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新農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張新華
在政策和資金的雙重推動下,現代農業企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機遇
向來熱衷于投資高科技、互聯網的風險投資(VC),近年來,隨著TMT、零售、綠色能源、健康醫療等行業的此起彼伏,開始關注于高成長性行業。
新農業就是其中的重點之一。
新農業緣何火
早就有一些嗅覺靈敏的風險投資人,開始“下鄉”探路。2006年5月,紅杉資本首度進軍農業領域,向福建利農集團投資500萬美元,以工業化的方式種萊,產品40%進入沃爾瑪超市,其余則遠銷日本、韓國、東南亞。
資本“下鄉潮”在2008年開始加速。2008年,達晨創投投資5000萬元,幫助神農集團建設養殖基地。同年8月,德意志銀行注資6000萬美元,獲取上海宏博集團公司養豬場30%股份。2008年12月23日,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KKR獲批向蒙?,F代牧業投資1億美元,與KKR同時八股的還有鼎暉投資。近期,包括法國里昂銀行、美國大摩等在內的海內外投資商先后投資或參股中國的優質農業企業,培育廣闊并且正在快速興起的中國農產品市場。 市場相關數據顯示,包括茶葉、果汁、紅酒、花卉、蔬菜、雞蛋、育種、疫苗、水產養殖、肉食品加工、豆制品加工、生物肥、農藥、油脂加工等行業,都已經有海外資金背景的私募基金或風險投資的投資。
在接受《新經濟導刊》專訪時,清科集團研究中心咨詢師張靜宇解釋說:現代農業是以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生產要素為支撐,用現代組織管理方法進行經營,農、工、貿緊密銜接,產與銷融為一體的社會化農業。其主要特征是生產規?;ぞ邫C械化和產品市場化。
而對于新農業企業,作為本土VC人士、深圳深創投資公司總裁的李萬壽,曾列出其必備的特征,包括:成規模的種植和養殖基地,工業化的標準控制和生產流程,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和產品創新,并最終能夠建立全國性乃至全球性的市場。只有這樣的企業才能夠靈活調整產品結構,保持產品的高附加值,越做越大實現上市。
在中國,農業之所以吸引投資人,自然有著自身深層次的原因。資深風投人士杜楓作出如下解析:
其一是農產品的抗周期性。比如,“在金融危機的經濟寒冬中,人們可以不買游艇、不度假,但是總不能不吃雞蛋、不吃肉吧!”而金融危機下尋求安全保障的投資,被認為是境外資金加速下鄉的重要原因。中國鼓勵外商進行農產品投資,加上當前農產品生產水平較低也給了大的國際資本投入農業一個很好的機會。
其二是與消費者生活水平提高相關的特色農業、農產品在中國的商機。只要中國的國民人均收入在增長,這類農產品的消費就有望繼續提高。“綠色”、“環保”已經成為新農業企業的核心概念,除了自身產品無公害、健康,企業更加注重對生產廢料的再應用。如德青源,投入6000萬建設一套雞糞沼氣發電的設備。雖然投入大,但是發電站除了供養雞場的用電,還將多余的電量賣給國家電網,經濟效益明顯:另外,發電站還為公司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解決了公司的長期發展問題,將成功的模式復制在其他地區。
其三是傳統農業轉型及農業現代化過程中所帶來的巨大機會。中國目前處在從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傳統農業的組織形式、流通體系和服務體系都需要升級。土地改革、林權改革等關鍵政策的出臺,喻示著未來不少投資機會。
風投為之著迷的新農業,利潤究竟有多高呢?有關人士向媒體透露:以玉米為例,一些深加工后的產品附加值將比玉米原糧增值許多。玉米每噸的當地收購價格不到1500元,若是加工成玉米汁,每噸售價立即超過3000元。玉米淀粉,這兩年價格同樣在漲,如今達到2000多元;蛋白粉,價格在4000元以上。這樣的利潤率,足以讓習慣了低利潤率、跑量為主的制造加工業浙商們側目。當然,農業的投資“不單單只是糧食領域”,一般進入內地投資并成為當地舉足輕重的企業后,“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水、電、路、房、衛生都意味著更多的投資機會。”一位企業家表示,“當然,如果當地政府去引導、啟動得力,我們企業家就會事半功倍?!?
因此,在中國農業整體的產業化還不夠發達,且企業都規模較小,所以,新農業投資在中國有較大的擴張和整合的機會,加上政策層面的支持,大規模集中化、產業化的生產給農業企業提供了較好的前景。
諸多業內人士認為,從長遠的角度看,全球人口的增長、耕地資源的稀缺將使農產品處于全面的“牛市”。投資大師羅杰斯也反復強調,農業是未來幾年最值得投資的行業之一,在中國最有投資價值的就是農產品。
風投下鄉熱的背后,正是農業投資熱的大趨勢。
政策利好,瞄向創業板
近年來,隨著“三農”問題的凸顯,發展現代農業逐漸成為我國農村建設的重點,中央政府對現代農業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
2006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未來農村主要的工作任務是以發展現代農業為著力點,推動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2007~2009年間中央政府針對農業連續出臺三個“一號文”,其中2009年1月發布《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著重指出2009年將在2008年的基礎上較大幅度增加良種、農機具購置等補貼,同時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及科技投入,重點支持高科技育種、農業機械化、優勢農產品、畜牧水產業等領域產業及企業發展。這些扶持政策的出臺,將直接惠及育種、農機具生產銷售、規?;r業生產、畜牧家禽養殖加工一體化等企業。
同時,創業板的推出再次為現代農業企業帶來利好。福建圣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今年7月已順利上市,其背后“隱匿”的一批創業投資公司或將獲得高額收益,其中占其總股本8%的達晨創投,將會獲得超過700%的收益。創投人士認為福建圣農有標榜意義:“這是主板IPO重啟后,第一個新農業概念的企業,體現了國家對農業的支持”,因而堅定投資新農業的決心,新農業同時也是即將打開的創業板市場備受青睞的寵兒。
清科研究中心咨詢師張靜宇認為,創業板將優選成長性高、科技含量高以及新經濟、新服務、新農業、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業模式企業上市,其中新農業屬性涵蓋農副產品深加工、農業龍頭企業、綠色食品和生態農業、種子工程、農業科技創新和轉化、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循環農業。
他指出,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生產經營方式轉變,農業資金需求逐年高漲,逐漸從生產延伸到產、供、銷各環節,從一般農戶延伸到育種、養殖、農產品加工等多個主體,單純依靠政府資金已不能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創業板主推“兩高六新”企業上市,不僅能為現代農業企業提供更為廣闊的融資平臺,滿足現代企業發展的資金需要,
還能夠提升農業企業的知名度和市場形象,并通過上市農業企業的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的民間資本、創投和私募股權資本投身于現代農業領域。
張靜宇表示,風投界紛紛看好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機會,創投和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從2006年加速了在農業領域中的投資。另據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02~2009上半年間,共發生了69起創投或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投資農業企業案例,涉及金額7.08億美元:其中2006年以來創投和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在現代農業領域中的投資案例和投資金額快速增長,2006年一2008年三年間,年投資案例增加1.75倍,年投資金額增長4.15倍;2009年上半年受經濟持續低迷影響,創投和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投資收縮,農業領域的投資所有放緩,但投資金額超過2006年全年水平。
不僅如此,創投和私募股權投資領域也逐漸拓寬,2006年前創投和私募股權投資機構還主要涉足于育種、奶業、肉類加工、化肥等農業領域,2006年以來投資領域已擴展至農機生產與銷售、環保農藥、花卉、林業、有機農產品種植、農牧漁產品深加工等其他領域。
在張靜宇看來,創投和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的投資決策與退出渠道有著重要關系。
目前,滬深兩市上市的農業企業有70多家,其中獲得創投和私募股權機構支持的農業企業為3家,市場容量還很大。創業板重點扶持“新農業”領域企業上市的導向,增加了現代農業企業上市機會,一方面直接為現代農業企業提供融資平臺,另一方面也將健全創投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在農業領域中的“投資一退出一再投資”循環模式,引導更多創投和私募股權機構投資現代農業。
“近日,媒體披露創業板首批申報的95家企業中就有明月集團、四川光友、吉峰農機等7家現代農業企業。而與此同時,更多的創投和私募股權機構將目光轉向現代農業企業,深圳創新投、達晨創投、智基創投、優勢資本、賽宮、KKR等多家機構均看好現代農業,正加大在現代農業領域的投資力度?!睆堨o宇透露說。
現代農業任重而道遠
現代農業企業的崛起,有待提升綜合能力。
張靜宇特別指出,“目前我國現代農業企業還普遍存在經營管理能力落后、人才缺乏、產品科技化程度低、品牌意識不強、市場單一等問題,與刨投和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的投資要求以及創業板上市條件相差較遠。”
他認為,根據清科研究中心整理的創業板首批申報和vC/PE支持的已上市農業企業的特點,現代農業企業至少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明確企業定位,形成獨特優勢?,F代農業企業應結合其地域特點,發揮比較優勢,確定企業的主導產業,并整合企業資源優先發展主導產業或產品,或利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或整合上下游產業鏈,形成產業化經營:或優化銷售模式,擴大產品影響等等,逐漸形成企業優勢。
其次,引進各方面人才,完善企業經營管理?,F代農業企業要善于引進和儲備科技、管理、財務和市場等各方面的人才,提高產品科技水平,促進企業產品升級換代:完善企業架構和內部管理,提高企業經營效率;提高市場開拓和營銷能力,擴大產品銷售。
最后,提高產品質量,打造企業品牌。現代農業企業應在產前、產中、產后的每個環節進行標準化管理,提高產品質量,打造企業產品品牌;同時規模較大的企業要善于利用中介組織,采取聯合、合作、并購等方式,整合上下游企業品牌,擴大生產規模,增強市場競爭力。
“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贝嗽掚m然是毛澤東40年前說的,但是對今天的風險投資家們仍有現實意義。在國家惠農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隨著創業板上市工作的有序推進以及創投和私募股權在現代農業領域的投資增加,在政策和資金的雙重推動下,現代農業企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機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3928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