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設備制造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經濟結構的不斷完善,我國已經進入經濟新常態,經濟結構不斷得以優化,市場競爭加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如何通過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規?;l展已經成為值得研究的話題,本文正是基于這種背景下,首先闡述了成本管理的相關概念,對成本管理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其次,闡述設備制造企業成本管理的作用與必要性,最后,闡述針對設備制造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提出的合理的建議措施,以求通過合理的建議措施為設備制造企業提供借鑒與參考,最終促進企業的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設備制造企業;成本管理;必要性;建議措施
一、成本管理的相關概念闡述
成本管理屬于管理學的范疇,主要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對各項成本進行核算、分析、控制、糾偏、評價等一系列成本費用控制活動,其目的是為了在合理的范圍內減少費用損耗,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健康長遠發展。
目前來講,成本管理主要包含四個方面,分別是成本規劃、成本計算、成本控制與成本評價。首先,成本規劃是對企業的采購以制造環節進行分析并且制定成本計劃,為之后的實際發生的成本費用提供參考依據和標準,一般包括成本預算與制定相應的成本計劃,其次,成本計算是對企業所發生的成本費用進行計算與記錄,它是成本管理系統的信息基礎,再次,成本控制是根據成本計劃對企業在實際經營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成本費用進行合理的糾偏與調整,保證成本費用能夠實現之前制定的成本目標,實現企業的健康發展,最后,成本評價是對實際的成本費用執行情況進行合理的評價,再對成本方案實施優化,提升成本管理水平,最終促進企業發展與進步。
二、設備制造企業成本管理作用與必要性
成本管理可以幫助企業實現以下目標,首先,成本管理可以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通過成本管理活動可以將企業的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提升資金使用效率與周轉率,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規避資源浪費,其次,成本管理可以提升管理者的決策科學性,由于成本管理與控制將企業的經營活動制定出詳細的報告,管理者通過報告能夠迅速了解企業的經營情況,進而做出科學決策,從而有效提升了管理者的決策的速度與質量,最后,成本管理可以有效預防企業經營風險,通過成本管理可以了解企業經營的薄弱環節,并且制定出合理的成本風險應對方案,進而在成本風險發生的第一時間合理控制風險,將損失降低到最低,進而更好地應對風險,提升成本風險應對水平,最終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與進步。
設備制造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產業,為我國經濟發展與進步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設備制造企業具有制造周期長,進行訂單式生產管理,單次訂單數量較少等特點,因此,設備制造企業進行成本管理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主要表現在能夠規避企業資源浪費,提升企業資源的使用效率與周轉率,提高管理者決策科學性,規避商品積壓,保質保量完成生產目標,最終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與進步。
三、針對設備制造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提出的建議措施
由于成本管理與控制對于設備制造企業的發展運營至關重要,因此,為了提升設備制造企業的成本管理與控制水平,需要針對其生產經營特點提出合理的建議措施,具體建議措施如下:
?。ㄒ唬┘訌娚a過程中的成本控制,明確分工,獎罰分明
首先,應該對原材料進行相應的管理控制,因為在設備制造企業中,原材料占據了其成本的較大部分,因此,通過對原材料的訂單編號設定相應的限額,對車間或者倉庫的領用材料進行準確的記錄,可以使得原材料賬實相符,在原材料的毀損或者丟失的情況下,需要及時尋找發生這種情況的根源,填寫相應的物料清單,并且根據相關的流程進行上報,從而對原材料進行準確的記錄,規避出現賬實不符,人為操縱的可能性,最終提升原材料的利用水平,降低相關的成本。
其次,應該對車間的責任具體落實到人,實現目標化管理,注重企業員工的個人考核,針對企業員工的日常工作應該進行準確的記錄,作為企業員工職位晉升或者薪酬確定的主要依據,進而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與工作積極性,并且,各個部門之間要加強協同效應,互相配合,完善相應的信息溝通系統,對于一些核心關鍵的信息加強交流溝通,避免由于信息溝通不暢帶來的風險,適當的優化生產工藝或流程,實現節約成本的目標。
最后,應該提升生產人員的業務水平,生產人員的業務水平與綜合素質影響著成本控制的效果,因此,設備制造企業應該完善相應的生產管理控制制度,提升員工的成本管理的意識,明白成本管理對于企業運營的重要意義,并且對于一些生產人員要進行生產工藝培訓,提升生產員工的生產能力,在員工的工作評價與激勵上,尤其注重對高水平生產人員的獎勵,獎懲得當,以充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與工作熱情。對于成本核算人員,應進行財務培訓,了解生產工藝、流程,更好地進行成本核算。
?。ǘ┙⑼晟频膬瓤乇O督體系,做好生產總結
一個有效的內控監督體系是企業運行的合理保障,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內控監督體系,提升成本監督水平,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首先,制定完善的成本監督管理制度,使得員工在進行成本監督管理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證監督工作的順利進行;其次,需要設定合理的成本監督管理部門,這個部門的主要工作是對企業的經營成本全環節進行全程跟蹤、監督,對生產活動進行總結,發現出生產中的問題及時解決,為以后的工作提出寶貴建議,同時規避成本風險,為了保證內控部門的監督的獨立性,其工作必須與財務部門的工作相互獨立,提升監督管理效率;最后,有監督就需要考核,才能使制度更加有效的實施,要建立有效的考核管理辦法,設定合理的績效考核指標,從上到下逐級考核,獎懲分明,對成本管理作出突出貢獻人員應予以獎勵,對于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材料毀損、丟失、人為失誤等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以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讓成本管理意識深入人心。
(三)利用現代信息系統,建立完善的成本風險管理機制
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設備制造行業的經濟效益,規避企業內部的資源浪費現象,因此,設備制造企業應該結合線下熱門高效的信息系統,提升成本控制水平,例如構建現代信息系統,建立完善的成本風險管理機制,促進企業發展與進步。
為了保證企業長遠發展與運營,必須對成本風險進行重點控制,建立完善的成本風險管理機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首先,給企業全體員工普及成本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明白成本風險控制不僅是特定部門的工作,而是全體員工的責任,實現有效的成本目標管理制度,其次,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風險應對機制,進行事前預防監測,事中控制管理,事后評價,在訂單開始之前,需要對一些原材料的購買,生產流程各個環節進行分析,確定成本風險容易發生的環節,并且針對成本風險發生的性質與概率確定成本風險應對方案,保證在成本風險發生的第一時間合理控制風險,降低經濟損失,在企業的實際生產環節,要進行全方位的成本控制,保證順利實現成本目標,在成本風險應對方案實施之后,需要對實施效果進行合理的評價,并且對方案進行不斷優化,最終提升整體的成本管理與控制效率,促進企業發展與進步。
四、總結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提升企業內部生產效益,實現組織優化與變革才是企業生存發展之根本,因此,為了有效促進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必須加大成本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體系,實現事前成本預測,事中成本控制,事后成本評價等,只有完善相應的成本控制流程,系統科學的管理企業成本,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業經濟水平,促進企業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李言,馬忠民,魏潔云.先進裝備制造業成本管理模式創新策略研究[J].當代經濟,2017 (34):102-104.
[2]郭里茜.制造型企業財務內控中存在的常見問題與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 (21):139.
[3]劉祖光.基于戰略管理思想的制造企業成本內控管理[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 (04).
[4]蔡莉.大型機械制造企業財務成本管理模式優化途徑研究[J].納稅,2017,13 (24):162-16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580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