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近階段通貨膨脹成因及應對措施簡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自2010年5月以來,CPI一直居高不下。通過分析發現,貨幣供給、投資需求和外部因素對現階段通貨膨脹有不利影響,工資上漲對通貨膨脹的影響還沒顯現出來,并且,現階段的通貨膨脹有很明顯的結構性特征。央行連續收緊銀根,有可能引發后期通貨緊縮。行政干涉手段不是長久之計。
【關鍵詞】通貨膨脹;成因;應對措施
一、引言
通貨膨脹是指商品和勞務的貨幣價格總水平持續明顯上漲的過程。通貨膨脹的程度可以通過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來衡量。為減輕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2009年我國實施了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和擴張的財政政策,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也使CPI一路走高,2010年5月份突破了央行控制的3%的目標,10月突破4%,11月突破5%,今年3月份達到了5.4%,已經形成溫和的通貨膨脹,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對于這次通貨膨脹的成因,很多專家學者從很多角度給出了不同的解釋,但本次物價上漲的原因和機理比較復雜,從一個方面很難全面解釋。本文考慮了貨幣供給、投資需求、工資成本變化、經濟結構和國際市場五個重要的因素,一一分析對我國通貨膨脹的影響。
二、各通貨膨脹成因對我國現在階段通貨膨脹的解釋
?。ㄒ唬┳鳛樨泿努F象的通貨膨脹
貨幣數量論在解釋通貨膨脹方面的基本思想是,每一次通貨膨脹背后都有貨幣供給的迅速增長。如果貨幣流通速度不變且收入處于其潛在的水平上,通貨膨脹的產生主要是貨幣供給增加的結果。換句話說,貨幣供給的增加是通貨膨脹的基本原因。正如貨幣學派代表弗里德曼所說“通貨膨脹是純粹的貨幣現象”。
在2008年9月本次金融危機全面爆發之前,我國M2供應量增長率穩定在15%到18%。2009年,隨著危機影響的蔓延和加深,我國實行了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M2供應量增長率大幅提高,從年初的18.74%一度增加到11月份的29.64%,幾乎是08年低點的兩倍。2010年至今,央行逐步收緊貨幣供應量,多次提高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使M2的增長率又回到危機前的水平。但是,根據貨幣政策的時滯性,09年貨幣供給迅速大幅增加會在2010年下半年開始形成通貨膨脹壓力。
?。ǘ┬枨罄瓌油ㄘ浥蛎?
需求拉動通貨膨脹,又稱超額需求通貨膨脹,是指總需求超過總供給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的持續顯著的上漲。需求拉動通貨膨脹理論把通貨膨脹解釋為“過多的貨幣追求過少的商品”。這里的需求包括消費需求、投資需求、政府需求和國外需求。需求方面的原因或沖擊主要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消費習慣的突然改變和國際市場的需求變動等等。
為方便分析,這里僅分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007年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137323.9億元,比2006年增長了24.8%,2008年全年投資額為172828.4億元,比2007年增長了25.9%,這兩年的增長率都在正常范圍內。由于2009年4萬億大單開始實施,這一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了224598.8億元,比08年增長了30%。2010年投資額達到了278140.0億元,比09年增長了23.8%,又恢復了危機前的水平。但是,財政政策也有時滯,09年投資的迅速大幅增長,會在2010年下半年開始產生作用,對經濟形成通貨膨脹壓力。
?。ㄈ┏杀就苿油ㄘ浥蛎?
成本推動通貨膨脹理論,是西方學者企圖從供給方面說明為什么會發生一般價格水平上漲的一種理論。成本推動通貨膨脹,又稱成本通貨膨脹或供給通貨膨脹,是指在沒有超額需求的情況下由于供給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持續和顯著的上漲。包括工資推動通貨膨脹和利潤推動通貨膨脹。
我國居民勞動報酬占GDP的比重從1983年的峰值56.5%下降到2005年的36.7%,22年間下降了20個百分點,應該說這段時期工資不會形成通貨膨脹壓力,但隨著勞動報酬占GDP比重的不斷下滑,漲工資呼聲越來越高,“十二五規劃”明確指出居民收入預期指標不低于7%,并且收入增幅不低于經濟增速。今年以來,全國已有13個省份進行了最低工資標準適度調整,平均上調的幅度是22.8%??梢灶A見,我國在未來五年左右將面臨持續的加速性的市場化工資上漲局面,我國將在中期階段面臨工資高速增長的新時期。工資的預期增長對現階段的通貨膨脹作用很小,但有可能引發后階段的通貨膨脹。
?。ㄋ模┙Y構性通貨膨脹
西方經濟學家認為,在沒有需求拉動和成本推動的情況下,只是由于經濟結構因素的變動,也會出現一般價格水平的持續上漲。他們把這種價格水平的上漲叫做結構性通貨膨脹。結構性通貨膨脹理論把通貨膨脹的起因歸結為經濟結構本事所具有的特點。生產效率底下部門的工資和價格向高生產效率部門看齊,導致一般價格水平的上漲。
受國際農產品和石油等價格上漲的影響,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不斷攀升,農業生產成本不斷提高,再加上我國自然災害的影響,肉類、牛奶、蔬菜等食品類價格大幅上漲。食品類消費價格指數連續多月漲幅超過10%,近兩個月肉禽及制品價格漲幅超過20%,鮮果類價格漲幅超過30%。另一方面,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條件的,我國價格上漲變現為可貿易的制造業商品價格基本穩定,不可貿易商品價格上漲較快,比如部分服務業房地產價格持續上漲??梢哉f,我國現階段的通貨膨脹有很明顯的結構性特征。
(五)輸入性通貨膨脹
輸入性通貨膨脹就是指通貨膨脹的根源并不是國內市場生成的,而是由于外國出現的通貨膨脹通過國際貿易的形式傳導進入國內的,由外部經濟因素傳導到一國國內后,引起的價格總水平上漲,輸入性通貨膨脹只發生于開放性經濟體中。輸入性通貨膨脹通過原材料價格上漲和資本流動的途徑傳導至國內。
今年5月,法國錫瑞鐠大宗商品研究所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由于中國市場需求強勁,國際市場原材料價格去年大幅上漲,原材料價格2010年整體上漲30%。研究所所長菲利普?沙爾曼說:“原材料價格從未漲到過這么高,這可能是上世紀70年代以來最大漲幅。”而我國原材料、能源大部分靠進口,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會增加我國企業的生產成本,從而產成品價格上漲,形成通貨膨脹壓力。
由于全球性的貨幣寬松政策,導致金融資本不斷拋棄美元和歐元從而投向有儲蓄和經濟增長支撐的新興市場國家。2010年我國吸收外資1057.4億美元,同比增長17.4%,其中部分以投機的形式出現,流向房地產、股市、大宗商品等領域,會炒高資本市場價格,勢必會帶來一定性的輸入性通貨膨脹壓力。
三、通貨膨脹的應對措施及對我國對策的評價
(一)通貨膨脹的應對措施
針對不同類型的通貨膨脹,有不同的應對措施。貨幣學派強調“單一規則”對貨幣現象的通貨膨脹的預防及治理。貨幣學派指出,政府必須首先停止擴張性經濟政策,將貨幣供給的增長速度控制在一個最適增長率上,避免貨幣供給的頻繁變動對經濟和預期造成干擾。需求政策主要用來治理需求拉動通貨膨脹,它包括財政緊縮政策和貨幣緊縮政策。工資推動型通貨膨脹主要依靠收入政策來管理。通過實施微觀財政、貨幣政策,影響需求和供給的結構,使各產業部門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從而避免某些產品供求結構性失調而導致結構性通貨膨脹。輸入性通貨膨脹的傳導主要和經濟的開放度有關。
(二)對我國政策的評價
我國對這次通貨膨脹采取了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行政干涉相結合的宏觀調整方法。投資放緩,特別是鐵路投資,今年有可能會負增長,投資需求的大幅放緩會對現階段的通貨膨脹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010年至今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上調了11次,每次上調0.5%,今年更是每月上調一次,達到21%。2010年10月至今,存貸款基準利率上調4次,每次上調0.25%。貨幣政策一般有一年左右的時滯,不可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央行如此頻繁的收緊銀根,會對商業銀行及商業實體造成很大的沖擊,而且后期有可能引發通貨緊縮。而且這種一刀切的做法,會抑制本來就不旺盛的消費需求。對房價食品價格等政府更多是采用行政干涉的手段,行政干涉雖然能暫時緩解價格的過快增長,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供求的矛盾。
參考文獻:
[1]高鴻業.西方經濟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5.
[2]范志勇.中國通貨膨脹是工資成本推動型的嗎?[J].經濟研究,2008,8.
[3]楊麗萍,陳松林,王紅.貨幣供應量、銀行信貸與通貨膨脹的動態關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8,6.
[4]中國經濟增長與宏觀穩定課題組.外部沖擊與中國的通貨膨脹[J].經濟研究,2008,5.
作者簡介:
石志博(1984-),男,江蘇徐州人,中共江蘇省委黨校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經濟。
張晨(1985-),男,江蘇南京人,中共江蘇省委黨校碩士研究生,研究方法:經濟社會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5320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