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生產制造企業降低產品成本方法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由于市場自由化和競爭化持續深入,為降低成本,提升自身品牌市場占有率,很多汽車生產制造企業把公司發展戰略逐漸延伸到尋求降低產品成本上。因此,筆者以汽車生產制造企業產品成本現況為切入點,結合多年汽車生成企業工作經驗,嘗試提出一些汽車生產制造企業產品成本降低的方式、方法與大家探究。
關鍵詞:汽車;生產企業;降低;產品成本;方法
據中商情報網分析,2018年1-11月,全國汽車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2.6%和1.7%,11月同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8.9%和13.9%,產銷量增速為二十多年來首次負增長?,F階段,中國汽車生產制造企業在面臨外有競爭壓力、原料成本不斷上漲,內有人工成本不斷提升的情況下,如何有效降低產品成本,是擺在所有汽車企業面前亟待解決的課題。
一、汽車生產制造企業產品成本現況
第一,中國汽車行業發展到目前階段,多項行業規范性政策或要求已逐步健全,對汽車品質及排放標準均進行了不同限制,將不同程度拉高產品成本。其次,一些汽車企業對生產制造各環節成本缺乏系統性控制措施。
第二,缺乏全面成本管控意識。部分企業不具有產品全價值鏈成本管控意識或雖有此意識但僅注重形式未注重實質。產品總成本包含:研發、制造、運輸、售后成本等,其中直接材料、燃料動力、人工與耗材等制造成本占汽車產品成本60%以上,通常企業均對此十分重視,往往容易忽視前期出資、開發、出售、運輸、售后等產品價值鏈的其他成本。
第三,產品研發成本管理方法匱乏。新車生命周期涵蓋了產品設計、開發與試制、量產、售后等環節,眾所周知產品成本在研制規劃結束后已基本成型,后期生產制造環節僅能在一定范疇內改善成本。據統計汽車產品在項目調研、產品設計、工藝設定方面已決定車型80%成本,足以決定該車型上市后的命運?,F今部分企業降低產品成本的方式就是節省,這種方式注重的是事后管理,忽視了事前決策及預防,無法全面發揮汽車產品成本管理的有效作用。
二、汽車生產制造企業降低產品成本的方式、方法
?。ㄒ唬┭邪l環節
汽車生產制造企業要想控制新車型成本,在研發階段適宜采用目標成本法,即以新開發車型目標售價和目標利潤為基礎確定其目標成本,通過各部門、各環節乃至供應商的通力合作,共同實現目標成本的管理方法。
其程序如下:
首先確定新車型的目標售價和利潤。
1.市場調查。核心是真實了解客戶對產品性能、功能、質量、銷售價格等各方面需求。
2.目標售價確定。目標售價確立需從三方面考慮:a.可接受價格,即顧客愿為他們所要求的車型功能與特性支付的價格,汽車企業需根據顧客的價格承受能力來設計產品的功能、特性和審美。b.競爭對手分析,即對市場競爭情況進行充分調研分析,分析競爭對手車型所提供給客戶的功能、特性、審美外觀和價格,以及由此發生的成本和客戶滿意度評價。c.目標市場占有率,即預估什么樣的價格可以實現企業特定戰略下的目標市場占有率,筆者曾就職的宇通客車目標售價的確立使用過自主研發新產品與舊產品對比的方式。
3.目標利潤確立。企業需結合公司發展戰略及一定周期內新車型的市場占有率,融合市場上競爭對手車型價格、國家政策等因素進而確立新車型的目標利潤。
其次,明確研發新車目標成本。經以上程序,即可倒推新車型目標成本。
然后,將整車目標成本分拆到各單元模塊中。筆者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建議汽車生產制造企業在分拆過程中可借鑒以下方式:1.按企業過去研發經驗數據,將新車型目標成本分拆到單元模塊中,此種方式企業需有健全的歷史基礎數據存儲;2.按照研發項目分配數據開展成本拆分,此方式拆分的各單元模塊成本受項目經理主觀經驗影響較大;3.融合前兩種方式,按新研發項目特征,結合市場調研數據進行拆分。
最后,在新車型量產后持續優化。
車型量產后研發部門在日常生產過程中仍可做出降本貢獻,運用價值工程(VE)使用頭腦風暴的方式再次對產品設計進行降本分析研討,如:1.滿足客戶需求確定產品特性的前提下,之前是否存在“過度設計”;2.產品采用的零件是否能標準化、批量化生產;3.大塊板材開料、下料是否有優化空間,分析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4.公司內部近似車型間相同結構單元的零部件成本進行比對分析,尋求同質有價格優勢的零件替代降本,等等一些方法均可使用。
此方面做的比較好的汽車企業有豐田汽車、戴姆勒公司,他們在這方面已提供了比較好的經驗借鑒,筆者之前就職的宇通客車,運用此類降本方法,已取得了可喜成績,單研發部門在2015-2017年,三年分別實現降本4.78億、5.23億、4.54億,貢獻利潤率年均1.54%。
?。ǘ┎少彮h節
首先,將生產材料分類,確定采購模式。1.零部件分類,把企業購買的零部件根據重要程度劃分類型,分類可根據需求量與價格進行,按不同標準全面分析最核心部分。2.對不同種類零部件,使用不同的采購方式。如,針對標準通用性零部件,由于采購量大,需使用公開招標的采購模式。3.根據零部件的關鍵性分類,按企業授權層級由不同的管理者負責價格決裁。
年度運營中,采購部門須承擔公司主要的降本指標,可運用的采購降本方法有:1.確定公司材料成本標準模型,即結合公司自身特點,分析公司重要材料的不同成本標準模型,要求供應商按模型拆分明細報價,然后分析降本;2.集中采購招標,多家比價談判,尋求質優價廉供應商;3.每年抽取一定量不同品類供貨供應商交叉報價,讓更優價格的供應商供應其原本未供應的品類;4.針對同材料多渠道供貨的品類,做好日常成本分析,調整渠道配額,降低綜合采購成本;5.利用大宗材料趨勢分析,在簽訂下年度采購合同前,做足材料成本分析工作,為最后價格談判爭取主動權,降低采購成本。宇通客車運用此類降本方法,采購部門在2015-2017年,分別實現18.29億、20.03億、17.62億降本額,年均貢獻利潤率5.92%,曾多次受到公司嘉獎。
?。ㄈ┥a制造環節
汽車生產制造企業在生產制造環節降低產品成本,可從幾個方面嘗試開展工作:首先,對材料、人工、機物料消耗建立定額與審核機制。1.對車間各工序開展實地考察,需制定出與崗位生產相匹配的人數與工時定額;2.工藝部門按工藝標準對各類車型機物料消耗制定定額標準,無定額參照的,應開展實地監測;3.生產部門各項相費用支出開支前須經申請與審核。
其次,企業構建成本支出獎罰機制。企業財務部門需在每月初將各車間、班組的材料消耗、人工和燃動成本與目標成本比對分析,結合人資部門綜合運用KPI績效指標等,對不同層級人員進行不同方式的獎懲。
生產部門在日常工作中,除上述管理方式外,在生產統籌方面依可做如下工作,降低生產制造成本:1.生產人工——引入新機器新工藝使用提高人工效率、排產優化、穩定熟練操作工、合理使用勞務派遣人員,降低單臺人工成本;2.材料成本——發揮生產一線工人的智慧,對提出優化材料利用率或降低材料使用的員工進行獎勵;3.制造費用——將企業產能產線優化,加強全員降本意識,對車間跑冒滴漏現象進行獎罰管理考評。
綜合使用上述方式、方法,宇通客車生產部門在2015-2017年,三年分別實現降本1.71億、1.73億、1.48億,年均貢獻利潤率0.52%。
三、結束語
不管哪種降低產品成本的方法都不是恒定的,均需隨著社會發展以及環境變化而持續改善。當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各類汽車生產制造企業產銷持續下滑,未來各品牌汽車價格廝殺將會趨于激烈,因此作為汽車生產制造企業,需持續探索、創新各種降低產品成本的方式、方法,不斷提升自身品牌市場占有率,繼而在未來殘酷的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葉梓萌.ERP制度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回收模式研究[J].時代汽車,2018 (11).
[2]何鑫.精益生產在汽車制造企業的應用研究[J].汽車實用技術,2018 (19).
[3]高級會計實務.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輔導教材,2018:309-319.
[4]周晶,曾愛彬,趙志遠.VAVE降成本在汽車企業中的運用[J].汽車使用技術,2017 (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580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