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非會計專業會計基礎課程教學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職非會計專業的會計基礎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如課程標準制定不合理、學生缺乏興趣、教學效果差、評價方法不科學等,本文以國貿專業為例對教學改革進行簡單探討。
關鍵詞:高職;非會計專業;會計;基礎課程,教學
會計是一個信息系統,匯集了企業各部門的數據并轉化為財務信息,這些通過數字表現出來的信息需要管理人員去識別,解讀并據此做出科學的經濟決策,這也是對管理人員的基本要求, “會計”作為一門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在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內眾多高職院校為了提升經管類專業學生的決策能力都對其開設了會計基礎課程。然而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 往往達不到上述目標,主要原因在于教師找不到適合非專業的教材,沒有專門教授非會計專業的會計教師,教學內容只是對會計專業教學內容的復制,學生在學習中缺乏興趣,從而產生厭學、棄學的心理,教師和學生之間沒有良性互動,教師與學生都是為了完成任務而上課聽課,教學效果差。
一、高職非會計專業會計基礎課程教學的意義
會計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它是經濟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證明,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會計作為一門全球通用的商業語言,已經成為現代公民必需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人們無論是創業、理財還是日常生活,都離不開一些必要的會計知識的幫助,企業經營需要進行成本管理、資金管理,產品庫存管理是否存在問題,投資需要通過投資回報率等指標進行方案優劣的比較,融資需要計算融資成本,進行風險的權衡,判斷資金運用是否合理等決策,都需要會計信息的支持,具備一定的會計基本知識與技能,解讀會計信息的能力也就不言而喻。 此外,學習會計基礎課程不僅能幫助學生了解會計信息生成過程,培養會計思維能力,還能為企業提供生產經營決策信息,為強化會計控制,提高管理水平服務。
目前眾多高職院校的非會計專業紛紛將基礎會計課程納入教學體系中,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為了使所學的相關會計知識對學生今后的工作有所幫助, 會計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及教學效果就顯得至關重要。然而,如何上好這門課,也成為會計教師亟待解決的難題。
二、高職非會計專業會計基礎課程教學的現狀
(一) 學生缺乏興趣,學習效果差
據調查,非會計專業學生在學習會計基礎課程之前對于會計完全是陌生的,我在第一堂課問學生會計是什么,學生的回答就是“數錢的”、“管錢的”,個別同學會說是“記賬的”;但是當問到知不知道為什么要學會計,會計知識與自身專業有什么聯系時,學生都是搖頭,有些學生會覺得學會計需要數學好,害怕自身數學不好,學不好會計,對于會計與本專業的聯系不清楚,學習目標不明確導致學習興趣缺乏,學習效果差。
(二) 課程標準制定不合理
課程標準是教師開展教學的依據,體現了教師對于整門課程基于學情分析得出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的安排,因此對于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目前眾多高職院校都存在教學目標不明確的問題,教師沒有仔細分析專業需求,結合相應專業去制定教學目標,而是按照會計專業培養目標去培養會做賬的會計人才。在內容的制定上也只是機械的進行刪減有難度的章節,對于會計核算部分花費大量課時講解會計分錄,復雜的對應關系引起學生抵觸情緒;在教學章節的安排上并未做針對性的、有側重地需求分析。高職會計專業基礎會計教學是為后續的會計課程做鋪墊,在學好會計原理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學習財務管理、中高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審計、成本會計等后續課程,為畢業后從事會計相關崗位培養相應能力,但是非會計專業學生畢業后不會從事會計工作,是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因此沒必要學習如何生成會計信息,只需要理解生成原理即可。因此,針對會計專業的、簡單化的課程標準不適用于所有非會計專業學生。
?。ㄈ?教學方法與手段單一
“互聯網+”時代,各種信息化技術手段正在一步步地改變我們的生產及生活方式,隨之而來的是各種新型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 AR、VR的應用、翻轉課堂、flash動畫、云平臺、體驗教學等這樣的形式已經被課堂教學所采用,但是這些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卻很少被非會計專業的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所采用,傳統的多媒體+板書還是占據了半壁江山,由于會計理論內容多,授課教師往往采取 “填鴨式”的講授,學生都是被動接受,課堂缺乏互動交流,由于教授內容過多,大量抽象概念難以理解,且沒有安排實踐操作課時,容易使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產生厭學情緒,無法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ㄋ模?教學評價不科學
受到教學標準制定、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等因素的限制, 非會計專業會計基礎課程的考核方式仍然采取傳統的單一評價方式,由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構成。平時成績根據平時作業、考勤等方面來反映,期末成績就是通過期末的閉卷考試來決定,學生平時學習積極性非常低,平時學習敷衍了事,靠著考前突擊保證考試合格,不利于實現課程目標。有些學??赡苁褂妙}庫實現教考分離,但這還是針對會計專業學生的考核方式。這種固定的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削弱了其學習積極性。
三、以國貿專業為例改革會計基礎教學
?。ㄒ唬?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的高低是決定學生學習態度的關鍵因素,只有真正感興趣,學生才會主動學習,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上第一堂課的時候就要跟同學介紹會計跟本專業的關系,并且要制定好學習目標,這個學習目標不是針對會計專業學生畢業后從事會計工作的目標,而是依據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與國貿專業相關的目標,即能夠看懂會計報表,能夠進行成本管理,進行價格分析等。讓學生意識到在一個外貿企業里工作, 看懂會計信息的載體-財務報告是非常重要的,使他們明白只有在理解會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后, 掌握會計信息生成的流程與原理,才能看懂會計報表,才能靈活運用財務信息進行決策, 才能成為高素質勞動者和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同時, 教師在課堂上應注重采用案例教學法,把會計知識與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相聯系, 把會計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比如學生愛追星,可以把范冰冰逃稅事件與增值稅發票以及會計法規聯系起來,讓學生體會到會計與日常生活的聯系以及學習會計知識的實用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高職國貿專業女生多,愛說話,思維不夠活躍,可以通過教師引導提問,組織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鼓勵學生積極思考。 ?。ǘ?根據專業需求制定課程標準
我院國貿專業學生的初級就業崗位是外貿業務員、跟單員以及單證員,3-5年職業晉升目標是企業管理者。對于業務人員經常出差就需要知道出差報銷流程,需要索取發票,填制報銷單。針對這部分需求在制定課程標準時需要設計原始憑證填制的內容,如發票知識、借款單以及報銷單的填制,以及原始憑證的粘貼;其次,在銷售產品時必然會用到支票、匯票等票據,此部分內容在國際結算中會進行介紹,因此可以省略。銷售產品的過程中又會涉及增值稅發票的開具和保管方面的知識,如發票丟失應該怎么辦,發票開錯或者拿到錯誤發票如何處理等,銷售過程中還應該按照公司的信用政策確定應收賬款的合理額度等等。在制訂銷售計劃時要學會看懂會計報表的內容,懂得分析會計報表并能利用會計信息進行預測和決策。晉升之后作為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需要依據會計信息做出合理決策,在充分考慮國貿專業學生需求后,可以融合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以及財務分析等知識制定合理的課程標準,更好地為今后的決策和就業服務。
為達到國貿專業會計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 就應該圍繞著如何滿足國貿專業學生的需要來組織教學內容。筆者經過實際教學經驗以及其它學者的文獻得出如下內容構想:
以財務報告為導向,通過外貿企業財務報表導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需求不同從不同的視角去閱讀報表,來闡述不同財務會計信息產生的原因、 方法、過程及評價,有利于學生樹立起會計的觀念和思維方式, 比如, 成本觀念、收益觀念等。進而引入會計信息生成與披露模塊,這部分包含初識會計、會計報表以及信息生成方法三個項目,對會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技能進行介紹,這部分內容以夠用實用為度,為報表的學習打下基礎;在會計報表項目區別于傳統會計課程側重報表的編制過程,此處重在學習如何解讀會計報表,對資產負債表、利潤表以及現金流量表的結構進行介紹,將“兩大會計等式”貫穿報表內容,體現報表間關系,在項目三信息生成部分通過具體業務編制簡單報表,讓學生對報表及其相互勾稽關系有個整體把握,從而進一步學習報表分析相關知識;會計信息使用和分析模塊分企業籌資與投資活動、經營活動以及報表分析三個項目,此模塊也以一個外貿企業的經濟業務為主線案例,將資金運動過程“籌資-用資(經營)-退出-再投入”貫穿其中,并將原始憑證如增值稅發票、差旅費報銷單等知識點結合業務展開闡述,把零散知識點串起來,增強內容的系統性、邏輯性和連貫性,在籌資業務部分可加入財務管理的貨幣時間價值內容,分析如何通過不同的融資方式節約成本;投資業務可通過計算投資回報率去進行不同的投資決策;經營業務進行成本費用的核算以及本量利分析制定價格策略,結合專業補充一定的成本核算管理法,同時介紹以成本為導向的定價方法也是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最后報表分析項目介紹關鍵財務指標如償債能力指標、營運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現金流量狀況指標等最后進行報表的綜合分析出具簡單財務報表分析報告,有助于學生更好的以財務視角進行經營決策,提升管理能力。
?。ㄈ?采用翻轉課堂,打造智慧課堂
會計基礎課程有很多抽象概念、專業術語,學生不易理解,容易遺忘,翻轉課堂重新構建學習流程,學生在課前可以通過教師發布的學習任務進行提前學習,提高學習效率。隨著mooc資源、微課資源的豐富,大量優質的在線開放資源可以用來讓學生進行課下自我學習,并完成相應自測,明確自身短板,課堂上教師可以隨時調整教學策略,對學生不易掌握的內容形成重難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極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效果好。
?。ㄋ模?建立多元考核的科學評價體系
通過翻轉課堂借助藍墨云、雨課堂等信息化教學平臺可以實現多層次、全過程的科學評價體系,課前學習進度、自測結果,學生課堂互動,回答問題,舉手次數等都在平臺上進行了動態記錄,教師可以通過每次任務實現單次任務的評價,小組合作性質的作業可以通過組間互評、個人自評以及教師評價等形成過程評價,最終整合所有任務得分得出總結性評價,彌補傳統期末考核一錘定音的評價缺陷。
參考文獻:
[1]王中艷.高職非會計專業會計學教材內容體系重構研究[J].商業會計,2018, (4):119-121.
[2]王娜.淺析非會計學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J].價值工程,2016,(30).
[3]劉曉玲.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J].商業會計,2016,(2):117-119.
[4]祝素月.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J].財會通訊,2008,(6):55-5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009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