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民國初期山西經濟的恢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民國初期,為維護社會穩定,發展山西經濟,閻錫山采取一些措施,明確個人田房產權,統一流通貨幣,大力發展農副業,取得了很大成效,有力地恢復和發展了山西經濟。
  關鍵詞:民國;山西;閻錫山;經濟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辛亥革命結束后,閻錫山被推舉為山西都督。面對辛亥革命后的山西經濟,閻錫山認識到,山西經濟的繁榮對于維護社會的穩定非常重要。因而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恢復和發展經濟。閻錫山說: “村村治則縣治,縣縣治則省治,省省治則國治矣,故治國在治村”,所以必須有效推進鄉村建設,“鄉村建設為全盤建設的中心,惟有鄉村建設,才是貼合人民生活的真正建設”。 只有建設好鄉村,才能真正發展好山西。
  針對革命后的山西經濟,閻錫山首先決定明確個人田房產權。個人產權的憑證主要是前清留下來的契約。易代之后,土地產權是否能被新政府承認,一直是個讓民眾懸心的問題。只要土地產權一日不為官方承認,個人田房產權就無法正常使用和流通。閻錫山就任后,下令清查鄉間土地房屋契約,在確認契約合法有效后,于原有契約上粘貼民國官契,以表示這份契約為現官方承認,確認了土地房屋產權為契約持有人所有。這樣的做法安定了民心,明確了財產所有權,安定了經濟秩序,使得鄉間田房交易和買賣再無后顧之憂。
  但僅僅是簡單的承認沒有使閻錫山感到滿意,閻錫山覺得在產權契約這一問題上,仍然有政策空間。在清朝眾多的田房交易契約中,沒有經過官方認證的白契甚多,這樣使得民間契約的效力大打折扣,同時也使得政府流失了數量可觀的稅收。因此1919年閻錫山出臺了新法規《街村長副兼充田房交易公證人規則》,這項法規確立了村干部參與田房交易的規則。閻錫山要求凡典賣田房必須要求公證人蓋戳,而公證人必須由街村長副充當。法規使得典賣田房全程受到政府的核查,鄉間田房交易漏稅的幾率減少到最小。閻錫山又規定了公證人抽取的手數料。手數料按交易性質的不同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賣契,賣契按契價收千分之十五。第二類是典契,典契按契價收千分之十。典契手數料由買賣主共同分擔,買主出六成,賣主出四成。
  對于這筆數量不小的手數料,閻錫山明確了用途。手數料的十分之四作為公證人的辦公費。剩下的十分之六,按月呈繳縣公署,核明發交公款局,專備縣地方國民教育及咨遣留學外國之用。為了保證這筆手數料能按時收上來,閻錫山規定如果田房交易契約未經公證人蓋戳查明屬實,那么就按照規定的手數料加倍征收,再經公證人補蓋戳記。如果公證人有徇私舞弊故意隱匿手數料,那么將會受到法律的懲辦。
  新政策的推行擴大了政府的收入,規范了民間交易秩序,加強了政府對民間經濟的管理,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山西省銀行也受益于這項政策。辛亥革命后,山西財政緊張,赤字較高,經常入不敷出。為了籌集資金,從而減少赤字,緩解財政壓力,閻錫山決定籌建山西省銀行。但是閻錫山在籌措山西省銀行的準備金時,資金不足。所以他聽取眾人建議,清理征收各縣各鄉的房產稅契以籌集款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收到了100余萬元,解了省行的燃眉之急。
  貨幣是經濟運行的血液。在閻成立山西省銀行之前,山西的貨幣體系非常繁雜。一般來說,鄉間流通的貨幣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各地使用的銀錢,這類銀錢計量單位不一樣,有的以銀元為單位,有的以制錢為單位,有的以銀兩為單位。不僅計量單位不一樣,而且計算單位也不一樣,有的以960文為一吊,有的1000文為一吊。第二類是各地民營的商店,依靠自己的信用和資金,發行銀錢票子。這一類貨幣的信用來源于規模較小、經營不穩定的小商小鋪,信用度差。如此復雜的貨幣流通情況事實上加大了鄉間經濟流通的成本,阻礙了鄉間經濟的發展。
  針對這種情況,閻錫山要求省內經濟交易一律以銀元為貨幣,一元白銀可值7錢2分白銀。同時規定商號禁止出錢帖子,以免商號濫發貨幣,致使通貨膨脹,擾亂物價,影響經濟的規范運行。在此基礎上,山西省銀行發行鈔票,同時通過“統一幣制”的政策,依靠行政手段,取消了民間票號的各種銀錢票子,限制民間貨幣的使用,把省銀行發行的“晉鈔”定為山西省內流通的主要貨幣?!皶x鈔”的出現,標志著山西省政府正式將貨幣體系置于政府的控制之下。同時,“晉鈔”的通行減少了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手續,降低了經濟中商品交易的貨幣成本,鄉間經濟也不再因貨幣紊亂而遭受損失。由此,民國初期山西經濟的恢復也就有了穩定的金融基礎。
  農副業是鄉村經濟的基礎,鄉村經濟的繁榮最根本是要推動農副業的發展。
  因此閻錫山制定農業政策,運用行政力量推動植樹造林、種植棉花、畜牧等農副業發展,同時在鄉村大力興修水利。這些措施使得山西鄉村經濟得到了持續健康的發展,山西在鄉村經濟建設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在植樹造林方面,閻錫山成立大林區署,設于省城太原,負責管理全山西省的林業工作。根據自然地理,在全省設立六個小林區署,分別設于陽曲縣、五臺縣、寧武縣、大同縣、蒲縣和長治縣。同時制定《山西林業逐年計劃案》,組織編寫《山西農業造林論》和《楊柳種植法》。閻錫山鼓勵在荒地上植樹造林,號召全省人民在住宅等地方見縫插針,開展植樹造林活動。植樹造林保持了山西的水土,維護了自然生態,取得很大成效。
  在民國之前,棉花只在山西南部有種植。考慮到棉花的較高的經濟效益,閻錫山決定在全省鼓勵棉花種植。為此閻錫山在全省各地設立棉業試驗場,以引進和培育優良品種,并將優良品種向全省推廣。閻錫山在各地免費發放良種,鼓勵農民試種。閻錫山為了激發農民的種棉熱情,召開全省種棉成績品評及展覽大會,懸賞大洋三千元,給予產出質量較高棉花的農民以物質獎勵。為了指導農民以科學的方法種植棉花,閻錫山還令山西省公署組織編寫《種棉教科書》,向農民傳授種植棉花的方法。
  畜牧業是農業生產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畜牧業也列入了閻錫山的農業發展計劃中。閻錫山發展畜牧的方法主要是引進國外優良的牲畜品種。1917年山西省公署從荷蘭引入荷蘭牛,同時設立數個養牛場,以培育引進的優良牛種如阿爾斯丹等名種牛。引進的羊品種是美利奴羊。這種羊有個優點是產毛量大,每年能產羊毛十幾斤,而且羊毛品質優良,均勻細長,經濟效益極高,省外許多地方如北京和東北各地都已引進。因此閻錫山專門從澳大利亞引進美利奴種羊,還聘請了外國專家,在全省開展美利奴羊的繁殖工作。經過一系列工作,美利奴羊很快全省得到推廣。至1927年,太原模范牧畜場的美利奴羊數量就達到了五千余只。為了引導農民正確改良農作物和畜牧品種,閻錫山還發布《農民實習規則》,要求縣級機構派遣境內農民到省農??偩窒略O的實習所學習農牧業有關的各項新技術及相關知識。
  水利是保障農業生產的重要基礎設施,可以有效緩解水旱災害帶來的農業損失。閻錫山在太原設立水利局,各縣設立水利分局,以管理全省的水利事業。同時制定《山西水利簡章》和《山西水利計劃案》,制定水利建設計劃。在資金方面,閻錫山提供水利事業資金,并購買水利機械。除官方資金外,閻錫山還鼓勵民間資金加入水利設施的建設。在這一系列的措施下,水利設施大量增加,由之農業生產的效率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 山西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民國早期山西村政史料選編》,太原:太原市眾一彩印有限公司印,2010年版
  2. 山西文史資料編輯部編:《山西文史精選》第二冊,太原: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2年版。
  3.安捷編:《太原市志(五)》,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4. 閻元鎖:《山西財政史·近現代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簡介:
  張文瀚(1991.12-),男,漢族,山西省呂梁市,研究生學歷,助理講師,從事中共呂梁市委黨??蒲薪虒W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4115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