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財務工作的困境與出路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截止2017年5月,全國高考報考人數已達到940萬人,招生人數已破700萬大關,全國的大學數量已發展到2914所。在高等教育大眾化、信息化、數據化時代里,我們高校財務工作者除了深感學校師資人數遞增在工作中帶來的巨大煩惱、壓力之外,并沒有真切的感受到時代的呼喚。與此同時,高校長期普遍沿用傳統財務管理體制、預算管理體制等問題,使得高校財務工作者在工作中面臨困難更加嚴重,本文就高校財務工作中的現狀、存在的困境與出路進行闡述。
關鍵詞:高校財務;人工智能
一、高校財務工作的現狀
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礎,高校的各部門學院之間雖然建立了很多詳細的規章制度,但這些部門學院之間并沒有實際交流的機制,在實際財務工作出現問題時無法得到合理的解決,造成學院教師財務工作滯后。同時,高校各項費用的收支應按部門預算來嚴格執行,但一些學校由于預算編制的制度不夠人性化,在預算實際執行的過程中缺乏可操作性。另外,高校上至校級財務部門,下至院極財務部門,由于雙方缺乏對經費的信息共享,在學生學費和貸款、在科研資金分配和使用、在學校教職工績效和發放等問題上,存在巨大空白。最后,學校財務部門之間,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預算與支出往往不成正比,使得教學項目與教學資源在執行進度中效率異常地低。
二、高校財務工作的困境
(一)高校財務工作的傳統困境
1.預算管理體制不健全。高校財務工作由于預算編制即對未來的全年財務活動和相應財務支配的預測、籌劃不透明造成了最終財務部門預算不準確、預算內容不全面等問題。另外,一些特殊部門的掌權者未按預算安排使用資金,造成預算變更頻繁,喪失了財務部門預算的約束力。
2.財務管理體制不健全。高校財務處是組織領從事財務管理工作的職能部門,它作為學校最大的收支平臺機構,在面對日常財務工作中存在以下幾種困境。其一,由校級領導進行直接管理。如遇到超過預算之外的經費申報時,無法直接去協調處理這個問題。其二,由學校各財務處間接管理。因為牽涉到上下各部門很難從中協調上下的關系。其三,一些單位以學校名義在外投資,當出現盈虧問題時,采用少交錢或不交錢的方式,造成收支不平,財務工作的收集資料失實。
3.信息數據制度不健全。隨著新傳媒與大數據的結合,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建設迎來了良好的開端,但由于缺少專業化、信息化、集成化的大型財務軟件,導致無法建立財務信息系統和大數據系統。再加上,傳統的高校支出模式一般都將重心力度放在學校計算機網絡的建設和安全問題上,而忽略了對財務管理制度的建設使得問題更加嚴重。
?。ǘ└咝X攧展ぷ鞯娘L險困境
1.風險防范意識較差。在國家不斷倡導教育改革、擴大招生的政策要求下,高校管理者作為一個獨立的法人主體,并沒有切實根據自身財務實際能力進行綜合風險評估評,盲目的跟隨主流進行擴招、擴建新校區,增加辦學成本和財務管理的風險。
2.預算管理意識較差。預算管理作為高校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它管理的質量直接決定了高校財務風險安全的高低。由于我國高?;A建設發展不均衡,很多高校并沒有結合學校的發展計劃進行擴建、擴招以及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導致高校的建設基金出現提前透支的情況頻頻發生。
3.風險監督意識較差。在高校財務工作中,內部經濟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審計工作。但由于高校的審計工作的職能不明確,審計工作對投資項目進行事前審計和事中的審計,導致投資項目存在巨大隱患,審計工作監督問題也沒有合理的發揮。
三、高校財務工作的出路
(一)高校財務工作傳統問題的出路
1.建立財務預算控制制度
高校需要建立財務預算控制制度,建立它的作用是讓我們真實、全面的對其做出系統化規范化的預算。這個預算中包括內部的資產負債、現金流量、投資項目的利潤、融資的能力、固定資產的數值、學校的近期的財務規劃以及學校每年新進教師、學生的數值等結構組成,通過一系列全方位的計算、分析,確定出最為科學的預算基礎數值。以統計出的基礎數值進行全年有效的管控支收、防范投資風險并根據高校的制定的全年計劃和戰略規劃。最后,再與高校的財務管理目標、預算管理制度、財務預算控制制度相結合,以實現科學化的財務管理新標準。當然,我們也應充分考慮按照高校擬定的月預算目標,對已達到標準的學院進行新的任務下達,并有效將預算經費、教師的薪金待遇、一些獎品福利等掛鉤,以促使高校財務部門、各學院的教職工可以積極響應新標準的號召。
2.建立新型的財務預算制度
為避免高校債務問題的擴大,需建立科學的財務預算制度、資金優化使用方案和貸款機制。即高校根據財務預算支出各部門所需使用的資金,當學校資金出現漏洞的情況下,才能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同時,針對高?,F有的債務問題,應在不影響正常的教學資金需求的情況下,制定出合理的資金優化使用方案,緩解學校的負債問題。
3.建立大數據人工智能共享平臺
順應大數據智能時代形勢,高校應建立大數據人工智能共享平臺。把最新的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到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中,提供高校財務管理的標準、系統和效率。
4.加強大數據網絡信息安全平臺的建設
由于高校的網絡安全一直存在很多的隱患,我們應積極對大數據網絡信息安全平臺提供有效的監管,建立大數據網絡信息管理制度,定期維護高校的財務軟件,加強網絡技術人員的培訓,提高網絡信息安全意識。
5.加強財務工作者的人才質量培養
高校應提高財務系統財務人員的學歷門檻,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政策業務能力、信息處理技術能力,促進高校綜合型、復合型、戰略型財會人才的建設。
(二)高校財務工作的風險問題出路
1.建立財務風險制度
高校管理者需要正視風險制度的問題,積極轉變財務管理理念,通過財務管理責任制的建立,來確保每一個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內容能夠細分到高校各部門中,將財務風險制度、安全問題的責任落實到人頭上。不再抱有政府買單的僥幸心理,尊崇市場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來實現高校的合理理財規劃,并通過校企合作、經營模式等一系列手段來拓寬高校的融資渠道,實現高校財務的高效化管理抵御財務管理風險的發生。
2.建立高校財務防范機制
高校財務防范風險意識一直存在一些問題,由于受市場經濟環境的影響下,高校近幾年大幅度的增加對外投資,包括幼兒園、房地產、影視中心、??菩愿呗氃盒5?,其結果不盡如人意。很多高校由于事先沒有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風險防范的對策,導致對外投資項目最終都以失敗告終。所以,我們急需建立高校財務防范機制,在此基礎上借助高校財務報表等財務數據,分析高校財務在對外投資運轉中存在的隱藏性、風險性的問題,為管理者提供風險防范的意識與措施的制定提供決策依據。
3.建立貸款管理制度
高校作為一個投資主體,承擔著與銀行之間的借貸合作?,F在,大部分的高校是以銀行貸款為主要發展主體,它具備抵御財務風險的責任。在面對貸款具體的問題時,應積極建立貸款管理制度,一切按照規章制度進行辦理,避免財務風險問題的發生,完善高校內部的財務控制。
4.建立審計管理制度
高校的內部審計是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它能夠對學校與資源利用有關的業務活動進行適當的審查包括確認、評價、咨詢。我們應當嚴格按照事前做好防范的工作,事中通過內部審計控制風險,事后通過內部審計查明真實原因,提出改善經營管理的建議。
5.建立財務監督體系
為鞏固和完善日常管理,高校需要建立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嚴格按照核算的基本程序,健全財產物資領用、財務收支審批等內部管理機制;需要建立獨立的內部審計監督制度,強化內部審計職能;還需要建立內部財務控制制度、經濟監督內部審計制度以及設立財務監督體系,以最大限度地讓高校財務工作透明化,積極引導、接受教職工的監督,切實的讓教職工理解財務工作中的疑難問題,讓權力運行置于陽光監督之下。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官方網站,2017年全國高等學校名單.
[2]王凱.高校財務管理風險及其防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 (1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24803.htm