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新教材特點的點滴認識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新教材將課程基本理念、基本知識融入生活實例之中,以生動活潑的呈現方式,設計開放性的探索環節,使教材成為聯系現實生活與實踐的橋梁,為道德與法治教學更好地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提供良好的平臺,教師要不斷研究與學習新教材,了解新特點,適應新時代。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特點;認識
從2016年9月起,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統一改名為道德與法治。翻開新教材,撲面而來的是清新氣息與獨特之處。從編寫體例看,新教材體現了新課程理念,符合2011年版課標精神,落實了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從內容看,新教材落實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了思想性和人文性;從版面設計看,新教材圖文并茂、生動活潑,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從欄目設置看,新教材的獨特之處在于設計了眾多小欄目,為教學搭起了“腳手架”。新教材內容體系不是簡單以學科知識為系統,而是根據學生生活中面臨的問題,成長中出現的矛盾,把心理、道德、法律、國情這四方面的學習內容有機整合,采用多種方式呈現教材內容。
新教材的最大變化在于設置了六個小欄目,有效引導課堂教學,為教學搭起了一個個“腳手架”。各個欄目在教材中的呈現方式不同,活動要求不同,發揮的作用亦不同,要求教師要有充分的認識和理解,根據教學目標要求選擇利用,以便給學生一個精彩紛呈的課堂,讓學生在主動學習中提升能力和素養。
一、《運用你的經驗》引出課題
新教材在每一框題開始前,都有一個欄目《運用你的經驗》。這個欄目的設計,體現了新課標關于課程基本理念的設定,即“初中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思想品德是在人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對于剛剛進入初中的學生而言,只有建構在已有生活經驗基礎上的道德學習,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和思考。所以,教材在正文內容前,以《運用你的經驗》作為導入,讓學生從已有經驗出發,體驗、思考、分享相關問題,從而導出后面的探究話題。
二、《探究與分享》引導教學改革
新教材在每一課都設置了《探究與分享》欄目,旨在揭示矛盾,引發不同經驗和思想認識的碰撞,讓學生在碰撞與分享中澄清觀點、達成共識。探究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理念之一,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避免了教師滿堂灌、一言堂,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學會了分析和思考、合作與分享,培養了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學生在分享中共同成長,在分享中共同進步?!短骄颗c分享》是新教材中出現頻率最多的欄目??梢?,教材注重引導教師在教學中通過組織學生活動,讓學生在討論探究中展示自己的觀點,有話想說、有話能說、有話可說。每個《探究與分享》欄目都會根據主題,有針對性地設計活動問題或要求,明確探究方向,避免跑偏,使教學更有針對性、實效性。教師亦可在此基礎上,細化或延伸問題,讓探究話題更深入、更貼近學情,更好地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這是教材最大的亮點之處。比如:在教學《做更好的自己》一框時,學生在探究為班集體建設提合理化建議時,有個班的一位學生不愛學習,不遵守班級紀律,跟班干部對著干,自己一身毛病還不服從班干部的管理,經常在班級搗亂。這樣我就讓他來當班長,目的是讓他換位思考,體驗一下身為班長管理班級的艱辛,體會班長的責任與擔當。請班主任老師配合讓他來管理班級,一周之后,我再讓他說說當班長的體會時,他終于理解了當班長的不易以及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表態以后要服從班干部的管理。這樣從教材走向學生真實生活,從完成教學任務走向學生問題解決。
三、《拓展空間》延伸課堂教學內容
新教材在每節課結束之后,都設置了《拓展空間》欄目,意在將教學內容由課堂延伸到課外,讓關于道德的學習不局限于課堂。引導教學聯系社會生活,注重在社會生活中繼續道德學習,促進道德踐履。所以,新教材以“拓展”之名,行開拓、擴展視野之實,體現了教學的延伸性,體現了課程實踐性,將知識學習與道德實踐結合起來,達到知行合一。
四、其他欄目補充學習內容
教材中的《閱讀感悟》《相關鏈接》《方法與技能》這三個欄目是根據教材內容不規律呈現的,有其各自的特點和作用?!堕喿x感悟》欄目一般以美文、故事或詩歌等形式呈現。這些內容或者以名人的故事激勵學生成長,或者用名家的文章啟發學生思考,都是對學生生活經驗的擴展,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相關主題?!断嚓P鏈接》欄目一般是以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為目的的,展示與正文內容相關的材料,補充相關知識;這些內容從不同角度幫助學生理解、深化所學知識,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斗椒ㄅc技能》欄目展現的多是行動策略,給出具體的操作方法,學生只要按此要求實踐即可。這些材料給學生提供了實用的方法,有利于今后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
通觀新的道德與法治教材,會發現其最大亮點是處處都有活動,這些活動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情景的再現,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在參加各種生動活潑的活動中,通過對情景的體驗和感受,激發學生自我教育的愿望、興趣和需要,在活動中展現了自己的才華,增強了自我認同感。新教材呈現的“內容活動化,活動內容化”的特點,有利于提高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效果。因此,作為教師,要加強新教材的研究與學習,與時俱進,做一個與新教材相匹配的“新教師”。
參考文獻:
[1]張瑜.初中政治教材改革之我見[J].考試周刊,2017.
[2]梁國寧.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新教材特點及教學策略[J].教學科學,2017.
編輯 謝尾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5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