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汽車零部件再制造領域的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汽車零部件再制造不但可以提升產品壽命,完善維修產業的環保經營理念,實現無廢棄物制造,同時,對促進我國資源能源綜合利用效率、提升綜合經濟效益具有重要幫助。為實現汽車零部件再制造中精密制造技術的有效應用,除轉變舊的生產觀念及加強職業教育外,還可通過全壽命周期指導、改善技術與設備現狀等方式,促進行業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精密制造技術;汽車零部件;再制造領域
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不斷前進,精密制造技術在汽車零部件的制造與生產中已得到普遍應用,并且在汽車零部件的再制造領域也開始嶄露頭角。為進一步分析汽車零部件在制造中應用精密制造技術的具體策略,需了解一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活動的價值與意義。
1 汽車零部件再制造活動的價值與意義
進入21世紀,世界制造技術得到迅猛的發展,我國也在現代化建設與市場經濟條件體制下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其中產品的質量不斷提升,綠色制造技術、極端制造技術、信息化發展,以及基礎技術與集成創新等領域突破發展。其中制造業更是由原來的微米級精度發展成為亞微米乃至納米級,這種高精度的制造技術應用于生產實踐,不但有效提升了生產質量與生產效率,同時,對進一步促進汽車零部件再制造活動提供了技術前提與保障。所謂再制造,實質上就是指通過以產品的全壽命周期作為設計的依據與指導,將廢舊產品作為目標,將優質、節能及高效環保等內容作為生產準則,通過先進的生產技術實現對廢舊產品的改造、修復進而獲得新產品的過程。在再制造過程中,不但可以有效提升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廢物廢品率,同時,可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綜合經濟效益,對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及能源資源的結構調整具有重要價值和作用。從過程上來看,再制造首先需要將舊的汽車零部件通過拆解、清晰、全面技術檢測、再制造處理、裝配以及再檢測等流程來實現其制造的目標。在這一過程中,不但可將該零部件恢復到新產品的狀態與強度,同時,還可有效提升生產的經濟性。
2 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的特點與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崛起,國內私家車的種類與數量猛增,這不僅給資源的重復利用帶來了嚴重的壓力,同時,也對廢舊材料的回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車零部件再制造技術的出現與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上述現狀,由于汽車屬于精密制造的范疇,所以,對制造的工藝流程也具有更高的要求。汽車零部件的再制造工藝的一般流程包括:汽車舊件回收、零部件清洗、拆解分類處理、技術檢測、再制造加工處理、裝配、質量檢測與產品入庫。在這個過程中,使用精密加工技術實現零部件的再制造是關鍵核心環節,同時,也是影響產品質量的主要環節。當前,國內在針對汽車的連桿及發動機的缸體零部件采取再制造時,選取的主要工具包括HK30T加工機床、立式數控專用銑床、BK50氣浮鏜床、立柱式數控專用加工機床、VH60立式模機床及臥式磨機床等。在使用這些設備進行汽車零部件的再制造時,需要提供完整的配套實施方案及工藝生產流程,通過配備專用的刀具及選擇合適的檢測裝置。在設備的精密度方面,所有設備都至少要達到精密級以上,同時,以K2700U為代表的精密曲軸磨床的加工精度要求更高,其表面的粗糙度Ra=0.2μm,圓度為5μm。
3 優化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工作的具體策略
3.1 以產品全壽命為周期開展工作
結合當前我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工作的開設現狀來看,其中存在的最為主要的問題就是設計過程中僅重視某一個使用周期的質量要求進行強化,卻沒有做好產品全壽命周期的設計與規劃工作。以產品的全壽命周期為原地開展新產品的設計,同時,通過將再制造的工藝流程方法、定位夾緊手段及其他技術要點,都做到與原基準保持一致,進而實現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工作的順利開展。
3.2 強化再制造精密制造技術的開發與優化
生產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革新,要想進一步提升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行業的全面健康發展,就離不開以精密制造技術為主的技術研制、開發及優化應用。比如,選擇一些更具針對性的高精度設備,選擇精度更高、實用性更強及加工能力更卓越的裝備。通過對已有的自動化檢測設備及技術進行優化調整,選擇更高效便捷的加工方式等都可有效促進再制造精密制造技術的有效應用,為我國能源結構調整及綜合資源有效利用提供便利條件[2]。
3.3 轉變舊的生產制造理念
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國的汽車工業主要是以社會需求及市場導向為原理開展設計與生產工作。但隨著現代化建設水平的不斷提升,當前人們也逐漸意識到再制造在實際生產與項目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認識到了環境、資源及經濟效益之間的平衡關系。從精密制造技術在汽車的零部件再生產領域應用認識的角度上來看,通過強化設備安裝的條件控制,增添場地環境標準,完善恒溫防震等各項工作都可有效促進精密加工工作的順利開展,成為再制造精密加工技術有效應用的技術保障。
3.4 強化職業教育
技術的發展離不開人才,而人才又分為技術型和研發型人才。當前國內各高校對機械設備中精密制造技術的研發力度較大,成果也頗為顯著,但由于相關技術人員相對匱乏,實際應用中技術推廣緩慢,應用的規模與效率也并不明顯。結合上述條件,只有通過社會與政府共同努力,進一步培養出具有高技術高技能的創新實踐隊伍,通過打造一支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意識的關鍵操作人才隊伍來實現再制造精密加工工作的順利開展,這不但是行業發展的關鍵成敗因素,同時,也是促進我國現代化建設與發展的重要組成環節。
4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的設備供應商基本還處于新品數控設備的制造階段,因此,大多數供應商對精密制造技術及裝備來源方面的重視程度稍顯不足,也暴露出了設備的種類少、智能化程度不高及與國外先進制造水平差距顯著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文也提出了以產品全周期壽命開展產品加工、強化精密制造技術的研究與技術優化、轉變再制造觀念及提升職業教育等多種發展建設意見,以期為我國的汽車工業的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有效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龍宇翔.有關機械精密制造技術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6(48).
[2]陳林杰.精密制造技術網絡服務平臺的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12(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13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