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項目教學方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就基礎會計教學,項目教學方法的應用效果并不顯著,甚至有著一定的局限性,難以實現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的激發。想要實現基礎會計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提升,需要強化基礎會計教學改革。本文首先分析了項目教學方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項目教學方法概述,同時闡述了項目教學方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應用—以基礎會計中核算為例,最后總結了項目教學方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應用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項目教學;基礎會計;教學應用;運用理論;應用建議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背景下,隨著外來經濟的沖擊,必須要強化基礎會計教學改革。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可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不斷提升學生會計實踐能力,以此保障基礎會計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提升。本文主要闡述、探討項目教學方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應用,詳細分析如下。
一、項目教學方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項目教學方法在實施階段,需要以教學實踐作為載體,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師的合理指導下,完成相關教學活動與實踐活動。項目教學方法實施階段,可實現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的提升,提升課堂趣味性。
項目教學方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主要包括:1.可強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的聯系,促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2.可轉變傳統教學弊端,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以此保障基礎會計教學效果;3.強化實踐訓練,提升學生專業技能與綜合素養,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二、項目教學方法概述
項目教學方法又稱之為任務驅動法,最早起源于20世紀德國,是目前廣泛應用在職業教學內的一種教學形式[1]。項目教學方法在實際應用中,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關注教師創造能力的激發與提升。
項目教學方法涉及的內容包括:計劃制定、項目實施、檢查評價、結果應用、和實踐歸檔。通過實踐證明,項目教學方法的應用,可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促使學生全面發展。且在教學階段,能夠鞏固學生所學的會計理論知識,切實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實現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提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參與性與主動性。
三、項目教學方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應用
?。ㄒ唬╉椖吭O計
第一,項目名稱:基礎會計中核算;課程類別:專業重點課程;授課對象:基礎會計2018級學生。第二,目標設計:(1)能力培養目標,在教學中促使學生熟悉工作崗位及工作流程,明確崗位任務,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實踐計劃。重點培訓學生成本結轉能力、費用歸集能力、費用分配計算能力、會計操作能力、實踐問題解決能力;(2)知識目標:促使學生掌握基礎會計中核算知識。第三,教學設計:(1)核算方案擬定;(2)專題研究,包括:原材料成本、制造成本、人工成本;(3)任務確定,確定不同小組的任務;(4)專項核算、專項實踐;(5)檢查、驗收。第四,成績校核:納入成績考核,科學評價學生成績,并將其作為期末考試成績內的一部分。
(二)具體實施
1.創設教學情境,導出教學任務
教師通過播放某企業的生產視頻,可將教學案例直觀的呈現在學生眼前,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視頻觀看階段,可明確基礎會計產生的成本,不同企業成本之間的差異性,以此明確基礎會計中核算項目及核算內容。
2.明確項目任務,設置討論學習
教師在“基礎會計中核算”課程講解階段,需要合理歸納相關知識點,比如:哪些費用可計入成本,哪些費用不可計入成本。引導學生自由討論,促使學生明確項目任務,切實提升基礎會計教學質量。
3.制定教學計劃,確定教學計劃
在項目教學方式應用階段,一般將班級學生劃分為5個小組,每組設置一名組長,主要是負責本組活動組織與活動評價。教師在教學階段,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一些實際案例,可直觀的將教學任務呈現在學生眼前,促使學生積極討論,以小組為單位自行擬定實施計劃,教師后期開展綜合評價即可。這類全新的教學方式,可實現教學計劃科學性與實施性的提升。
4.實施教學計劃,評價教學項目
學校實驗室實訓階段,凸顯出學生的核心地位,教師應當依據學生個體差異,合理分組,為不同組別的成員提供各類成本核算資料。引導學生借助信息技術,編制各種類型的記賬憑證,制作成本核算匯總表,收集成本計算單據,促使學生在小組實驗開展階段,熟練掌握各類憑證的計算方式[2]。在小組討論階段,學生能夠相互探討,共同學習,在教師的指導下,合理評價項目實施情況,實現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為學生后期就業奠定良好基礎。
5.檢查驗收核算,修正完善缺陷
小組組長需要檢查組內成員任務完成情況,就記賬憑證、核算表等,小組組長需要嚴格審查,及時發現其中的不足,要求組內成員立即改正。針對符合規定的記賬憑證,將其歸納,整理成資料冊。
6.項目最終評價,開展項目設計
首先,小組討論,促使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與建議,做到各抒己見;其次,小組成員相互評價,總結項目實施的優缺點;最后,教師點評,多鼓勵學生,充分肯定學生的努力,針對項目實施階段的缺陷,提出針對性完善意見,促使學生在項目實施中,不斷獲取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為自身后期就業奠定基礎。
7.教學項目延伸,自行設計項目
在“基礎會計中核算”教學基礎上,引導學生設計銷售階段涉及的核算項目,要求學生自行開展項目設計,獨自開展項目實施。促使學生合理應用課余時間,積極開展項目設計,以此實現自身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提升[3]。
四、項目教學方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應用建議
(一)創新教材
就實際情況而言,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并未得到普及,考慮主要是因為缺乏相應教材?;A會計教學本身屬于理論教學為主,課后練習為輔的方式,傳統教材難以與項目教學方式有效融合。只有院校與教師自行編制教材,加大項目教學方式推廣,編制出與時俱進的教材,才可切實解決基礎會計教學中的問題,以此保障基礎會計教學質量。 (二)創新模式
傳統基礎會計教學,應用的是灌輸式教學方式,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不強,雖說學生可全面掌握理論知識,但難以保障教學與實踐之間的聯系,無法為學生后期就業奠定基礎。在基礎會計教學階段,選用項目教學的方式,可促使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做到真正的寓教于樂[4]。在項目實施階段,學生自行解決問題,可深入理解會計知識,掌握會計理論,促使其與會計實踐結合在一起,加深知識點認知與印象,以此為學生后期就業奠定基礎。
(三)教學能力
在教學階段,教師需要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實際情況,靈活應用各類教學技巧,創新教學方式,切實發揮出基礎會計教學價值。與此同時,在基礎會計教學中,需要合理引入現代教育技術,實現知識面的擴展,參照教學目標,更好的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只有學生吃透教材,才可實現自身會計能力的提升,同時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強化課堂教學與會計實踐之間的聯系。項目設計本身是以教師為主導,凸顯的是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階段引導學生相互討論,以此實現項目教學的完善[5]。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項目教學方法本身是在傳統教學方式上進行創新的全新教學方式,將其應用在基礎會計教學中,可切實解決教學問題,緩解教學矛盾。促使教師在基礎會計實際教學中,結合社會人才需求,企業會計要求,配備對應的教學方式,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實現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與會計技能。在小組合作與獨立探究階段,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獨立意識與合作意識,以此更好的滿足社會會計人才需求,
參考文獻:
[1]謝述仁.在中職會計專業中項目教學和模塊化教學的結合運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8,23 (18):241-246.
[2]戚靜靜.中職“基礎會計”課堂教學的評價研究[J].現代鹽化工,2017,44 (06):105-106.
[3]金靜,劉博.項目教學方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14 (02):150-151.
[4]周東檸.會計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討論[J].財經界(學術版),2016,10 (16):271-272.
[5]楊書娟,吳春華,王傳武.項目教學法在《基礎會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濟寧學院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5,09 (12):180-18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579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