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教材 “新”學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李蕾

   摘 要: 現在的教學要求在新理念的指導下,新教材的使用中,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生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重視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及團結協和社會活動的能力,是變傳統的基礎教學為創新性教學;是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通過學生主動的思考、探索、發現、創造、使他們成為現在的學習主人,未來的社會主人。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更新觀念、創設創新氛圍;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動機;要樹立學生具有創造性的個性品質。
   關鍵詞: 創新思維; 創新教育; 創造動機; 個性品質; 創造性
  中圖分類號: G4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8631(2011)02-0124-01
  
   傳統教學重視基礎教學,強調雙基,使學生具有比較扎實的基礎,教學體系強調系統性,比較完備、嚴謹,但對于高科技的21世紀,存在有一些弊端。而現在的教學要求在新理念的指導下,新教材的使用中,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生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重視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及團結協和社會活動的能力,是變傳統的基礎教學為創新性教學;是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通過學生主動的思考、探索、發現、創造、使他們成為現在的學習主人,未來的社會主人。
   一、更新觀念、創設創新氛圍
   傳統教育中的“教師中心”“教材中心”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被動學習,革新發展受到壓抑,無法讓學生進行真正的主體學習,更談不上創造性。要使學生適應未來的形勢、適應新教材,就必須變傳統的教師權威式的師生關系為平等的互相尊重、相互促進的交往方式,學生的人格和權利應得到充分的尊重,只有這樣,創造性學習才有可能。
   要實施真正的創新教育,就要實施真正的教學民主。陶行知說:“創造力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數人的創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數人的創造力發揮到最高峰。”教學民主是創造力形成的陽光、雨露和沃土。教師要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出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廣泛持久的興趣和尋根究底的好奇心參與到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中來,這樣才能使學生去大膽設想、敢于質疑;才能激活學生的創新意識,萌發創造動機;才能活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如果教師在學生面前擺出一副“圣人”形象是非常有害的,因為他妨礙了學生與教師間的平等交流,不利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二、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一種總想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意愿和態度,創造意識強的人總能夠從不同尋常的獨特視角來研究問題,產生強烈的創造欲望和創造勇氣。創造意識來自于問題的質疑,只有善于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人才能引導他產生創造的沖動,波利亞指出:“學習的最好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在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創造一個適合學生自己去尋找的知識的意境?!?
   引導學生自己去做,就必然出現學生經常不用教師講的或課本上現成的方法和思路去解決問題的現象。而且正確的和錯誤都有可能出現,正確時,說明學生能夠理解基本的原理;錯誤時,也未必不是一種好的現象,這說明了學生不滿足于依葫蘆畫瓢,也說明學生具有創新精神。但有許多一線的教師,往往只注意前者,而忽略后者。在一年級的新教材中就有這樣的問題:原來有一些蘋果,吃掉了16個,還剩下23個,原來有多少個?絕大多數的學生認為:16+23=39(個),但有個別的學生:39-23=16(個)很顯然在傳統的教學中,它是不對的。這時候老師如果只說:“不對,坐下?!苯處熀唵蔚姆穸ǎ箤W生剛剛萌發的創新意識被扼殺了;但如果不急于否定,就有學生質疑到:“39-23=16(個),難道求的數量是16?”這時我讓列此式的學生說明自己的想法,并適時的引導學生對此進行討論,得出:“39-23=16(個)“(這是新教材給予學生的創造空間――對學生逆向思維的肯定;也是學生創新的開始。)我表揚學生的大膽設想具有創新性,并給予即時的表揚與肯定,這樣的肯定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研究意識,從而發現多種新穎、獨特的解決方法。如此,不僅鼓勵了學生最初的創新意識,而且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創新欲望。
   因此,在我們的教學中,應鼓勵、啟發和誘導學生提出問題和設想。這是一個人從已知伸向未知世界的心理觸角,是創造意識的體現。古人云:“學貴質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敝挥胁粩嗟墓膭顚W生的好奇心,敢于向傳統方式和權威挑戰,才能夠不斷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發展學生的創造力。永遠不滿足的懷疑精神是創造之母。
   三、善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動機
   創造動機是直接激勵和推動學生去從事創造活動的內驅力,創造動機可以來自兒童的內在動機,也可以來自兒童的外在動機,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可以相互轉化,但對于小學生外在動機有更加直接的激勵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要善于用激勵的語言、信任的表情和及時肯定的表揚,激發學生各種創造動機,啟發他們的創造精神。在《動手做》這節課中,我給學生分成小組,讓每個小組拿出自己最滿意的作品貼在白紙上作展示,班里一個學困生過來委屈的對我說:“老師,他們都說我做不了,不要我?!蔽业男木玖艘幌拢瑢@個孩子說:“老師相信你,你會做的很好?!焙⒆有判氖愕娜チ?。另一個膽小的孩子對自己的作品不肯定、不敢展示,一直坐在座位上,這時,我走過去微笑的看著并對這個學生說:“很棒的,看你做的房子跟真的一樣,快給大家展示一下吧!”這時,學生拿著自己的作品信心十足的貼在黑板上,回來后竟對我說:“老師,我還可以再做一張嗎?”這些不正說明了老師贊許的目光、極大的鼓勵、及時的肯定可以極大的激勵學生的創造熱情嗎?因此,教師外在的激勵作用,有助于學生的創造性活動。
   創造動機還與學生的成就動機有關。成就動機廣告的學生敢于面對困難,有較強的毅力,富有挑戰性,能從完成的任務中獲得滿足感,熱衷于擔任富有開創性的工作,并且完成任務時敢于創新。因此,在教學中,應分層次的調動不同類型學生的創造動機??鬃釉唬骸叭诵校赜形釒?。”發展每一個學生的特長,激發每一個學生的創造動機,是歷史賦予每一個教師的使命。
   四、樹立學生具有創造性的個性品質
   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創造性、也可能有低創造性;低智商者有高創造性、也可能有低創造性。說明,絕大多數人都具有創造力發展的潛質。學生的自信心、進取心、好勝心等個性品質,在創造性活動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時,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探索欲、挑戰性和意志力。對于學生具有創造力的思想和行為,即有錯誤,也要加以鼓勵和引導,要鼓勵學生敢于向權威挑戰,向老師挑戰,敢于表新立異,敢于言別人所未言、別人所未做的事。培養學生堅持不懈、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尤其注意,在提問、講授、練習各個環節中,給學生留一定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夠創造性的回答問題和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是我的一些淺薄的看法。總之,數學教師要在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在教學中,創造一種民主、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和氣氛。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敢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動機;樹立學生具有創造力的個性品質,才能較好的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為國家培養出跨世紀的一代新人。
   參考文獻:
   [1] 游銘鈞著.論素質教育與課程改革[M].浙江教育出版社.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51569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