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商發展“趕街”模式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經濟社會加快發展,浙江省遂昌縣出現了較為知名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模式——“趕街”模式,“趕街”模式目前已在全國17?。ㄗ灾螀^)42個縣(市、區)復制推廣,并在東西部扶貧結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基于此,在調研的基礎上探討“趕街”模式的運作方式,及其在農村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 農村電子商務;趕街;浙江省遂昌縣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6.062
生態環境好,但區位條件差、信息相對閉塞、公共服務欠缺,農產品質量好,但銷售渠道窄、綜合效益低,勞動力尤其是青壯年持續外流,是大多數山區農村普遍存在的現象。遂昌縣是浙江省26個后發縣之一,同樣面臨著以上種種問題。然而,遂昌縣干部群眾不等不靠,主動作為,堅持從解決山區農村生產生活的根本問題入手,通過培育和扶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全面推廣“趕街”模式,優化農村電商發展格局,創新了農村生活方式,推動了農業提質增效,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打開了一條“綠水青山”通往“金山銀山”新通道,讓鄉村生活變得更加美好[1]。
1 “趕街”模式概述
1.1 “趕街”的內含
“趕街”一詞源于遂昌土話,是農村趕集、逛市日的意思,用此作為農村電商平臺名稱,既有原滋原味的遂昌特色,又能拉近與農民的情感聯系。通俗地講,“趕街”是指“電商服務平臺+村級服務站”的“OTO”模式,并由此衍生出的完整農村電商生態體系,其中電商服務平臺負責網商培訓、農產品網貨標準制定、品控、倉儲等服務,村級服務站則幫助農民代買、代賣。進一步解釋,“趕街”是以在農村植入、普及和推廣電子商務為核心,旨在打造全國最大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平臺,通過發揮電子商務的優勢,突破信息和物流瓶頸,為農民在購物、售物、繳費、出行、娛樂、資訊等方面實現“一站式”服務,讓鄉村購物更便利,使鄉村生活更美好。
1.2 “趕街”的運營
“趕街”構建的“OTO”農村電商模式,主要依托電商、店商、微商、旅游展覽四大服務平臺,形成貫通城鄉的全方位電商服務體系。其中,電商平臺以趕街網及淘寶網各地特色館為核心,實現貨物信息在城鄉間快速流通;店商平臺是建立深入行政村的趕街實體服務店,主要解決農民購物的物流配送、貨款結算、技術服務等實際問題;微商平臺針對客戶經營農產品的特點,建立專業的門店平臺,實現平臺統一管理和農戶個人自主經營之間的有機結合;旅游展覽平臺針對農產品的特殊性,以及協調發展農村經濟的需要,向下對接地方特色旅游,向上到城市組織農特產品展銷會、特賣會。四大服務平臺相互依存、相互支撐,真正實現城鄉之間優勢資源對接、轉換,為“優質消費品下鄉”和“原生態農產品”進城提供了雙向流通渠道。這樣的平臺模式著眼于城鄉經濟一體化,不但具有足夠的前瞻性,又有適應當前農村基礎服務設施欠缺而制約電商規模化發展的能力[2]。
“趕街”以縣域為地理半徑,在每個模式輸入縣成立縣級運營中心,提供本土化電子商務綜合管理和服務。線上通過集合當地大量松散、不標準的小賣家,為他們提供專業培訓,并對上游貨源進行統一整合,擬定采購標準,指定專業團隊進行統一運營;線下通過將電子商務服務站布局到行政村,并在當地招募并培訓專業服務人員進行普及推廣,由此構筑線上和線下完備的電商生態體系,形成富有當地特色的農村電子商務產業鏈條。同時,各地縣級運營中心還采取統一包裝、統一配送、統一售后等標準化操作,力求不同的產品實現一樣的服務,達到“趕街”標準的一致性。
目前,“趕街”的服務項目主要有3大類,分別是電子商務、本地生活和農村創業。其中,電子商務是核心,為農民提供生產資料、生活用品代買,同時也收集農村農特產品信息,為農產品提供銷售渠道;本地生活是延伸,專門提供快遞代收發,火車、客車、飛機票預訂,酒店、餐廳預訂,醫院就診預約,水電費、寬帶費、手機費預繳等;農村創業是未來,定向扶持原生態農特產品發展,培訓專業農村電商人才,旨在打造“一村一網點”“一村一產業”。可以說,“趕街”服務涵蓋了農村生產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為農民提供了內容豐富、可選性大的便捷生活方式。
1.3 “趕街”的優勢
“趕街”能成為全國農村電商的領跑者,必然有其獨到之處。
1.3.1 注重制度管理創新
“趕街”由浙江趕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運營,公司擁有員工近500人,其中專業技術團隊近100人。公司按照現代互聯網企業模式進行運作,對各地縣級“趕街”運營中心和村級“趕街”服務站實行統一的嚴格管理和規范服務。其中,縣級運營中心建立標準的人事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和技術保障制度,保證縣運營中心正常規范運轉??h級運行中心還負責對村級服務站進行管理考核,及時支付銷售提成、便民服務傭金和考核獎勵。村級“趕街”服務站則從選人選址到裝潢驗收,再到硬件設施配套都執行嚴格的統一標準,由縣級運營中心派出專人負責跟蹤推進,同時對村級服務站專職工作人員進行終身制培訓,做到日日有溝通、周周有回訪、季度有培訓。正是因為重視源頭和終端的制度建設,才保證了“趕街”即使在不同的區域也能推行統一的落地標準和服務規范。
1.3.2 注重模式設計創新
“趕街”創新打造“1+3+6”工程,即建一支隊伍、織三張“網”、引六類服務。建一支隊伍是指“縣級運營中心+當地縣級政府+村級服務站”組成的“三合一”隊伍,其中,運營中心負責拓展、管理和服務村級服務站,當地政府負責為“趕街”模式落地提供必要的政策、環境支撐,村級服務站則是“趕街”與農民接觸的最終落腳點??椚龔垺熬W”是打造“線下服務網、農村物流網、交易平臺網”一體化平臺,保障農民從網上購物下單到送達手上的一條龍服務,也反向將農民生產的原生態農特產品帶回城市。引六類服務包括了“農需品下鄉、農產品進城、便民服務、鄉村旅游、政府公共服務、農村金融支持”等6類服務產品,旨在將便利的生活方式根植于農村社會。這樣的模式設計是經過長期實踐探索得出的寶貴經驗,由三方共同發力,保持服務總平臺順暢,為農村農民提供一站式服務,最終實現與農民生活方式的良性互動。 1.3.3 注重技術方式創新
“趕街”雖然致力于農村生態經濟發展,但仍然是一項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產業創新模式。因此,“趕街”始終以保持模式創新活力為立身之本,不斷推動技術革新和方式創新。在進一步推廣和輸出模式的同時,“趕街”也在通過大數據、手機移動端等不斷開拓新的領域。
在農村電商剛開始起步的時代,“趕街”已經敏銳捕捉到其中的變化趨勢,在一片質疑聲中開始布局農村市場,搶占了絕佳的發展先機。當前,各大電商巨頭紛紛加入農村市場的爭奪,推動農村電商市場進入爆炸式增長的2.0時代?!摆s街”已經以成熟的領先模式向往輸出,并在不斷的實踐推廣中打出名聲名氣,成為農村電商領域的一朵奇葩。
2 “趕街”模式的經驗、啟示和未來
“趕街”以其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性、實踐性迅速向外輸出,成功走出縣域大門,走向更為廣闊的全國農村電商舞臺。
2.1 “趕街”的經驗
2.1.1 “趕街”是推進農村轉型發展的積極探索
“趕街”根植于農村,在每個行政村設立服務站,將神經末梢安在了接觸農民的最前端。“趕街”帶給農村的不僅改變了傳統消費購物習慣,更重要是為農民帶去了“互聯網+”的全新思維,讓農民明白即使生活在農村,只要把握住機遇,通過“互聯網+”發展原生態農業、鄉村休閑旅游、生態服務業等,也能闖出新的天地。目前,遂昌縣已有網店2 000多家,農村電子商務從業人員8 000多人。在“趕街”模式的影響和推動下,遂昌縣逐漸形成以原生態農產品為主,竹炭制品、旅游服務、服裝銷售等為輔的電子商務產業體系,成功打響北界紅提、七山頭土豬、應村獼猴桃等農產品品牌,不斷推進農村經濟社會轉型發展。
2.1.2 “趕街”是促進農民增收節支的有效渠道
“趕街”讓深居山村的農民搭上了信息化的快車,拉近了與廣闊市場的距離。懂得新技術、新觀念的農民不再單純地種養,而是依托“趕街”的大數據分析,做到定向種養、提前預警,并在生產分散化的前提下,實現銷售集中化,從而獲得更廣闊的銷售市場和更強的議價能力。一方面,“趕街”致力打造“一村一品”區域產業,先后涌現出“茶葉村”“青糕村”“筍干村”“番薯干村”等20余個網上銷售產品特色村,不斷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面,“趕街”縮短了消費品從城市到鄉村的流通環節,讓商業變得更加透明和高效,不但改變了農村商業環境現狀,也讓農民真正節省了資金。遂昌縣的“趕街”站點,每年至少能為農民節約500萬元以上的生產生活成本。
2.1.3 “趕街”是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創新方案
“趕街”不但是一個產品物流體系,更是一個發布和采集信息的村村通渠道。通過這個渠道,政府可以將各種惠農政策、信息和法規,以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傳遞給農民群體,推動政府“三農”工作有效落實。同時,政府還可以通過這個渠道,采集基層反映的問題、表達的訴求,并通過大數據分析為政府制定政策、措施等提供可靠、有效的第一手依據。同時,“趕街”有效彌合了城鄉二元化帶來的裂痕,讓農民享受與城市同等便利的生活方式,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出青年返鄉創業就業,助力破解農村“空殼現象”和“空巢現象”。此外,“趕街”也間接推動了農村基層設施、物流配送等條件進一步改善,對于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促進城鄉統籌發展都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2.2 “趕街”的啟示
2.2.1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選對路徑
隨著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高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為全民共識。如何打開“綠水青山”通往“金山銀山”路徑橋梁,各地都在探索和實踐。每一個地區都有各自不同的地理、生態、環境、人文等情況,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也有高有低,在選擇發展路徑上必須堅持統籌兼顧、揚長補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盡量避免發展劣勢,做出最正確、最合理的選擇。遂昌縣以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為抓手,通過打造“趕街”模式,搶占信息化的風口,逐步構建起“互聯網+”生態產業體系,從而進一步推動縣域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就是基于縣域發展階段和縣情實際分析所作出的正確路徑選擇。
2.2.2 推進產業發展要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
“趕街”的成功是一次偉大的“互聯網+”創新實踐。最初它的出現并非政府發起,而是市場資源優化配置的自發行為,并以星火燎原之勢快速推進。重要的是,政府在發現其潛在價值后,既沒有放任自流,也沒有拔苗助長,而是堅持“引導不主導、扶持不干預”,通過公共財政杠桿作用,推動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全面激發創業創新熱情。同時為“趕街”提供政策等軟環境的強大支撐,使其在發展過程中不斷修正和提升自己的前進軌跡?!摆s街”的啟示在于,對待有積極意義的新生事物,要正確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其中市場能干的要堅決放,市場缺位的要全力補,讓“無形之手”與“有形之手”協同發力,相得益彰,共同推動新生產業向前、向好發展。
2.2.3 發展農村“互聯網+”生態產業要搶占先機
隨著農村電商布局的快速推進,農村信息化浪潮正在加速襲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農村生態產業將成為下一片擁有廣闊前景的“藍海”。誰能夠搶占先機,誰就將擁有開拓未來的主動權。“趕街”的成功告訴人們,哪怕是四五線城市,哪怕沒有優越的創業創新環境,只要保持對新生事物的足夠敏感,以及一顆隨時準備向前沖的心,就能在風起云涌的“互聯網+”時代,讓星星之火實現燎原。
2.3 “趕街”的未來
2.3.1 做萬眾創新的實踐者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趕街”模式就像一把標尺,可以丈量出創業創新的含金量。全國各地來參觀考察“趕街”模式達到2 000多批次,足以說明“趕街”模式的創新魅力所在。下一步,“趕街”將繼續提升發展模式內涵,通過向外輸出推廣,繼續為農村創業創新作出貢獻。同時,“趕街”將致力于農村電商軟環境建設,通過與各級層面政府部門進行深入合作,促使政府制定出臺有利于農村電商發展的人才、資金、標準等政策措施,進一步優化中國電商創業創新環境,為其他行業創業創新能量釋放提供積極的樣本。
2.3.2 做美麗鄉村的引領者
“讓鄉村生活更美好”這是“趕街”的終極目標,也是“趕街”不斷前進的動力源泉。下一步,“趕街”將繼續以推動鄉村商業模式變革為己任,通過物流配送渠道、電子商務服務站等建設,優化農村商業環境,為農民帶去真正的便利和實惠。同時,“趕街”將致力于培養農村“創客”群,通過培訓農村電商人才、創業人才等,促進生態產業發展,打造事宜鄉村的產業鏈條,以產業模式轉變帶動生活方式轉變,將影響力滲進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終實現“打造鄉村美好生活”的愿景。
參考文獻:
[1] 劉靜嫻,沈文星.共建共治視角下農村電商發展模式研究[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8(19):100-103.
[2] 洪勇.我國農村電商發展的制約因素與促進政策[J].商業經濟研究,2016(4):169-171.
?。ㄘ熑尉庉嫞簞㈥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17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