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通過營養調控降低養豬生產對環境的污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前,生豬飼養生產過程中通常會對環境產生比較嚴重的污染,飼養場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一般是采用將自場糞污處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的方式,但是如果想從根本上解決養豬生產造成的污染問題,就應該從豬的營養方面加以合理調控,以確保從根本上解決污染問題,還可在很大程度上節約養殖的成本。
  關鍵詞:豬;飼料;環境污染;營養調控
  中圖分類號:F71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9737(2019)01-0016-01
  隨著人類生活的不斷進步,各方面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情況也逐漸的加重,所以人們越來越關注環境保護及污染治理的問題。目前在生豬飼養過程中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如果采取的治理方式不合理,反而會增加生豬飼養的經濟成本。
  1 評估豬的營養需要和飼料的營養價值
  日常豬采食的日糧中配比的營養不平衡或者營養過剩等情況,會造成豬不能攝入充足的營養,同時還會造成相應的飼料浪費。如果出現營養過剩的情況,豬不但不能完全吸收多余營養物質,反而會隨著糞尿排泄至體外,從而對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所以,在平時飼養管理過程中應該相應的避免豬采食日糧中營養物質的浪費,實際工作中應該根據豬的營養水平和營養需要,科學合理的搭配飼料。
  處于不同生理階段的生豬對于營養的需要也存在差異,所以實際生產中在設計與配制飼料時必須充分的考慮飼料原料的選擇,及飼料原料中不同的營養物質成分含量。配比生豬飼料的原料種類非常多,在利用率方面的表現差異性也比較大,所以在最初選擇飼料原料的時候應該首選消化利用率較好的配料,以確保豬采食之后可以加以充分的吸收利用,從而可以相應的減少營養物質排至體外的量。
  2 合理分群、分階段飼養
  生豬的實際生產中應該給豬群采取分群且分階段的飼養方式,明確的執行分階段飼養的生產模式,根據生豬的不同生長階段而飼喂配比不同的日糧,以滿足生豬各階段生長的需求。但隨著生豬不斷的生長發育、體重增加等情況的改變,日常對于營養物質需求也有所改變,所以應根據實際的生產情況合理調整日糧配方,滿足生豬各階段的營養需要。減少日糧營養物質含量,避免營養過剩,可以控制飼料的浪費程度,將生豬排泄至體外的養分比例降低,從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對于環境的污染。
  3 調整日糧中的營養物質
  實際的臨床生產過程中,生豬排泄的糞污中各種營養物質會在不同程度上對環境造成相應的污染,尤其氮、磷等微量元素對環境的污染比較嚴重,必須在實際生產中對于這些營養物質加強合理的調控。日常實際飼養生產中,豬采食日糧中的蛋白質水平應參考氨基酸的實際水平,然后根據生豬不同生長階段對于氨基酸需求量的不同,給其提供適宜的氨基酸,這種方式給豬提供蛋白質比較科學合理。同時,可以提高氮利用率減少氮的排出量,可將對環境的污染程度降到最低。生豬飼料中配比的磷以各種形式存在,直接影響磷的利用率。
  根據實際的生產經驗可知,豬日常對于對植物性原料中磷的利用率非常低,所以大量的不能被豬利用的磷會以糞尿排泄的方式排至體外,最終造成環境的污染。在生豬日糧中適量添加微量元素可提高生豬的生產性能,可在配制日糧時將有機微量元素來代替無機微量元素,最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對環境的污染。
  4 合理使用飼料添加劑
  第一,根據豬的不同生理狀態、發育情況、年齡及環境條件而選擇適宜的飼料添加劑。第二,了解自場平時投喂飼料存在的營養缺陷情況,而選擇具有補償作用的飼料添加劑加以使用。第三,使用飼料添加劑之前應該仔細閱讀包裝上的說明,必須掌握準確添加的劑量。第四,添加到豬飼料中的添加劑必須混合均勻。第五,飼養者在購買和使用添加劑的時候應該注意保存期、有效期、出廠日期、貯存條件等,以保證在生產中合理使用。第六,飼料中添加飼料添加劑時,須防止豬采食后發生中毒。第七,不可忽視飼料添加劑之間的配伍禁忌。
  生豬飼養過程中可采取將飼料添加劑合理添加在日糧中的方式,以在營養環節入手而降低養豬生產對環境產生的污染。飼料添加劑在生豬飼料中作為配合飼料時屬于比較重要的微量活性成分,可以滿足豬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求,促進生豬對于飼料的利用情況,在促進豬生長發育的同時還可以有效的防治相關流行性疾病。另外,在降低飼料中營養物質損失的同時還能夠在不同程度上對于畜產品的質量加以改善。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702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