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寧夏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實困境及路徑選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寧夏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產業轉型升級為主攻方向,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走出了一條推動寧夏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關鍵詞:寧夏;創新驅動戰略;產業轉型;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921(2019)03-125-004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已成為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征和戰略任務,高質量發展要求我國經濟要從過去依靠要素投入驅動增長轉向創新驅動增長。面對倚重倚能的經濟現狀,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堅決貫徹落實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產業轉型升級為主攻方向,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努力探索欠發達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一、寧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的成效
  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煤炭、電力、冶金、化工、建材等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重點發展現代畜牧、釀酒葡萄、枸杞、瓜菜等產業,打造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推進西部云基地、新型智慧城市、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化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形成新的增長點和動力源。
 ?。ㄒ唬┲ν苿又攸c項目建設, 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無論是產業轉型升級,還是經濟高質量發展,都必須通過具體的項目來推動和實現。2018年,寧夏90個重點建設項目中, 31個重點工業項目,已開工的28個,開工率為90%,完成投資104.5億元,為寧夏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2018年,寧夏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0%和15%以上。
 ?。ǘ┲ν七M“三去一降一補”
  面對寧夏經濟轉型升級的壓力,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出臺了穩增長20條、服務業23條、民營經濟20條、促進民間投資30條等政策措施。2018年,寧夏將33個工業園區整合優化為22個,淘汰化解落后過剩產能318萬噸,整治“散亂污”企業1 932家,降低實體經濟成本90億元。經濟質量和效益有了新的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6%,比全國高10.7個百分點。寧東能源化工基地位列全國化工園區第8位,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躋身國家級開發區百強之列。
  (三)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寧夏把科技創新放在全區發展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制定了《寧夏沿黃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2016~2020年)》《寧夏沿黃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沿黃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考核評價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政策,對改善寧夏科技創新環境產生了重大影響。
  一是著力開展農業科技創新。馬鈴薯良種三級繁育技術體系建設奠定了寧夏全國種薯基地地位,農業物聯網技術集成示范應用水平全國領先。圍繞加快推進“一特三高”現代農業,以寧夏國家級和自治區級農業科技園區為抓手,開展現代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基地建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1]。二是大力推動特色創新。寧夏安排創新驅動資金30億元,建立科技金融戰略合作聯盟,撬動金融資本17億元,聚焦大數據、新能源、煤化工、新材料、裝備制造等特色產業,以沿黃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為載體,開展科技型企業培育“五大行動”,實施重大研發計劃項目373項,開展產業科技攻關。2018年,寧夏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達1.3%,有效發明專利增長27.3%,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增加到150家,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1.4%。
 ?。ㄋ模﹦撛旃礁偁幍闹贫拳h境,鼓勵中小企業加快成長
  寧夏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把發展中小企業作為擴大就業、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不斷營造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制度環境,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非公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加快非公經濟發展行動計劃》《關于扶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法規,對增強企業活力起到了重要作用。2018年,全年新注冊市場主體增長5.1%,每天近300家。同時,深入開展扶助中小企業專項行動,建立中小企業成長項目庫,打造“成長之星”“行業之星”企業。截至2018年底,寧夏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400家,認定“專精特新”企業506家,全力支持中小企業提升綜合競爭力。2018年,寧夏規模以上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6%,比全國高1.3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增長22.8%,比全國高9.2個百分點[2]。
  (五)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條件。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十分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寧夏以構筑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為目標,扎實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大規模開展植樹造林、防沙治沙和濕地保護,加大投入力度。2018年,寧夏環保專項投資達30.41億元,較2017年增長了265%。
  一是全力打好“氣、水、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堅戰。2018年,寧夏地級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7.2%,同比增加5.8個百分點。PM10、PM2.5平均濃度同比分別下降8.9%、10.3%。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進一步下降。黃河流域寧夏段15個國控斷面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為73.3%,黃河干流全年保持在Ⅱ類水質,地表水劣Ⅴ類水體全面消除,生態環境質量呈現持續改善的良好態勢。二是全力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圍繞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的57項具體問題,要求2018年底完成的3項已全部按期完成。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轉辦的1 339件群眾信訪投訴件,已辦結1 319件,正在辦理20件,辦結率98.5%。三是嚴格環境執法。依法依規關停35家企業,化解落后過剩產能項目8個。中能鋼鐵、啟元藥業、博宇紅星特鋼、六盤山水泥等一批因環保問題停產整改,泰瑞制藥已實施搬遷計劃。生態環境部門實施行政處罰1 028起,罰款金額1.2億元,涉嫌污染犯罪移送公安機關16起,有效打擊了環境違法行為。   二、寧夏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
 ?。ㄒ唬﹦撔履芰Σ粡?
  一是寧夏研發投入不足。研發投入是企業創新的必要條件。寧夏多數企業對創新不夠重視,尚未形成研發投入持續增長的機制。企業偏向于擴大生產規模以獲取短線利潤,對企業的長遠發展缺少謀劃。寧夏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科研平臺的企業不足20%。2016年,寧夏R&D經費為29.9億元,R&D投入強度為0.95%,而北京市R&D投入強度高達5.96%;2017年,寧夏R&D經費38.9億元,R&D投入強度為1.13%,北京市R&D投入強度為5.64%。二是創新人才短缺。目前,寧夏科技人才不足,人才總體質量相對偏低,高層次人才匱乏,寧夏高層次人才僅占人才總量的0.28%。學科技術帶頭人和領軍人才奇缺,嚴重影響寧夏科技創新能力提升。
 ?。ǘ嶓w經濟水平有待提升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推動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的根本所在。以寧夏裝備制造業為例,截至2018年底,寧夏共有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157家,形成了以數控機床、鑄件鑄造、儀器儀表、礦山機械、電工電氣、高端軸承、新能源裝備為主的產業結構,培育了共享集團、吳忠儀表、小巨人機床、西北軸承和天地奔牛等一批骨干企業。但是,發展壯大寧夏裝備制造業,還面臨以下現實困境。一是技術裝備水平低。目前,寧夏裝備制造企業生產設備自動化水平低,數控化率僅為35%,與全國平均水平還有較大差距。二是產業協作配套能力差。目前,寧夏裝備制造業尚未形成專業化分工、社會化配套的服務體系。僅有的幾個成套設備制造,大部分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要在國外或區外配套。三是行業質量效益急需提高。寧夏裝備制造業生產效率較低、核心競爭力不強、缺少高端產品。目前,寧夏裝備制造業工業增加值率僅為22.5%,低于全國平均水平4.5個百分點。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只有7家,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21家。
 ?。ㄈ┥鷳B環境保護任務依然艱巨
  寧夏生態保護與建設的總體形勢良好,但經濟建設與生態保護的矛盾逐步凸顯,環境承載能力仍然較低,生態脆弱的瓶頸依然存在。寧夏南部水土流失、中部土地沙化和草地退化、沿黃濕地水體污染、引黃灌區土壤污染和次生鹽漬化等生態問題,依然是制約寧夏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一是水土流失依然嚴重。寧夏水土流失面積達1.96萬平方公里。尚有250萬畝陡坡耕地和嚴重沙化耕地,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嚴重,是重要的風沙源區和入黃泥沙策源地。二是草原保護形勢依然嚴峻。寧夏3 665萬畝天然草原中,90%以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重度退化面積1 346萬畝、沙化面積1 177萬畝。同時由于社會經濟發展,征用占用草原日益增加,草原保護和持續利用形勢嚴峻。三是水資源嚴重短缺。寧夏降水稀少,多年降水量約為250毫米,人均占有水量197立方米,僅為全國平均值的1/12。城鎮化、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加大,使寧夏今后水資源供需矛盾更加凸顯。四是森林生態功能較低。寧夏森林資源總量不足,質量不高,整體生態功能較弱。寧夏森林覆蓋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積占全國人均面積的62%,人均森林蓄積量僅為全國人均的9.3%[3]。
  三、加快寧夏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選擇
 ?。ㄒ唬┩苿觿撔买寗影l展
  圍繞寧夏創新驅動的關鍵性、核心性問題,要不斷深化區域內、區域間協同創新機制建設。通過區域協同創新機制的構筑,更好地發揮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和技術轉化之間的聯接作用。一是著力培育以高新技術企業為骨干的創新型產業集群,使產業鏈相關聯的企業、研發機構實現有機聚合,打通產學研用各方面合作的通道,推動各方力量向高新技術企業集聚。加強對原有傳統產業的技術升級和改造,把資源優勢盡快轉化為產業優勢乃至產業強勢,使創新型產業集群成為創新發展的重要動力。二是大力培育、引進、使用各類創新創業人才,落實人才新政18條。在人才培養上,要注重實用性人才,突出現代技能的運用,突出人才的實踐能力;在人才引進上,要實施柔性引才政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人才使用上,要力求人盡其才,實現人崗匹配最優化,從而最大程度上發揮人才效用。三是提升創新支撐能力。加快推進沿黃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圍繞現代煤化工、生物醫藥、特色農業等重點領域,部署一批科技項目,突破一批關鍵技術,轉化一批先進成果,推動自主創新和開放創新互融共促、產業創新和特色創新共同發力[4]。設立創新基金,培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
  (二)大力發展實體經濟
  一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實施重點技改項目,開展企業對標工作,促進煤電、冶金、化工等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二是加快企業優勝劣汰,淘汰低端落后過剩產能。全面治理“散亂污”企業,依法加速出清“僵尸企業”,推動各類生產要素向優質企業聚集。落實“互聯網+先進制造業”實施意見,在智能制造、儀器儀表、專用電器等領域培育一批單項冠軍,助推小企業“升規上限”,為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注入新動能。三是促進園區轉型發展。優化園區功能配套,提升綜合承載能力,改革園區管理體制,推行“區域評”制度,鼓勵每個市創建1個示范園區,抓好一批標桿企業、示范項目,全面提升園區投入產出比和綜合效益。要重點推進寧東基地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建設,健全煤電聯動市場反應機制,提升全產業鏈水平。四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落實民營經濟20條,執行國家減稅降費政策,推進普惠性稅收免除,降低企業養老保險費率和繳費基數,健全融資擔保體系,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的貸款支持。
 ?。ㄈ┐罅嵤┥鷳B立區戰略
  一是堅決大力實施藍天碧水凈土行動。打好藍天保衛戰。加快重點行業脫硫脫硝及除塵提標改造,全面淘汰城市建成區不達標燃煤鍋爐,有效治理柴油貨車污染,從嚴管控施工揚塵,強力禁止秸稈焚燒。強化聯防聯控聯治,減少重污染天氣,持續提升環境空氣質量。二是堅決打好新時代黃河保衛戰。落實河(湖)長制,加大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力度。推進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狠抓工業園區污水穩定達標排放。加強重點入黃排水溝和城市黑臭水體綜合整治,打造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良好水生態。三是堅決打好凈土保衛戰,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調查,綜合防控農業面源污染,提高工業固廢處置和綜合利用水平,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改進環境治理方式,充分調動企業和社會公眾參與環境治理的積極性。四是深入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加快沿黃生態經濟帶建設,探索用能權、排污權交易,拓展污染第三方治理,推動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擴大綠色生態空間,筑牢祖國西北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參考文獻:
  [1] 寧夏科技創新“十三五”發展規劃[EB/OL]. [2016-11-24].http//www.stdaily.com.
  [2] 2019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EB/OL]. [2019-02-03]http//www.nx.gov.cn.
  [3] 寧夏生態保護與建設“十三五”規劃[EB/OL]. [2016-11-15]http//www.huanbao.bjx.com.cn.
  [4] 李 喆.構筑良好的創新系統推動欠發達地區實現創新驅動發展[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8(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233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