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的路徑選擇與政策效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縱觀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大局,其金融產業不僅占據著重要地位,也在核心程度上推動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尤其在新時期下,中國農村金融在面臨一系列挑戰的背景下,其發展路徑如何選擇成為了目前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與此同時,我國農村政策效果也發生了巨大轉變,因此更好的為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提供穩定的政策保障。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我國農村金融發展現狀,其次,具體闡述了農村金融發展路徑,最后基于發展路徑背景下對政策效果進行分析。
  關鍵詞:中國農村經濟;金融發展;改革路徑;政策效果
  一、當前我國農村金融發展現狀分析
 ?。ㄒ唬┺r村金融服務體系不完善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高度重視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近幾年,又將關注重點轉向了農村金融上,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政策措施,旨在不斷完善農村金融體系。雖然國家加大了對農村金融的支持,也取得了一些積極作用,但僅僅依靠這些政策無法形成完善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因此許多農村地區的金融機構只是將國家政策當做輔助措施,限制了自身的發展。此外,再加上農村地區的資源限制,很多金融行業人員不愿前往農村工作,導致農村經濟管理人員專業素質低下,在內部管理上缺乏工作經驗,無法創新新的管理模式,進而阻礙著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積極發展。
 ?。ǘ┺r業機構與金融機構發展不協調
  我們知道,農業領域在農村經濟中占據著最大、最核心的地位,因此我國相關部門及政府都非常重視農村農業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就目前來說,在我國農村經濟市場中,大部分中小型企業和農業個體戶的資金需求是最主要的,這種現象反映到農村金融機構上,信貸為了滿足各種經濟需求,因此衍生的多種金融模式改變著農村的經濟體系。另外,農村金融機構中的債務問題近幾年來越發嚴重,農村要想健康發展經濟,就需要獲取大量的資金支持,但農村主要經濟收入還是以農產品為主,若農產品經濟收入無法滿足經濟發展時,就容易出現金融債務問題,不僅降低了經濟管理工作效率,還影響著農村經濟的長久發展。
 ?。ㄈ┺r村金融市場監管力度不足
  另一方面,我國農村金融市場還存在監管力度不足,發展相對落后等問題。這是由于大部分農村工人、農民自身不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甚至從未接觸過金融資本市場,主要的收入都是來源于農業生產,但我國農村農民的耕地面積具有分布廣泛、個體面積小的特點,因此其經濟收入有限,再加上農村金融市場中的主要金融產品為信貸和保險,在缺乏合理的監管體系下,金融市場的缺陷就大大阻礙著農村金融的發展。
  二、農村金融發展路徑
 ?。ㄒ唬┘訌娹r村金融體系的完善工作
  筆者就上述中國農村金融體系存在的問題,簡單提出一些加強農村金融體系的完善工作。第一,加強農村金融發展,開展金融工作過程中注意強化信息基礎設施體系的建設工作,并基于移動網絡,媒體網絡等多種宣傳渠道向農村地區普及信息技術程度,從而提升中國農村金融行業信息采集工作的效率,之后對農村地區金融用戶信用等級進行統一評估。第二,優化農村金融行業信息保存系統,金融信息管理人員要按照銀行規定,提高信息保護意識,落實個人責任制,避免出現用戶信息被盜用、信息缺失等現象出現。第三,當地農村縣政府應盡好監督和引導工作,加大對當地區域金融行業的資金和政策扶持,通過積極鼓勵保險行業參與到農村金融保險建設項目中,從而有效降低農村用戶的金融貸款風險率。在完善農村金融體系過程中,政府部門及金融行業也應積極建設人才培育體系,在實際操作方面,當地政府也可以給予地方科研機構及高校政策支持,以此為農村金融行業建設人才隊伍提供保障。
 ?。ǘ┘訌娹r村金融產品管理
  此外,加強農村金融服務產品的管理。地方金融機構應認清自身發展特點,明確發展方向,并與地方金融政策相結合,實施有效的服務產品研發和應用?;诖?,我國農村金融行業在產品管理前要做好地方經濟情況調查,通過采集近幾年的經濟發展和金融信息,結合當地用戶特點及服務需求,尋求新的產品創新。在對金融產品進行管理時,金融單位應要求管理人員誠信服務,不以私欲影響金融產品服務質量,為機構建設良好的社會形象。在農村金融產品發展過程中,金融機構要定期結合農民需求變化,對金融產品進行創新和結構調整管理,加強優質金融服務產品研發力度,為當地金融用戶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金融服務。最后,在對農村金融進行管理時,還要注重構建和完善金融風險預防和管理機構,持續關注金融產品風險管理制度建設是否完善、合理,不斷探索新的產品管理方法,最大限度的保障農民利益。
 ?。ㄈ娀r村金融市場監督管理
  最后,強化中國農村金融市場監督管理,建設完善監管部門,當地政府部門與金融機構進行合作,共同對金融市場進行監督管理,從而為農村地區金融行業發展創設良好的環境。同時,監管部門在收集到當地金融市場有效信息時,必須及時傳輸給政府直屬部門,遣派專業監管人員對信息進行管理。在農村金融市場建設過程中,也要重點關注欺詐和投機行為的監督管理,加強投資理念偏差防范工作,在如何應對政府過分擔保金融產品帶來風險方面,必須建風險補償機制,并通過采取分攤入股形式降低和管理金融風險。此外,政府在制定金融體系存款利率及貸款利息方面,可以適當留出當地金融機構額度調整空間,鼓勵其進行自主定價,以此大力推進當地農村金融行業的自主發展。在農村金融機構的監督和管理體系建設方面,當地政府的監管部門可以加大資源投入,例如:扶持金融人才隊伍建設,提升金融管理人員綜合素質,為金融機構的發展與建設提供豐富的人才儲備。此外,當地監管部門也可創設并應用多元化的監管方法,包括風險監管、功能監管以及審查監管等進行有效監督管理,并在管理過程中及時發展解決農村地區金融市場風險問題,最終促進農村金融體系的有效建設。
  三、我國農村金融發展的政策效果
  中國農村的金融機構與其經濟發展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很多學者在研究我國農村金融發展時首先突破口為尋求農村經濟發展。改革開放后,我國農村金融開始全面普及,其發展政策更是為農村經濟進步提供更了重要保障。早在1984年,中國政府就以確立農村信用社發展之路,并相繼出臺各類政府,為我國農村地區的金融企業提供了政策文件參考?,F如今,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的經濟也逐漸朝著規范化、市場化進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著當地金融行業多元化發展進程。為了滿足農村居民便利存款、貸款等金融業務,國內首先建立了郵政儲蓄業務。隨著農村經濟和金融服務業務的多元化,各類金融企業為了謀求更高的競爭位置,在市場經濟與政策文件的宏觀調控下,大量商業銀行陸續發展并壯大起來。在農村金融發展領域上,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問題,例如金融機構內部組織與服務錯位,農村金融市場混亂,政府過分干預等,這些也大大阻礙著農村經濟提升和發展。在此背景下,我國政府為了保障和促進農村地區金融行業穩定、可持續發展,在2007年,我國銀監會部門制定并出臺了一系列關于金融組織管理的政策文件,從而為金融機構完善內部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法律參考。此外,我國農村地區的金融行業在長久的發展和創新道路中,隨著政府的有效監管,農村金融機構逐漸趨于正規化,金融服務產品也越來越多,極大的推進著農村地區經濟的繁榮穩定發展。
  四、總結
  本文通過分析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的路徑選擇和政策效果,不難發現,農村金融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建設金融服務體系,縮小我國城鄉差距對于完善農村金融體制有著關鍵作用?,F如今,就當前中國農村金融理論發展來看,農村金融的發展并不能完放任市場體制調節,政府除了要發揮自身主導作用外,還應結合各個部門,相互配合提升農村地區經濟收入,以此提高農村人員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劍峰,林文玲.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的路徑選擇與政策效果[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8 (09):77-78.
  [2]鄔思懿.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的路徑選擇與政策效果分析[J].農村實用技術,2018 (06):14-15.
  [3]丁志國,張洋,覃朝暉.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的路徑選擇與政策效果[J].農業經濟問題,2016,37 (01):68-75+111.
  [4]金運.中國農村金融改革發展歷程及改革思路[D].吉林大學,20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0398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