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職院校審計專業“共育養成”人才培養模式發展的保障機制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經濟發展使社會對綜合能力及專業素質強的審計創新人才的需求量在增加,高職院校作為審計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需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本文通過調研,統計分析出審計行業的人才需求,并探討通過審計人才培養模式內涵建設,加強“雙向滾動”監督與考核等措施,保障“共育養成”審計專業人才培養計劃的順利實施。
  關鍵詞:職業院校;審計專業;共育養成;保障機制
  基金項目:重慶財經職業學院委托項目“能力需求導向的‘共育養成’人才培養模式發展機制研究——以審計專業為例”(J18009YFC)
  為了使培養的人才符合社會需求,高職院校要積極推進審計專業“共育養成”人才培養模式內涵建設,建立健全審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標準,加強質量“雙向滾動”監督與考核等保障措施,以保障審計專業“共育養成”人才培養模式的健康運行與發展,全面推動院校會計專業特色建設,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一、審計行業人才需求調研分析
  隨著經濟發展,審計行業急需一大批高素質的專業人才,目的是服務社會經濟。高職院校審計專業在進行審計人才培養時主要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適應中小型事務所需求的審計人才,圍繞審計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意愿、企業接收人數、畢業生從業理念和企業用人需求,我們對100所中小型事務所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多數中小型事務所每年都會接收審計專業畢業生到所實習,在年末或年初時需求量增大。中小型事務所對實習審計學生要求是能吃苦、能力強、團隊協作意識強,專業知識過硬。中小型事務所最注重的是人才的財會稅審知識、法律知識,其次是管理知識和經濟知識。這說明事務所更關注的是人才的綜合素質及能力,對審計人才的需求由傳統的查錯防弊型人才向高技能復合型人才轉變。在經濟時代,具備敬業精神、擁有良好的知識儲備、團隊協作意識良好的審計人才最受事務所青睞。
  二、審計專業“共育養成”人才培養模式發展保障機制
  高職院校作為審計專業人才培養的主陣地,需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并構建人才培養模式保障機制,在推動院校審計專業特色人才培養建設的基礎上為黨和國家培養能推動審計事業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ㄒ唬嫿ㄈ瞬排囵B模式內涵和培養質量標準
  首先,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審計專業的人才培養要按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將培養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審計人才作為目標,以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及人才強國戰略服務。
  其次,構建審計創新人才知識能力結構。隨著審計事業的發展,審計工作不再是傳統的以財務審計為主的審計工作,而是將工作內容拓展到對單位經濟效益及人的經濟責任、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等。審計人才不僅要會財務知識,還要具備法律等多門學科知識,并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全局意識,因此需要創建包括財政知識、多元化學科知識、交叉學科應用知識及心理知識等為結構的人才培養模式。
  再次,構建人才質量培養標準。為了保障“共育養成”人才培養模式的順利實施,需要對人才培養標準進行構建,使人才培養模式在實施過程中有制度可依,并嚴格按照標準執行,目的是保證培養的審計專業人才符合社會需求。
  最后,構建創新型教師隊伍。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審計準則更新速度較快,高職院校要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前沿審計知識的學習,通過參加專業培訓班、研計會、到審計企業實踐、聘請實踐經驗豐富的高級會計師、審計師到校講座等進行創新審計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
 ?。ǘ嫿ā半p向滾動”監督與考核機制
  審計專業有很強的實踐性,為保障“共育養成”人才培養模式的順利實施,高職院校在制訂人才培養計劃時要邀請企業負責人及企業實踐能力強的人才參與到人才培養制訂過程中,并構建“雙向滾動”監督與考核機制?!半p向滾動”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學生在學校就讀的三年期間,按照人才培養計劃的培養要求,多次在企業與學校之間進行理論與實踐交叉學習,并構建企業與學?!半p向滾動”考核標準,通過企業與學校的雙向考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要給學生配備校內指導老師,實習單位要給學生配備指導師傅,校內指導老師和企業師傅共同指導學生學習和實踐,實行雙導師制。校內指導老師要與企業師傅進行有效溝通,校內指導老師走進企業、企業指導師傅走進學校,通過雙向的監督與考核,提高學生的學習及實踐效果。
  總之,隨著經濟發展社會對審計人才需求質量的提高,高職院校要創新審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并堅持校企合作辦學。在人才培養計劃制訂方面,要重視校企育人雙主體的構建,通過構建人才培養模式內涵和培養質量標準,構建“雙向滾動”監督與考核機制明確學校、企業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以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綜合型審計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莉莉,劉靜. 地方財經高校創新審計人才培養探討[ J].科教導刊,2014( 6上).
  [2] 高志遠. 高校立體化審計人才培養模式的現實依據及體系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3):157-159.
  [3] 劉世林.論我國審計人才需求和高校審計人才培養模式[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6(5):36-41.
  作者簡介:
  趙  會(1982.9-),女,四川瀘縣,本科,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會計與審計實務。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4113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