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電商時代農產品網絡營銷渠道發展模式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農產品要獲得發展就必須改進傳統的營銷模式,引進先進技術,采用網絡營銷的方式,促進產品在更為廣泛的領域流通,尋從而求更為廣闊的市場。該文主要是圍繞電商時代背景下,農產品的網絡營銷發展模式展開分析,并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從而為促進農產品行業實現深入的發展,并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分析農產品網絡營銷的特征及價值,并闡述農產品網絡營銷發展過程中的制約因素,從而根據農產品網絡營銷體系的實際情況構建合理完善的農產品網絡營銷體系。
  關鍵詞:電商時代  農產品  網絡營銷  渠道  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3(b)-0227-02
  現如今社會,網絡發展得十分迅速,電商行業呈現出了十分顯著的發展趨勢。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農產品在營銷方面還需要不斷地加強創新。以網絡營銷為載體,拓展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從而保證農產品的營銷更加高效。
  1  我國農產品網絡營銷現狀
  如今,隨著社會逐漸的進入信息化發展時期,電商行業呈現出了顯著的發展趨勢。為了促進農產品領域實現深入、長遠的發展,政府以及相關的部門需要制定出有效的扶持政策,加強農產品的網絡營銷體系快速建設。但是,就目前來講,農產品在網絡營銷方面,所呈現的銷售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農村地區營銷人員普遍來講素質比較低下。所以在網絡技術的應用和推廣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再加上受到網絡技術條件局限性,導致農產品網絡銷售受到較大的阻礙。
  2  農產品網絡營銷渠道發展模式
  在農產品營銷領域中,網絡營銷方式具體呈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企業+農戶+電子商務模式,也就是說企業與農戶之間,構建良好的合作關系,在此基礎上,借助電子商務平臺,開展網絡營銷體系。其次,政府和農戶的有效聯合,也是一種比較有效的發展模式。也就是說,政府為農戶網絡銷售農產品,提供良好的銷售渠道以及平臺,以便農戶可以更好地在網絡平臺上,銷售農產品。同時,中介和農戶、農戶和農戶之間,也都是比較普遍的營銷方法。
  3  電商時代農產品網絡營銷的制約因素
  3.1 傳統營銷的觀念根深蒂固
  雖然網絡營銷在農產品銷售領域有所普及,但是就目前而言,部分地區仍然受到傳統營銷的思想影響,而導致網絡營銷工作受到局限,致使在線銷售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首先,農戶對網絡銷售缺乏正確的思想和認知,未能意識到這一全新營銷模式的優勢。同時,很多農戶在互聯網的技術使用方面,專業知識、技能都是比較匱乏的。尤其是農村農戶年齡基數都比較大,不擅長使用網絡,導致網絡營銷模式推廣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
  3.2 電子商務人才的匱乏
  據了解,在農產品銷售領域,網絡營銷模式之所以匱乏,主要是因為農村地區電子商務人才比較匱乏。農村地區經濟條件比較有限,所以當地人們的受教育程度也比較限制。再加上電子商務作為一個比較新穎的領域,很少有人能夠掌握專業性的電子商務技術。而市場上專業人才因為薪資待遇局限,很少有人愿意深入基層中去,導致農村地區農產品銷售遭到很大的阻礙。
  3.3 受農產品自身特性限制,標準化程度比較低
  據了解,在農產品網絡銷售領域,產品存在較大的局限性。有些農產品因為自身種植條件、時間以及地域等各個方面因素受限制,導致網絡銷售體系存在很多漏洞以及不合理之處。很多農產品因為網絡銷售時間因素的影響,農產品的品質遭受到了不良影響。尤其是在規格等方面不夠規范,導致網絡銷售效果不夠理想。
  3.4 農產品網絡營銷站點質量不高
  據了解,就目前來講,農產品網絡營銷方面,在營銷站點的建設上,還有待進一步完善與更新。首先,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略有不足,網絡體系還不夠完善,導致了網絡營銷效率存在明顯的局限性。其次,農村地區在計算機配置方面相對比較落后的。計算機硬件和軟件設施比較滯后,導致網絡系統功能不健全,而局限了農產品網絡營銷效果和質量。再加上,關于農產品營銷的信息更新不夠及時,給受眾造成了很不良的消費體驗。同時,在物流配送方面,還存在許多不合理現象。物流配送體系不健全,配送速度滯后,導致農產品網絡銷售存在限制。
  3.5 網絡法規不健全
  據了解,在農產品網絡銷售領域,政府在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方面,還不夠全面。首先,網絡不同于實體銷售,屬于虛擬營銷環境,導致網絡營銷市場環境得不到有效的監管。同時,農戶在農產品網絡銷售的過程中,因為對一些專業上的技巧掌握不合理,所以在銷售的過程中,很容易因為操作失誤而出現故障,嚴重威脅農戶的經濟利益。因此,針對法規不健全的問題,政府部門必須加強思想重視,并且從建立法規角度著手,解決相關問題。
  4  農產品營銷在電商時代的發展對策
  4.1 普及網絡知識,培養電子商務專業人才
  為了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營銷效率,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應該制定完善性的管理體制,針對農村農戶思想觀念落后、網絡知識薄弱的現象,進行專業知識的教育和培訓。首先,政府需要積極組織網絡宣傳活動,將電子商務行業發展動向,以及有關網絡營銷的知識、技能、滲透給當地人們。讓農民能夠了解網絡營銷的優勢,并且積極參與到網絡營銷隊伍當中來,為農產品營銷渠道進一步推廣。同時,政府需要為農村地區的農戶提供豐富的學習空間,將網絡營銷步驟和流程滲透給農戶。全面提高農村地區農戶在農產品網絡營銷方面的專業技術。   4.2 健全網絡法規
  為了規范農產品網絡營銷市場環境,政府應加強政策干預,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規,加強網絡營銷信用管理制度。首先,建立完善性的信用考核體制,對網絡營銷情況進行監督與考核,避免銷售者受到欺騙、欺詐。其次,政府需要合理制定法規,加強網絡市場監控,針對不合理消費現象,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罰,讓農戶形成良好的營銷信用。
  4.3 加快農產品的建設標準化
  為了保證農產品在網絡上的銷售效果更加理想,政府以及相關部門需要加強產品自身的標準化建設。首先,政府需要合理制定扶持政策,構建農產品種植、培育生態園,從而保證農產品各項標準更加統一,全面提高網絡銷售水平。其次,在電子商務平臺的銷售過程中,政府需要制定統一的銷售標準,包括產品包裝、產品規格,以及產品定價等,從而為銷售者提供良好的權益保護。不僅如此,相關部門需要引導農戶在網絡營銷過程中,注重品牌形象樹立,做好農產品質量監督與管理,從而保證農產品銷售效果更加理想。
  4.4 確保交易信息及時更新
  在農產品銷售過程中,農戶需要及時對交易信息進行更新[3]。首先,農戶需要積極學習信息技術,掌握網絡信息更新方式和手段。對農產品網絡銷售信息,進行及時的更新處理,從而為消費者提供良好的消費體驗。同時,政府需要加強各地區之間的聯合,將各個地區的農產品銷售數據有效地整合到一起來。從而保證各個地方的農產品銷售信息更具有一致性,避免因為信息不對稱等各種問題,而導致網絡銷售受到局限。除此之外,政府需要加強政策干涉,進一步完善物流配送體系。加強配送設施建設,完善物流配送功能,從而保證農產品的配送效率更加高效。
  5  結語
  綜合以上所述,在電商時代領域,做好網絡營銷,對促進農產品行業實現長遠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相關的部門,應該積極拓展農產品市場的營銷模式,并針對當前網絡營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分析。分別從人才培養、法規體制、農產品建設標準以及物流等方面進行優化和創新,從而保證農產品營銷效率和質量均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焦軍豪.電子商務時代農產品網絡營銷體系構建模式研究[J].農業經濟,2015(3):127-128.
  [2] 海勤.我國新疆地區民俗產品網絡營銷的發展現狀及對策[J].現代商業,2017(27):26-27.①作者簡介:楊鵬齡(1981,10—),女,四川南充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市場營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3521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