都處于歷史低估位置,適合做絕對收益。此外,鋼鐵、水泥還在漲,不過水泥目前處于歷史高位,不太可能維持,他的組合中以消費品和先進制造業為主。
具體個股表現上,他判斷差異會較大,需要去考察每家上市公司的情況。對此他最關心的是兩個方面:一是上市公司所在行業如何、是否有足夠大的空間;二是公司管理層是否優秀,優秀的管理層,可以抓住行業機會,避免很多風險。
在他看來,某一個行業負面和正面的東西其實一直都存在。在市場低迷的時期,正是調研上市公司的好時機,有足夠多的機會去布局。“市場總是在爭議中前進,在一致樂觀聲中達到頂峰。投資人應當摒棄市場噪音,更加關注企業基本面,分享企業成長所帶來的收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3904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