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性農產品電商供應鏈系統優化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中國電子商務快速崛起,人們開始慢慢習慣網絡所帶來的紅利,電子商務逐漸開始滲透到了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很多行業中都誕生了電商企業,農產品電商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本文將區域性農產品電商作為研究對象,系統分析了當前區域性農產品電商供應鏈中暴露出的各種問題,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優化建議。
關鍵詞:農產品;供應鏈;區域經濟
伴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電商產業發展速度開始加快,并且被廣泛的應用于各種產品銷售活動中。2012年至今,我國農產品電商呈現出井噴式的發展態勢,傳統銷售模式難以滿足客戶的要求。隨著區域發展戰略的提出,為農產品區域協同發展提供了更加寬廣的平臺。因為農產品電商供應鏈處在發展階段,其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何充分融合區域協同發展策略,改善以及優化農產品電商供應鏈顯得尤為重要。
一、區域性農產品電商供應鏈存在的問題
?。ㄒ唬﹨^域農產品電商供應鏈無視客戶需求
當前,在區域性農產品電商供應鏈中,低端的農產品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無法將客戶的需求作為根本導向,農產品電商準入的門檻相對低下,很多運作模式均采用電商平臺與第三方合作入駐的形式開展,80%以上的農產品電商利用微店、淘寶以及其他平臺創業,企業存在著較低的準入門檻,貨源的雷同性也相對較高,各個經營商都按照自己的農產品特征進行網上銷售,造成了線上產品存在著嚴重的同質化現象,在銷售渠道相對單一的背景下,想要提升銷量,只能夠利用價格戰略,這種不良的競爭模式以及長期的促銷方式,造成了顧客整體滿意度不高,其對于電商農產品銷售環境會產生消極影響。
截至目前,我國很多區域性農產品電商供應鏈依然使用的是第三方模式,并按照生產者生鮮供求能力確定顧客采購農產品的數量以及種類,所以,區域性農產品電商供應鏈沒有能夠將顧客需求作為導向,依然是賣方市場主導。
?。ǘ┎煌h節缺少溝通
農產品電商供應鏈包括了農產品采購、存儲、物流、消費者的流程,從整個供應流程的不同環節上看,各自的需求能力成為了重要影響因素,供應鏈不同環節如果無法進行有效的協調以及溝通,在庫存數量相對較多的情況下,無法及時的將信息反饋給采購方;在庫存數量相對較少,需要補充的時候,還需要看該種農產品是否處在采購時期內。在物流流程出現問題的時候,也不能夠將情況及時的反饋給庫存房。供應鏈的整個過程都是獨立體系的,無法進行有效的協調與溝通。
(三)物流系統尚待完善
農產品電商供應鏈中,物流問題是最為重要的問題,我國很多區域性農產品電商供應鏈中都會物流問題。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包括兩個方面:第一,物流以及存儲硬件設施無法滿足實際需要,倉儲設備以及冷鏈物流設備較為落后,造成了冷鏈配送困難,存儲問題突出。當前,國內農產品物流配送的效率相對較低,冷鏈處理設備相對落后,生鮮類農產品物流的損耗較大。自制冷鏈系統又存在成本過高的問題,這也是影響農產品電商發展的關鍵因素。此外,農產品配送的范圍通常較小,因為農產品對于配送設備要求較高,一般使用冷鏈配送,在配送進程中因為相關因素的共同影響,配送范圍還停留在城市層面,區域內部的鄉鎮以及區縣通常無法配送。
?。ㄋ模┬畔⒉粚ΨQ
農產品特殊性決定了其不僅具備了供給端差異化,同時也具備了需求端獨特性。這種特征使得農產品相較于普通商品而言可以更好的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實際問題。整個農產品供應鏈系統當中,這種信息不對稱問題因為缺少標準化的特征無法得到解決。對農產品交易活動不僅客觀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同時也無法凸顯出顧客的直觀感受與體驗。傳統農產品供應鏈系統發育遲緩也導致了當前農產品流通環節通常比較多,信息傳遞過程中所摻雜的噪聲也比較多。信息不對成的問題更加容易導致道德風險以及逆向選擇的產生。造成的結果是最好的產品無法及時、準備的被市場所接受以及識別,壞的產品卻充斥著整個市場。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經??吹礁鞣N優質的農產品在地里腐爛而無人問津,另一邊消費者卻出現了買菜難以及買菜貴的問題。電商環境中,交易雙方無法面對面接觸,買家難以真正接觸這些農產品,使得該問題逐漸凸顯。
二、區域性農產品電商供應鏈系統優化策略
?。ㄒ唬┳⒅叵M者需求
區域農產品規格可以由商家自主確定,采取產地定制或者是自主加工分包的形式。在選擇具體方式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分包所產生的成本和對質量所產生的影響。農產品的保質期通常比較短,消費的周期也較為固定,不耐翻撿,更加適應從產地依據消費者一次食用的量進行分包。商家入庫之后可以通過成本的形式上架銷售。農產品的銷售規格比較多,需要按照售賣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調整,全部在產地分包的成本相對較高,也會導致浪費,因此可以在倉庫重新分包。
對于農產品的售賣價格,最佳方案是倉庫依據消費者的實際需求進行挑揀以及稱重,這種做法的優點在于顧客能夠獲得更好的體驗,可以吸引那些對于銷售規格有著不同需求的消費者,其缺點在于,對于系統有著較高的要求,會對揀選的效率產生一定的影響。當前,電商為了操作便利,通常會選擇按份銷售,使用個數+重量的形式,這種做法可以保證倉庫能夠評估銷售量,并提前加工與生產,提升出庫速度。此外,為了保持企業區域競爭優勢,需要對區域市場進行調查,和競爭對手的價格進行對比,制定出更加合理的銷售價格以及毛利潤,做好價格市場調節機制。
?。ǘ┘訌姯h節溝通
以區域化農產品電商供應鏈為基礎,構建供應鏈不同環節的企業聯盟。對于傳統區域農產品電商中普遍存在著的供應鏈系統松散的實際情況,農產品供應鏈中的企業應該建設虛擬化的企業聯盟,從而不斷拓展企業之間的溝通與利益交集,有效的增進企業利益結合的密切性。虛擬企業聯盟的實質是聯盟內部的成員企業之間存在能力互補的核心業務功能虛擬,這導致了參與虛擬企業聯盟的相關企業能夠依托自身的優勢價值鏈,更好的融入到虛擬企業聯盟價值鏈體系當中,這不僅是企業對于虛擬企業聯盟所產生的難以取代的貢獻,同時也是企業對虛擬聯盟所進行的投資。將虛擬企業聯盟作為依托實現企業投資行為,具備將企業核心價值鏈價值內部化的效果,這是因為虛擬企業聯盟當中的其他企業能夠分享企業核心價值鏈,借助推動聯盟內部合作創新、知識共享,加強區域內的農產品電商供應鏈相關成員的整體利益水平。 構建共享信息管理系統,推動農產品電商在系統結構以及商業模式上的信息共享。為了避免商務信息被供應鏈上的企業非法牟利,電商企業可以利用第三方共享模式,通過購置非利益關聯方的信息服務共享的形式,保證企業商業機密不會被其他企業非法利用,確保企業在享受相關信息的同時,也能夠維護企業自身的信息安全。
?。ㄈ┦褂玫谌轿锪?
針對當前物流體系不夠完善的問題,農產品電商可以委托第三方物流,由他們承擔全部或者是部分農產品的配送業務。我國傳統農產品企業主要使用的是自營物流的形式,這種方式不單單專業化程度不足,同時運輸成本也相對較高,會增加企業的負擔。專業化第三方物流企業不單單能夠減少農產品企業物流費用,還能夠降低農產品在倉儲以及運輸過程中的損耗,合理而又科學的運作能夠保證農產品電商企業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物流服務,所以,農產品企業要充分的利用第三方物流本身的優勢。
在第三方物流使用的過程中,要根據農產品的特征,大力推廣冷鏈物流。采用冷鏈物流能夠將容易腐爛的農產品置于較低的溫度區間,保證整個供應鏈環節的有效性,避免農產品出現損耗。冷鏈物流不單單能夠確保農產品的完整度,同時也可以提升供應鏈收益,完善農產品供應鏈體系。
?。ㄋ模嫿ňW絡信息系統
農產品電商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但是與之相匹配的信息系統卻長期發展遲緩,需要從國家到地方建立多層次和多級化的農產品信息網絡體系以及電商信息系統。牽涉到公共平臺建設的,政府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和職責,并且產生一套信息管理的運行機制以及制度體系,并從立法層面加以規范,使得這套信息體系能夠從信息發布、更新以及管理等方面都滿足區域農產品電商供應鏈系統發展的需要,盡量降低信息問題造成的負面影響。牽涉到市場層面的,各個參與方要在相應法規以及法律的前提下履行相應的信息責任。對農產品供應鏈系統實際運行以及電商發展所需的信息編碼規范化、內容標準化、完整性制定相應的行業標準,通過法規政策等形式給予強制化實施,這是保護以及監督各方權益的重要策略。
三、結語
總體來看,當前我國區域農產品電商供應鏈沒有以市場反饋為依托,在供應鏈的不同環節中缺少必要的溝通,物流系統亟待完善,信息不對稱,這些問題的產生是農產品電商供應鏈發展初期的必然,針對這些問題,需要以市場需求為根本導向,加強供應鏈節點企業之間的溝通,通過第三方物流提升物流服務的質量,并注重網絡信息系統,實現信息共享。
參考文獻:
[1]王法.電子商務下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優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6 (8):33-34.
[2]孫煒,萬筱寧,孫林巖.電子商務環境下我國農產品供應鏈體系的結構優化[J].工業工程與管理,2004,9 (5).
[3]雷靜.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優化發展對策研究[J].天津經濟,2017 (3).
[4]劉娜,陳松.基于“互聯網+”的農產品供應鏈系統優化研究[J].納稅,2017 (32):146.
[5]張士華.“供應鏈云”下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體系和模式探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 (23):216-220.
[6]吳彥艷.電子商務環境下黑龍江省農產品供應鏈整合策略研究[J].電腦迷,2016 (4):97-98.
[7]黃春雷.基于供應鏈系統的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問題研究[J].電子商務,2016 (5):28-29.
[8]喻靖文.“供應鏈云”視角下農產品電子商務管理的影響因素[J].江蘇農業科學,2018,v.46 (10):344-34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200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