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積極推進設施農業保護農業生態環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設施農業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點之一。本文通過對設施農業覆蓋的范圍論述了我國不同地區設施農業的發展現狀,通過設施農業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系統論述了設施農業實施過程中產生的各類污染及如何防治,最后從政府主導和設施農業科研力度上說明了普及設施農業需要采取的各項措施。
  關鍵詞:設施農業;保護; 生態環境
  隨著我國人口的增長,對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也要求越來越高,目前傳統的農作物種植方法已經不能滿足人口日益增長的要求。在國外比如日本和美國早就提出了設施農業的概念,并且他們的設施農業種類繁多,普及率也很高。設施農業是指在不影響環境的前提下,采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高效的生產優質農作物的方法,設施農業可實現土地的高效利用,農作物產量和質量提高的同時不影響生態環境,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農業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一、設施農業具有廣泛的覆蓋面
  設施農業采用現代化的物理生物和化學方法,通過改變光照和溫度的保持時間,創造最有利于農作物生長的環境,在目前我國應用比較廣泛的是塑料溫室大棚。在寒冷的季節通過透明的保溫較好的聚烯烴薄膜可以使作物生長迅速,這種溫室大棚不但不影響采光而且能提供常年20多度的作物生長環境,還具有良好的防塵和抗污染能力,由于綜上的這些優勢,作物在生長期間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逐步減少,從而有效的保護了生態環境。
  除了上述的塑料溫室大棚,設施農業還包括設施栽培和設施養殖技術,農作物栽培設施,比如連棟溫室,日光溫室和小拱棚等;設施養殖包括網箱養殖和圍網養殖以及育苗室等等。在我國由于南北溫差太大,不同地區發展了不同的設施農業,比如在比較寒冷的東北地區,一般作物剛開始種植時采用地膜覆蓋育苗,對于社會需求較大的比如黃瓜和西紅柿等一般也會采用塑料大棚進行種植。在我國的西北地區像陜西甘肅等由于氣候干燥降水較少,晝夜溫差大,采用傳統的地膜覆蓋滿足不了作物生長,為了保持濕度和溫度一般都會采用溫室大棚。除了上述常見的塑料大棚,比較復雜的設施農業還包括無土栽培技術,工廠化育苗技術等,農業設施在具體的應用中根據作物生長特點還包括了通風、降溫、調濕度等具體的技術措施,各個地區會因地制宜。
  二、設施農業與保護環境應該相輔相成
  發展農業對環境的要求特別高,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產生量也與日俱增,生活污水和日常垃圾隨意排放,塑料制品滿天飛,對環境造成了惡劣的影響。設施農業滿足了作物高效生產的條件,產量大幅度提高。但是在設施農業應用中不可避免的會使用到一定量的不能降解的薄膜,這些薄膜如果長期存在于土壤中,會造成土壤的板結,農作物在板結的土壤中不利于生長甚至會降產和死亡,如果讓板結的土壤恢復正常,會產生大量的人力和財力,農民負擔會加重。大量的使用化肥,硝酸鹽類的致癌物質最終會通過食物鏈進入到人體中去,得不償失,而且通過雨水化肥會流入到河中,地下水也會受到污染,影響了人們的飲水安全。農藥和除草劑等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談之色變的有毒物質,這些是最直接影響我們的健康的有害物質。
  綜上說的這些是設施農業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政府和相關的部門應該做好宣傳和教育工作,讓農民從源頭上杜絕,比如政府應該給與一定的經濟補貼,讓農民購買可生物降解塑料薄膜,這種薄膜不會產生土壤板結,有利于作物生長。提倡農民使用低毒和無毒農藥,減少農藥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根據不同地區的土壤養分特點,農業相關部門應該指導農民科學施肥和平衡施肥,多采用一些農家肥,比如豬糞肥和雞糞肥等,不僅增加了土壤的有機質成分而且和讓家畜的廢物變廢為寶,保護了生態環境。積極推廣并且普及農村的沼氣燃料和建設沼氣池,將沼氣池的廢渣作為設施農業的有機肥料,增加農業生產中秸稈的利用率,將秸稈進行深度腐爛變為飼料或者農作物廢料,實行清潔的農業生產技術,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三、促進設施農業發展的主要措施
  1.政府的主導作用
  設施農業的推廣和發展政府起到主導作用,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宣傳力度,講解農業設施的優點,讓農民知道其中的益處。同時政府要根據當地的生態特點積極的推廣設施農業,可以進行示范田制,加強對農民的技術培訓,使他們了解作物生長環境,如果農業設施增加了作物產量和質量,可以進一步加大推廣。政府應該對積極采用設施農業的農民一定的經濟扶持,減少設施農業投放的成本,減輕農民負擔。政府還應該起到監督和監管作用,對于在設施農業中采用的有毒農藥和化肥的行為,進行堅決取締,對于故意破壞設施農業的相關人員進行一定的懲罰。
  2.增加設施農業的研發力度
  雖然設施農業目前已經覆蓋了我國90%以上的地區,但是設施農業目前還僅局限于溫室塑料大棚上,結構單一,沒有過多的選擇空間,農民對設施農業的參與度不高。政府應該鼓勵各大企業加強設施農業的研發,比如可降解薄膜是制約農民選擇設施農業的一大壁壘,可降解薄膜成本高,強度差,企業應該從原材料和制備方法上降低可降解薄膜的最終售價。抗病菌優良作物的育苗和栽培是減少化肥和農藥量的有效途徑之一,國家應該增加這方面的投入,培育相關的科研人員,進行農作物的品種改良工作。農民對農作物種植和管理知識比較有限,政府應該定期讓農業科研院所的專家對農民進行種植技術培訓,比如培訓不同品種作物在生長期間需要的通風時間,溫度范圍、濕度大小等,這些是作物生長必不可少的環節,綜上這些都是使設施農業發揮到最大效果的有效途徑。
  四、結語
  在當今社會發展過程中,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日趨重要,各個國家都在設施農業的投入上下了很大力氣,在我國設施農業發展過程中以塑料薄膜為主的溫室塑料大棚占了較高的比重,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減少了環境的污染,但是目前設施農業的發展沒有從根本上杜絕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而且可降解的塑料薄膜使用占比也較少,因此下一步政府應該加大可研力度,研發新型設施農業,從根本上減少污染源的存在。
  參考文獻:
  [1]梁銀麗,陳志杰,王宗明.設施農業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J].水土保持學報,2013,16(05):32-33.
  [2]辛繼紅,莫莉加.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及對策[J].水土保持研究,2008,33(08):58-60.
  [3]李學林,陳良正,李宏.淺談新階段我國農業科技的政策與法制保障問題[J].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6,19(21):21-2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239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