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國有企業薪酬與績效考核綜合應用的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薪酬與績效考核是重要的組成,兩者相互影響和制約,在調動員工主動性,推動企業發展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薪酬管理、績效考核的內涵,然后分析了薪酬與績效考核存在的問題,最后探討了相關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國有企業;薪酬;績效考核;策略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完善和深化,國有企業的管理越來越趨向于科學化和現代化,并推出了集工資制度、績效工資于一體的薪酬管理體系,完善了績效考核機制,建立了獎罰機制,調動著員工的工作主動性,提高著企業的經濟效益。但是,由于薪酬管理、績效考核操作難度大,政策性強,致使各種問題頻發,因此如何做好薪酬管理、績效考核工作,成為當前的研究重點。
一、薪酬與績效考核的內涵及關系
1.薪酬管理
薪酬是員工為所在單位付出一定勞動后獲得的報酬,基于員工的能力和職位,多將薪酬分為外在、內在薪酬兩種,其中外在薪酬是以基礎薪酬為主,保險福利、輔助薪酬為輔,根據員工間的差異,薪酬也會出現可變性、固定性。內在薪酬以員工的精神層面為主,為個人提供發展機會和相應獎勵。
2.績效考核
績效考核理念產生于19世紀的英國,隨后管理學者認為,績效是完成某目標并產出的表現,也就是員工完成目標的質量、數量和效率。所謂績效考核,多指用規定標準和技術方法,審核和考察員工職責的履行結果,衡量和評價員工表現,從而明確其工作績效?,F階段,績效考核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等級鑒定法、交替排序法、行為對照法、目標管理法等。實際上,一種方法是很難實現考核效果的,所以企業多提倡用兩種或以上的方法進行考核。
3.薪酬管理和績效考核的關系
薪酬管理和績效考核相輔相成,主要體現在人力資源管理中。薪酬管理是績效考核的表現形式,績效考核是薪酬管理體系的設計基準,而績效考核結果又是發放薪酬的依據。可見,薪酬管理、績效考核是企業優化整合內部資源的主要手段,合理、有效的薪酬績效考核體系,不僅是企業發揮內部資源的效果,也是實現企業發展的保證。
二、國有企業薪酬與績效考核中存在的問題
1.薪酬與績效考核意識淡薄
隨著市場競爭壓力的增加,企業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大,人力資源部門也逐漸認識到人才管理的必要性。但是在當前的人才管理中,很多領導人員并不夠了解薪酬與績效考核,使得管理措施流于形式。即便個別企業構建了績效考核機制,然而由于考核意識淡薄,影響著績效考核結果。而且,管理人員過于重視企業的生產經營,忽視生產的安全性,加之缺乏薪酬與績效考核意識,阻礙企業人才管理工作發展。
2.薪酬與績效考核體系設計不科學
現階段,很多國有企業都存在薪酬與績效考核體系不科學的問題,主要表現為:(1)績效考核指標不合理、不完善,未形成管理目標,無法量化考核指標,導致考核結果指向不明和考核隨意性。(2)企業僅重視績效考核結果,忽視考核標準和目標的制定,缺乏理性的思考。在績效考核結束后,未形成標準化的反饋機制,無法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3)考核結果只是企業發放薪酬的依據,并沒有附帶培養、晉升等措施,更沒有長遠的考核規劃。具體來講,企業員工未根據考核結果,反思自身的不足之處,影響著職業技能、工作效率的提高。
3.薪酬與績效考核未落實到底
對于國有企業而言,無論是草擬中的管理制度,還是正在審核中的制度,都比較規范。但是在相關制度的實施中,仍存在暫擱規章制度的現象,導致薪酬與考核制度處于架空狀態,并未落到實處。一方面,部分企業的薪酬與績效考核體系停留于框架。另一方面,企業管理層僅重視員工和諧局面的維持,未制定和實施激勵獎罰機制,更有甚者利用其中漏洞,影響著考核體系的公平性,損害全體員工的權益。這種情況下,導致薪酬與績效考核體系不按規定實施,造成其和實際脫節,無法實現激勵企業員工的效果。
三、改善國有企業薪酬與績效考核的措施
1.樹立薪酬與績效管理理念
首先,提高企業領導人員的薪酬與績效考核意識,推行人力資源績效管理手段和方法,用薪酬激勵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益。制定科學、完善的績效管理機制,并將其落到實處。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加大中高層、基層員工的培訓力度,灌輸薪酬與績效管理理念,使相關理念深入人心,確保企業領導和員工都認識到薪酬、績效考核、企業效益間的關系。落實績效管理措施,為企業營造優良的管理氛圍,提高管理效果。
2.科學設計薪酬與績效考核體系
薪酬方案是企業開展薪酬管理工作的基礎,在設計薪酬方案時,必須確保其具有激勵性、公平性的特征。重視調查研究,合理使用科學方法。首先,分析和評價崗位工作。編制崗位說明書,明確崗位規劃,公平、合理地決定企業員工的薪酬差別。其次,優化薪酬結構,明確各項工作的重要性和勞動價值。再次,做好市場調查,全面掌握本行業、本地區的薪酬狀況。最后,明確薪酬水平,形成規范性的薪酬等級系列。評估和改進薪酬,確保薪酬方案設計、執行的可行性。在此基礎上,建立不同崗位和層次的薪酬標準及結構,形成以各種形式并存的薪酬體系。比如:企業最高層要貫徹落實國資委的指導意見,中層管理人員實行和企業效益掛鉤的工資制度,科研部門實行以項目效益為股份的薪酬分配形式,生產部門實行集產量、安全、成本等指標于一體的工作制度。
現階段,雖然很多國有企業建立了薪酬考核體系,但是仍存在指標缺乏差異性、層次性的問題。因此,需要結合企業情況科學設計考核體系。明確崗位類別,如責任劃分,從上到下為廠長、部長、主管、組長、員工,制定相應的崗位工資。從企業部門上看,如行政部門、科研部門、采購部門、生產部門等,結合工種制定相應的考核內容,并制定與之相匹配的晉升標準。通過對企業部門、責任的劃分,結合實際情況制定考核標準,便于了解員工的工作情況。
3.嚴格執行薪酬與績效考核制度
要想實現薪酬與績效考核的綜合運用,必須建立和薪資收入、績效相關聯的機制,形成內部獎罰激勵機制,從而激發員工的工作主動性和主觀能動性。首先,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形成績效導向文化。讓員工充分理解薪酬管理、績效考核指標,進而獲得員工配合。其次,制定薪酬考核發放機制,明確考核獎懲標準和操作規程,確保薪酬與績效考核工作有效落實。最后,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規范工作流程,減少人為干預,保障績效考核的實施效果。引入養老金、股權等激勵方式,激發工作熱情,提高薪酬與績效考核的效果。
四、小結
綜上所述,在國有企業改革的背景下,薪酬與績效考核過程中存在領導意識淡薄、體系設計不科學、制度未落實到底等問題,阻礙國有企業發展。對此,企業領導需要結合自身情況和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制定科學、有效的薪酬與績效考核機制,明確考核內容和標準,便于充分發揮考核人員的創新性,加大薪酬與企業發展間的聯系,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和經營效益。
參考文獻:
[1]徐珂.論國有企業薪酬與績效考核綜合運用的策略[J].中國市場,2016,26(31):77-78.
[2]李燾.芻議國有企業績效考核與薪酬管理[J].中國化工貿易,2017,9(9):34.
[3]張小莉.國有企業薪酬與績效考核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5,15(1):97-97.
[4]張日新.國有企業薪酬績效體系的改革與完善[J].河北企業,2018,20(8):45-46.
[5]楊輝.新形勢下國有企業薪酬績效管理的途徑探微[J].商場現代化,2016,39(26):68-6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938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